故事、混沌与中国─周浩的纪录片
作者:房间里的人(社科研究者)
说起「中国」,你会想到什么?
中国共产党、天安门、毛泽东、义勇军进行曲、邓小平、改革开放、《基本法》、北京奥运……还是拱北、人民币、自由行、太二、喜茶、《国家安全法》、大湾区?
就像是软硬天师那首《中国制造》的歌词一样,全部名词放在一起后,你看得懂每个字,却无法明白到底代表了什么意思。
长久以来,中国所以难以被理解和描述,一方面固然因为它确实复杂,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原因,在于官方宣传和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之间存在太过明显的间隙。
前者的宏大叙事说得太多,后者的茶米油盐却乏人问津。那庙堂里的中国和寻常百姓里的「中国」如果可以被弥合的话,也许只能通过一个又一个活生生的故事, 周浩就是那个纪录故事的人。
作为两度金马奖最佳纪录片的得主和当代中国最知名的纪录片导演之一,周浩亦是摄影记者出身,曾经任职于新华社和《南方周末》等媒体。在三十岁后才开始拍纪录片。
在「一席」的演讲中,周浩这样解释转变的原因。他曾经很好奇为何外国摄影师在拍摄中国时总能找到有趣的角度。后来他才明白原来那是因为外国人对于中国没有先入为主的印象,所以对所有中国事物都抱有好奇。后来随着功力渐长,也能拍出自认为不错的照片。这个时候,他却开始不满足照片那个「决定性的瞬间」,开始想探索照片本后人物的故事。
就这样,在2002年拍出了第一部纪录片《厚街》,这是一部有关东莞农民工生活状况的纪录,正如影片的简介所示:「2002年的东莞,那里鞋厂和家具厂多如雨后春笋,『厚街』成了农民工与流氓的聚脚地。为了谋生,二房东、妓女、扒手、赌博、假证、黑市诊所等产业链应运而生,一条街便是一个江湖。」
《厚街》也垫定了周浩的拍摄题材风格─中国人的日常政治。例如有关高考的《高三》(2005)、名叫「龙哥」的罪犯人生的《龙哥》(2008)、纪录广州火车站里的派出所工作日常的《差馆》(2010)、获得金马奖最佳纪录片揭示农民与工人在全球化下的生存状态的《棉花》(2014)。
以及令人忍不住猜想,到底是如何拍出来的分别纪录了河南省固始县委书记郭永昌离任前3个月发生的故事的《书记》(2010)和在山西大同市大兴土木被戏称为「耿拆拆」的市长耿彦波五年主政生涯的《大同》(2015)。
周浩的纪录片并没有明显的故事线,初看会觉得似乎只是把大量的录影素材剪接拼凑起来。但如果想到他拍摄的对象,无论是农民工、罪犯、警察、农民或地方官员,本来就是人数众多、形象「脸谱化」却在现实中失语的群体,最大程度的还原他们的「生活」,本身已经比任何故事更加引人入胜。
作为纪录者,周浩曾经挣扎过很久到底经过自己二次加工后的纪录片,多大程度上反映了「真实」,后来他终于明白到,相较真实,自己的作品更重要的功能其实是表现「混沌」─打破观众对「中国」即有的认知,看到其中人物和故事的多样性,如果可能的话,尝试去理解。
这次的「澳门国际纪录片电影节MOIDF」带来了周浩的五部作品:《厚街》、《龙哥》、《大同》、《棉花》和《孤注》,囊括了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其中不少更是在澳门首次放映。是认识周浩的一次很好的机会。
#文章篇数:1️⃣3️⃣4️⃣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