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皮书避坑小心得
加密货币白皮书,对大多数用户而言通常是感到陌生的存在,主要会有几个原因,一部份人是看不懂,一部份人可能是觉得许多项目不管发展好与坏,有时候发展轨迹早已脱离白皮书所描述的情况了(BTC挺经典的),而对于开发团队来说,不管是外力所致还是他们本身的意愿问题,想要实际发展与白皮书所不同根本不难。但即使如此,我仍然认为阅读白皮书或是项目方放出的docs是很重要的风向标,根据里面的内容多寡与好坏,通常能够初步筛选出一个项目是否有可能用心以及认真经营(卷款跑路的在所多有但连白皮书都不愿意认真写的团队,真的不用给机会)。
然而如今2022年大量的白皮书内容与领域早已大相径庭,投资人又该如何判断呢?我认为套用英文经典的6w问句仍然很有效。
what:项目名称,大概要做什么
when:预计什么时候上线什么功能,有roadmap最好
where:在哪条链上,或是在哪个交易所预备上架
why:为什么要做,起源是什么,预计解决哪个问题
how:如何解决上述的问题,透过技术还是透过某些人力整合(这部分可能是篇幅最多也是最困难的部分)
who:团队背景,哪里来的,还是匿名的?
首先关于阅读白皮书,不可否认的会受到经验以及知识水准的影响,因此新手的话可以先阅读Bitcoin: A Peer-to-Peer Electronic Cash System (https:///bitcoin.org/en/bitcoin-paper)或是其他诸如ETH、BNB的大项目白皮书累积经验,基本上google关键字+whitepaper通常就可以找到了,或是coingekco很多都有收录。
而以上6W我认为其中why与how相当重要。
why:事实上能够精准的发现问题并且正确地阐述它,也是一件并不容易的事情,iphone出现以前的人们大多数并没有感觉到哪里有特别不方便,只是普普通通的生活着,然而苹果通过剖析了某些生活中不便的痛点,而制造出了智慧型手机。网购店到店模式出现前,住透天的人即使感受到买网购人不在家要签收相对麻烦,但也不会认真去思考解决方案,直到有人发觉它。一个恶质的项目方可以透过
1.描述虚假的痛点(有一群人渴望匿名做慈善却又苦于无管道)
2.人们所不被广泛认知的族群痛点(他们就是区块链上的大神,他们匿名赚到了许多钱,因此也想匿名捐出去)
3.广泛宏大到不可实现的痛点(透过这样的财富重分配达到全人类的均富)
来让这个部分看起来似乎合理,但可能并非如此。我上面三个举例虽然荒谬到可笑,但只是因为我没有经过包装与叙事。
how:这部分是最考验阅读者与撰写者经验知识水准的部分,这部分最好阐述的越详尽可信度越高,如果开发方对此用春秋笔法带过,那还有可能就要小心了。而这边更要小心的是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看似环环相扣其实逻辑狗屁不通,
比如:大佬们之所以想要匿名捐款的原因就是因为担心捐太多钱,而被国税局或是社会正义人士所盯上,因此我们只要创建一个资金池子,每个月将国税局的薪资跟大老们的捐赠打入池中,国税局发完薪资后剩下的钱即可用来捐赠,因为不会跟自己的薪资过不去,并且资金经过混和,大水库理论之下,国税局官员将会对这些捐赠敞开绿灯,完美的解决问题。
上面的例子可以用来反覆拆解
另外在这边也该观察,代币的分配状况,团队拿多少VC拿多少比例,是否有线性解锁或是闭锁期限制。
即使上述的都有顾及到了再来还要注意1.这白皮书是不是新竹市长派助理抄袭的2.它有没有瞎掰一堆高大上的词汇:量子力闪电贷技术、生态化反、时间性双因同步技术之类的3.它有没有ponzi或传直销的元素在内,有的话如果轮次靠前建议欧印
以上大概是我的一点小心得,应该也很难包含所有坑,毕竟人类的骗术总是在与时俱进,有任何意见的话欢迎留言讨论
https://t.me/wiwi995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