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smos 动态(2020 年3 月底):从Game of Zones 回看区块链的发展

BigDipper
·
·
IPFS
·

酝酿良久, Cosmos 的盛事- 大型黑客松Game of Zones (GoZ) 现已接受报名,截止日期为2020 年4 月25 日。回想一年多前Cosmos 的Game of Stakes (GoS) 成为区块链界的传奇,既奠定了Cosmos 在新一代区块链的地位之外,亦令以激励测试网(incentivized testnet) 作为主网上线前预演的做法成为区块链项目的常态。我们希望借GoZ 的推出,用我们的视角去看由Cosmos 带动的区块链发展趋势。

[编者: @Terence+ @Shilin]

https://cosmos.network/goz/

第一代区块链:比特币

回想在2008 年10 月,正值由美国次按危机触发的环球金融海啸演得最惨烈的日子,比特币白皮书诞生了。中本聪以短短九页(已包括最后一页的参考文献) ,向世人展示了一个毋须由中央银行支配的点对点电子货币支付系统。当时各国央行疯狂印钞来挽救贪婪的银行家,等同劫贫济富,比特币则以一个颠覆这个货币霸权的解决方案出现在世人眼前。

比特币的设计细节听起来古怪,例如区块链的数据结构、耗费电力来「挖矿」、UTXO 等,一般人有时会觉得多此一举,这是因为我们早已习惯了一个由中央权威主宰的货币系统,而服从权威往往比较容易,因为你只需要接受管治。比特币这些听起来有违我们常理的做法,都是直接或间接地围绕一个目标而设:如何在没有中央权威来提供第三方信用下维持一个可靠的支付及结算系统。其实,我们的祖先本来就是这样交易:我有牛你有羊,大家认为交换合理,我就给你三头牛,来换取你的五头羊,一手交牛,一手交羊,或许会叫来其他叔伯兄弟来见证,但并不需要一个中央领导来提供一个交易媒介(例如货币) 来促进这笔牛羊交易。

比特币的出现,打开了我们的脑洞,令一小部份反应灵敏的人,觉醒原来支付系统是可以不由中央所主宰,我们开始了解到去中心化应用的无限可能。除了比特币之外,还有没有其他可能性呢?人们开始想用比特币的技术做其他事情,而当时他们要这样做,最方便的方法就是复制比特币的代码加以更改以符合自身的需求,但比特币的代码很复杂难懂,可以加以应用的事情很有限。如要从头开始开发一个去中心化应用,所需要的技术门槛却非常高,亦需要很长的开发时间。

第二代区块链:以太坊

在2013 年,Vitalik Buterin 提出以太坊的构思。以太坊的目标是成为去中心化的世界电脑,在一条区块链上运行各种去中心化应用(DApp), 开发员不用理会太多与区块链底层及网络等方面的事情,只需要专心于开发适合应用场景的DApp。以太坊的理想很宏大,吸引了很多开发员的加入,时至今天,在众多区块链项目的出现后,以太坊仍然有最大的开发者社群。

但以太坊这宏大的理想亦产生了一些似乎是先天的不足:

  • 有限的扩容性。由于以太坊仍是用工作量证明(PoW)的机制,所以它每秒能处理的交易量(TPS) 仍是非常少(15 TPS) ,而在以太坊的众多DApp 就要竞争这非常有限的运算资源。 (这几年,为扩容以太坊,已有很多不同的方案在讨论。)
  • 有限的可用性。由于以太坊是被设计为能支撑各种的使用场景,所以它不能提供太量身订制的功能,而只能提供在众多场景都会用到的一些大众化功能。
  • 有限的主权性(sovereignty)。当应用是在以太坊上运行,这应用自身的治理就会受制于以太坊的治理,例如该应用想使用一些与以太坊不同的功能,它就需要先寻求以太坊加上这功能,这就会涉及要寻求以太坊的接纳。这有点像地区政府的施政受制于中央政府一样。

第三代区块链:Cosmos (?)

事实上,以太坊上述的限制并不只是以太坊才有。所有试图用单一条区块链去符合所有应用场景的项目都有可能面对同样的问题。我们喜欢Cosmos 的最重要一点是它是从设计原意上带来结构性的改革:它抗拒胜者全取、一链治天下的想法,而主张百花齐放,大家按自己不同的使用场景开发适合的区块链。

Cosmos 并非单一条区块链,而是一个新互联网- 互联链(internet of blockchains) ,互联链将由很多各具特色的区块链通过跨链通讯协议(inter-blockchain communication ("IBC") protocol) 以去中心化的方式连结起来。 Cosmos 生态的重点工作在于提供相应的工具给开发员快速开发区块链(Cosmos SDK,Tendermint,及其他陆续出现的开发工具),将这些链连起来(IBC),并由一条用于作枢纽的区块链示范给世人如何运用这些工具(Cosmos Hub),以及因此培育了的一个强大的验证人社群,这验证人社群已冲出Cosmos 生态去支持其他生态,例如@Forbole目前已在差不多二十条区块链上当验证人,除了有Cosmos 生态中的区块链,亦包括Solana ,Polkadot,Aion 等,在V Systems及Celo 等我们亦有其他方式的参与。

留意我在子标题加了问号,因为除了Cosmos 外,亦有其他项目在推进跨链操作,其中一个最著名的应该就是由以太坊联合创办人Gavin Wood 领军的Polkadot 了,Cosmos 与Polkadot 用完全不同的方式来试图解决相同的问题,这非常有趣,而交叉地学习这两个项目,将会令你的成长产生飞跃,期望日后谈谈Polkadot。

GoS

跟很多区块链项目一样,Cosmos Hub 的推出一再延期,由原预计的2018 年中,推迟到2019 年3 月才上主网,而且推出至今IBC 还未完成,所以Cosmos Hub,IRISnet,Terra,Kava 及e-Money 等已上主网的Cosmos 生态区块链至今仍是个别独立的链。

但Cosmos Hub 的上线仍有深远意义。官方在Cosmos Hub 上线前推出了GoS 竞赛作为最后预演,这在区块链以至分布式网络都是重要的里程碑,因为GoS 是电脑史上最大型的(甚至可能是首个) 具经济激励措施的具备拜占庭容错("BFT") 的对抗性分布式网络。这听起来有点复杂,但字字珠机,我尝试粗略说几句。

如何在没有中央领导的情况下由五湖四海、互不相识以至兵贼难分的网络世界中达到一个可靠共识,是分布式网络的恒久研究课题,以Tendermint 联合创办人,Cosmos 发起人之一Ethan Buchman 的话来说,分布式共识机制必需要在不可靠的部件中构成一个可靠的系统(make a reliable system from unreliable parts) 。本文暂时不解释BFT,大家可先记着,具备BFT 这特性代表了该网络成功解决了一个分布式网络中难度分最高的问题(即拜占庭将军问题) ,亦象征了该网络像拿到一个很难考取的证书一样。

GoS 的成功,令Cosmos Hub 的上线扫除障碍,实现了以通证经济设计(萝卜加大棒) 及BFT 共识的PoS 区块链,而且有别于绝大多数的区块链在主网上线时是由基金会主导绝大部份通证,Cosmos Hub 的上线相对来说是挺去中心化地进行,因为Tendermint 公司及Interchain 基金会各自只持有约10% 的atoms,5 % 是最早期的投资者,其余75% 就是于2017 年4 月参与Cosmos 公众募资的一千多个地址,GoS 亦是Cosmos Hub 能去中心化地上线的重要一环,因为几十个验证人在长达一年的测试网阶段历练,最后在GoS 这个终极大考中向atom 持有人展示自己能胜任成为验证人。

GoZ

虽然二月经历Tendermint 团队内讧,三月经历加密货币海啸,而新型肺炎的疫情仍在每天恶化,但IBC 的开发仍然有突破性进展,足以正式启动GoZ。在Cosmos 互联链的构想,区块链可按在跨链操作的角色上分为两类:hub 与zone。 Zone 可以是有不同应用场景的链,而hub 就是负责链与链之间构通的链。在GoZ 中,参赛的验证人将运营及保护自己的zones,并试图向其他队伍的zone 进行各种攻击,通过这样的血拼,IBC 及其他相关的程式代码及机制都能在正式推出前获得全面的压力测试。

GoZ 带来验证人与多个zones 的互动,比GoZ 多了一个维度的复杂性,但社区亦已在Cosmos Hub 主网实战了一年,变得更加强大。在充满阴霾的气氛中,相信GoZ 将会令Cosmos 项目推至另一个高度。


Cosmos 生态项目最新动态


Cosmos 验证人及社区动态


参考:

What is Cosmos? - Cosmos website
Understanding the Basics of a Proof-of-Stake Security Model - Interchain Foundation


关于@BigDipper:由@Forbole开发,是Cosmos 生态的开源区块链浏览器及管理工具,它是Cosmos HackAtom 的获奖作品,上线至今已有来自全球140 个国家的用户浏览。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