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虎藏龍》:面對自己永遠是最難的
舊文重發,最初版其實是高三時寫的,距今也快十年了,光陰似箭,但還是想重發一下。
當年認定《臥虎藏龍》是自己心中第一名的電影,至今仍然不變,且有時候迷惘時,就會拿出來複習一下,正文開始吧!
是承認自己脆弱的 越渺小才越深刻 --Hello Nico〈面向自己〉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把青冥劍。」李安導演曾經這麼説過。但是,那把青冥劍,到底是什麼呢?什麼是愛?什麼是恨?什麼是情?什麼是仇?握緊手,會發現裡面什麼也沒有,或許放開手,才能擁有一切。
李慕白與俞秀蓮,相知相惜許久,守著過世兄弟的一紙婚約,始終不敢對彼此坦白,李慕白最後說出口的,卻成為了永遠的遺憾,這樣的愛,究竟化為永恆,還是徒留遺憾?
玉嬌龍與羅小虎,大漠中產生的愛情,因世俗禮教只能暫時分開,原本以為他們能跨越門閥的束縛,打破禮教的約束,最後看似能大團圓,但玉嬌龍的縱身一躍,留給羅小虎無限的遺憾。
玉嬌龍為何要跳呢?而玉嬌龍在去見羅小虎時,臉上流露出的表情並不如想像中的那樣喜悅,或許那當時,在她心中已給出了答案。
俞秀蓮與玉嬌龍,這對意外結下緣分的異姓姐妹,因一把青冥劍結下了情誼,卻也因這把劍撕破了臉,玉嬌龍甚至說出了「留劍不留人」這般無情的話語,究竟是為了什麼?真的是為了一把劍嗎?
另外,玉嬌龍一直不願意認李慕白為師的真正理由是什麼?我想,不只是因為師傅碧眼狐狸,而是不願面對自己的弱小與不足,因為認為自己天份與武藝極高,缺的是一把青冥劍,而不是缺一位師傅,只要能有青冥劍就天下無敵了,沒有必要再拜他人為師。但玉嬌龍內心其實知道,拜李慕白為師,其實就是承認自己的基本功不扎實且弱小,從兩人的幾場對決中可得知,李慕白靜而穩,但玉嬌龍躁而不踏實。我想,許多人都與玉嬌龍一樣,不願或是無法面對自己的弱小與不足,就連項羽的死前的怒吼也是「此天亡我,非載之罪!」承認自己的弱小,需要勇氣。
最令我震撼的是,玉嬌龍最後那一躍而下,一開始還無法理解要這麼做?她對不起誰了嗎?還有哪裡不滿意嗎?後來我想到了天龍八部裡的喬峰。喬峰在最後,也可以不要死的,但他追求的是心中的正道,於是決定自盡於雁門關前。而玉嬌龍,原本追求的是自由,渴望的是無拘無束的生活,奢望的是擺脫禮教束縛的人生,不用他人做主,自己能決定自己的人生。但在看到李慕白中毒身亡後,他發現自己所追求所相信所渴望的,好像不如自己所想像的,自己所執著的,彷彿其實不是最重要的,發現自己做錯了,甚至還連累了其他人,在那一刻,玉嬌龍才直面了自己的真心,最後選擇,一躍而下。
喬峰與玉嬌龍的死,都是在直面自己真心後所做的決定,他們沒有對不起誰,但我認為,喬峰是為了守護心中的道而選擇死亡,而玉嬌龍則是因為心中的信念崩壞而選擇死亡,看似相同,卻又不同。
我很喜歡李慕白說的「把手握緊,裡面什麼也沒有:把手放開,你得到的是一切」我們有時候,可能會過度執著一些事物,就如同玉嬌龍執著於青冥劍一,但或許我們的執著,最後也可能迷失自我:也或許,追求的渴望的,在放下執著,直面自己真心的那一刻,就有可能獲得一切。
總是能在李安導演的電影中看到許多「想說卻又會直接不會說明白的心情」,看完後時常會有股無法言說的感受噎在喉嚨。臥虎藏龍結尾中,李慕白的死與玉嬌龍那一躍的身影,深深烙印在我心中 ,而那種無法呼吸的感受,深深地在心中迴盪不已。
臥虎藏龍的結局是悲劇嗎?李安在臥虎藏龍中想表達的是什麼?想傳達給觀眾的是什麼?抑或是,想要在拍攝之中找尋一些答案呢?
我想,若每個角色都有真誠的面對自己的內心而做決定,無論是生與死,好結局或壞結局,那都不是最重要的了。也或許就是李安想告訴我們的:真誠面對自己的心。
就如同俞秀蓮在最後對玉嬌龍說的:「答應我,無論你對此生的決定為何,一定要真誠的對待自己。」
(舊文重新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