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专家是透过刻意练习? 还是天赋具备?

艾莎解結
·
·
IPFS
·
刻意练习还是天赋具备

我之前工作的大主管,是「刻意练习」的拥护者。

在职场上,特别是业务性质的工作,师父一领进门,最常对新手说的话术就是:「无论你是谁,之前有没有当过业务,你要记得,业务就是靠着不断的努力和练习,和揣摩客户的心意,不断尝试、精进,这样,你就会成功。」

其实,这段是我润饰过的结果,那些男人们讲话哪会那么文雅? 他们用的语言是:

「你就是先强奸客户再说!」

Well, 这就是男性为主的职场文化,我懂的。

而我当年,作为一个每天被追着kpi 跑的,背着业绩压力的小业务,成绩却始终起起伏伏。和以前当国外业务半年就上手,转战作研究一年就把整个测验完成(听说一般研究员需耗时一年多两年) 得到教授称赞,能力显然是差异天般大。

也因此,常常陷入自我怀疑的当中,每隔半年、三个月就嚷嚷着要离职。但或许,我就是个工作起来会忘记时间、勇往直前,遇到挫折擦干眼泪又努力做事的人,所以,就算我自认表现超差,还是会常常接收到主管鼓励和关爱的眼神(当然也有被电的时候)。

也因此,我常会思考:工作性质到底有没有因人而异这件事呢? 业务工作,当真如此行为主义,只要透过刻意练习、只要有心,人人都会是百万业务吗?

根据我职场观察的结果,答案是:不尽然。

我相信,业务能力,要的是表达力、沟通力、说服力、逻辑力、自律...等等很多特质,的确,有些能力是可以透过有心、不断刻意的练习成功,或者说,达到某种水准。

但是,在职场上也不断的看到,有些人,真的是不到半年,他就成为百万业务了,而有些人,明明资质、学经历都不差,一两年过去还是载沉载浮的。但平心而论,那些所谓百万业务,到底是哪种特质让他成就的? 这奥妙还真的是想破头,都分析不出理由。

业务工作,真的是一种很奇妙的职业型态。他跟学经历、年龄、身分背景,可以说是一点关系都没有。

以我本人为例,历经职场两种截然不同性质的工作,感受十分明显。

同样都是从头学起的工作,研究工作我就很快摸出头绪,开发、资讯搜寻分析、专案管理、沟通协调、统筹整个测验的进度也有模有样的;

而反观当业务,纵然,认识我的人,都说像我这样外向、说话条理分明的人很适合在商场厮杀当女强人(见鬼了我其实不爱),而业务的工作内容,其实真的很简单,比我作过的任何一种工作都单纯,但,怪的是,我摸索时间就是比之前其他工作长才上手。

所以我相信,人还是有天生比较适合的、或有兴趣的,容易学得快、做得好的领域。但最大的问题其实是:很少人知道自己喜欢什么? 适合什么? 要做什么? 不要做什么?

我们从小接受的工作价值观,就是,那不过是一个赚钱求生存的工具

导致,我看到我的一堆同事,觉得想要「学讲话」、「面对人群」、「尝试看看」就跑来当业务,然后,发现不是自己想的那样,一两个月就离职了。

这样浪费人生、浪费时间、浪费劳资成本,老板翻白眼and自己没头绪的剧码,不断在我们的职场上演。

所以,没有找对自己的特长就一味练习,就像要叫鱼飞,叫鸟在地上走一样,经过千万年的演化,或许也会有飞鱼和不会飞的鸟(像鸡)这种生物,但那毕竟是少数,鱼再会飞也撑不久,鸡在地上走,叫做翅膀退化的结果。


有些人就是手很巧,

有些人就是爱写东西,

有的人天生就是比较会表达,

有的人天生就是对美感特别敏锐,

人人一定有自己做起来就是比别人得心应手的强项,你,找到了吗?

找到他,那是你的天赋,然后,用力的,有方法的去刻意练习他,那样,你才有机会在工作领域中,找到无与伦比的成就感和归属感。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艾莎解結🌷「艾莎」為您「解」開心「結」🌷 想要解開職場千千結,你需要深諳各種江湖套路,又受過專業心理諮商訓練的艾莎解結。 ~願人人都有選擇人生的自由~ To be free group-TBFG 我的個人網站:elsajj.com 粉專:艾莎解結-跨界生涯顧問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這時代一定要強悍、張牙舞爪才能被看見嗎?周深證明了內向溫柔也能擁有強大的力量《下》

做職涯諮詢,最難的部分是什麼?兩種類型個案謀殺我的腦細胞

這時代一定要強悍、張牙舞爪才能被看見嗎?周深證明了內向溫柔也能擁有強大的力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