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心得|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

生一回º YOLO
·
·
IPFS
·
作者: (美)M.斯科特·派克|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

第一次接触这本书,是在2019年12月17日,参与「对话阅读式

那时,已经是我第4次参与这个活动,前面3次因为都是参与讨论「投资理财型」的书籍,光是吸收「领读人」给的满满知识性资料,就已经让我很有障碍,更遑论是在会后进行讨论心得的撰写。

最近因为正在整理电脑,重新打开这篇自己梳理过后的讨论心得,又如同重温了这本书,故在此分享给有缘看到这篇文章,也想要活出人生自我价值的你。

在此稍微题外话一下,因为个人真的不擅长「金融领域」的书籍,但在参加了嘉庆君所举办的「对话阅读式」后,真的对于这个领域有了不一样的收获,好可惜台南区的相关活动已经停办,不然真的好想继续参加,短短三小时含金知识量却是超乎意外,但这可能也是意味着:「学习无捷径,阅读之韵,仍得靠自己慢慢悉心赏味。」

-----------以下正式进入【 讨论心得】

重新思考认真回想起来,3个小时后的对话,印象最深刻的仍然还是一开始的这个问题

「你说过谎吗?」或者「上一次说谎是什么时候?」

这个开场白问题让我延迟了5秒....回问,「那...谎言的定义是什么?」借此我们先探讨了「黑白谎言」,再进一步导出作者的想法。

< 自律_第一条守则>

「保持平衡」

不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说谎,但要说出真相,得顾虑到非常多的层面

要成为一个成熟的人需要做到

→ 1. 能够体察对方的「心情」

→ 2. 确认对方是否「准备好接受事实的真相」

当上述2项都符合后,才能说出「自身感受到的状况」以及「想传达给对方的内容」,而非像过往般只是一厢情愿的说出实情

在讨论的过程中也明白到,这个世界上最大的谎言就是「对自己说谎」 ,然而也在听到这个结论时,发现平日里最常做的可能就是「欺骗自己」

坦白说,不知从何时开始似乎每天都戴着面具出门久而久之,连自己都不曾好好的看看面具背后的自己

没想到接下来的讨论话题中,也延伸到「你认为怎样的人会想要去看心理咨商师?」

当下我也吓了一跳,不过这刚好正是我当时在面临的状况

→ 有一阵子:「内心一直在挣扎」
→ 也不晓得:「自己的精神状况」是否出了问题→ 但有些事:「一直藏在心中」想不透

但透过谈话中,讨论到自身经历的转折点,似乎也更确定自己其实在每个「当下」,都有可能是「对自己说谎」,也正因为还学不会「如何与自己相处」

→ 所以才: 「彷徨」不晓得该往哪里走?
→ 更容易:受到外在因素的「刺激」「影响」 ,而导致「心绪不宁」

自听到「眼睛是灵魂之窗」时,就一直深信「人与人的相处中,可以从眼神看到对方的内心真正想法」

在生活中也不断地以此作为实验的基础,而且屡试不爽。但有时回想起来,自己好像没有这样对待自己现在,如果要用这样的方式,每天诚实面对镜中的自己又会是什么样的状况?

我的妈呀!还真的有点难以想像,而且也有点害怕去做这样的实验为何害怕,应该就是也深怕自己没有勇气,去面对那赤裸的身心灵真正样貌

奇妙的是,回答完这个问题后,我开始思索,我应该去看「心理咨商师」或是找「身心科」吗?还是我需要的其实是「给自己一段时间,重新审视该如何与自己相处」

在整个活动结束后,好像发现「自己需要改变及前进的方向是什么了」,但我已尝试医师所开的治疗药物(当时的诊断是自律神经失调),服药过程中也出现排斥现象(类似:让身体「强制关机」的状态),虽然后悔这项决定,但也庆幸自己当时有当机立断听从身体的声音停止服药。

后来,我发现这是一场与身体的拔河「该选择相信自己?」还是「听从专业建议?」

我想:或许可以透过
1. 真实地与自己对话.
2. 做好完整的纪录
<br class="smart">才有机会能得到真正的解答吧!

不晓得这算不算的上是一种修正心灵地图的方式?

总结延伸<br class="smart">透过作者的观点,好像也在逐步修正自己的心灵地图,原来要成为一个成熟的人需要付出的心血及努力,真的超乎常人想像,也难怪这是条少有人走的路。

在这本书中,主要的三大核心,「自律」、「爱情」、「宗教」,三者其实看似各自独立,实则环环相扣。

〒自律的四大要素

(1) 保持平衡不论在什么状况下,都要学习让自己能够保持平衡的状况,凡事都是一体两面,不可能全盘如理想状态进行,适度地做些弹性又不违心地调整,才能呈现最舒服平衡自在的状况。

(2) 面对真相诚实的面对事实,并没有想像中的困难,只是我们老是害怕承受真相,而选择逃避,事实上,老抓着自己的想像并无法有效解决问题的根本,唯有勇敢面对,才能彻底把危机状况消除。

(3) 承担责任面对完真相后,是否有办法承担责任又是另外一回事,或许在很多时候,自己会选择把责任转嫁到他人身上,不过仔细回想,很多时候一个事件的发生都是许多因素而造成,学着承担起该承担的责任,也是一种反省自律的展现。

(4) 延迟满足感如果连多花点时间都不肯,那要怎么挨到成功的那一刻,很多时候常常会被「容易得到的感觉」满足,却忘了这种唾手可得的幸福感可能随时都会消逝,太容易得到的总不会珍惜,唯有亲手一点一滴的累积打造,透过时间的拉长才看得出成效。

〒「 爱」是「 为了自己和他人成长,而扩充自我的意愿」

怎么样才是爱的表现,作者提到3大点来佐证所谓的「爱」。

(1)聆听可分为好几种,但若真正做到「选择性聆听」或是「全神贯注」,那才能真正听到对方所要表达的内容,也才能给予对方所需要的支持。

(2)投入最大关键则在于「 信任」的基础上,若没有信任就很难继续往下进行,再者投入后,一定会产生「批评冲突」,在向对方提出前,一定要从两个方向思考「出发点」及「建设性」。

(3)选择为了爱,我们必须做选择,在有限的时间及空间下,我们仅能给予一个人或少数人爱,该把这些爱摆在哪,给予哪些对象,付出多少程度,这些通通都需要透过选择,才有办法做出决定,一旦选择了其中一边,就要有承受相对结果的心理预期。

〒「 宗教」是「 对这个世界的观点」

这个定义是我第一次听到,觉得形容得非常贴切,在日常生活当中,常常可以听到某某宗教,似乎一定要尊崇所谓的教条,才是真正的信仰者。透过作者这样定义,有许多状况就说得通了,而且也不会受到形式上、学理中的束缚,原来「宗教」是这么一回事,连「 奇迹」也说得通了,那也就没有所谓怪力乱神的存在。

反馈建议

首先,感谢嘉庆君,每回都很用心的准备每场对话式阅读,这次的参与有别于以往只是单纯地了解知识,更可以透过切身的经历来去做相互的呼应,收获也比原本想像中来得多。

参与了几场下来,发现的确透过聊天可以缩短获得知识的时间,但如若没有即时地做汇整,几天后可能就忘记当下讨论的收获,这样实在有点可惜。这次也尝试着半强迫自己练习反馈,撰写讨论心得,也了解到其实没有想像中的困难,或许一刚开始需要花较多的时间做整理,但也同时应证了,本次讨论的内容

没有做不到的事情,只有愿不愿意花时间去做的差别。

也意外察觉,原来自离开学校后,就荒废了重新整理汇整的资料的能力,能够透过这次的活动,了解到自己还有哪些待努力的方向的感觉真好,很喜欢这次的总结用「熵」来形容,原来「 成长」是一种充满「责任」及「孤独」的旅程

虽然,仍看不见未来的尽头,对于要走的路也还是觉得彷徨,甚至现在还在跟自己的身体打架中,因为有别于正常人的作息时间,所以连医师也觉得要用药物来调整,但对于现在正在缮打此篇心得的我而言,却觉得有没有调整成正常作息倒不是这么重要了,只要可以维持基本健康不生病的状态就好,跟别人不一样又如何呢?

在参加完这次的对话式阅读后,我给自己定个小小的目标「在未来的每一天,至少在睡前都要用最真实的眼神,和自己诚实的交流一下,好好倾听内在的声音」

因为老是向别人索取能量及建议,不但学不会成长,还会搞得自己也失去了平衡。

后记

在讨论完这本书后,我了解到「爱情」跟「婚姻」存在的目的,或许是在找到一个拥有「独立自主空间」,同时也有一位「成熟信任的伙伴」,可以「共同携手面对往后的余生的课题」,不用特别做什么改变,也能享有的自在幸福感

为了想知道自己的原貌,自此,我便开始每天都花点时间看看自己,没想到...当真诚地看着自己,所带来的感受是如此丰富,渐渐地我体悟到

当个「表里如一」的人,是如此自在,如此心安最后感谢在萤幕前的你,耐着性子读完这篇心得愿您一切顺心平安,一起珍惜当下如果你也刚好有阅读到此书也欢迎留言分享一同交流:)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生一回º YOLO每一天,儘可能地讓自己不留遺憾 活在當下,在有限的時間裡,留下一些想留下的悸動 平面設計初學者X部落客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隨機版|那些關於純享的美好

手寫板|RAM不足,就是提醒自己該斷捨離了

手寫板|該來總要來,正面迎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