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徵文]城市慶典搖起來—陰陽中外的夏日狂歡:基隆中元祭(中)
前言
基隆中元祭保留了台灣最完整的普度科儀,過程長達一個月,佛道兼容,同時也融合了基隆本地的文化特色。中元祭的祭祀科儀繁複,本文僅就一般人的觀點進行書寫與資料整理,希望讓大家更理解中元祭祀的科儀的細節內涵。
註:本文內容參考節錄自維基百科、台北市民政局、內政部宗教司、基隆市旅遊網、台灣民俗文化工作室、雨都漫步、聯合報新聞網、基隆中元祭巡禮、鏡傳媒等網站及新聞,並與個人參觀2020年基隆水燈及紙糊藝術展、好祭好散:基隆中元祭科儀大解密、2019基隆中元祭文物展內容紀錄重新進行改寫梳理而成。
基隆中元祭祀科儀打通關
1.農曆六月二十九日(七月初一子時):起燈腳
每年農曆6月底與7月初交替的子夜於老大公廟舉行的開燈祭拜儀式,俗稱「起燈腳」,這是為了迎接老大公(好兄弟)返回陽間享受供養所做的引路儀式。在沒有電燈的古早年代,基隆先民秉持「事人以事神」的原則,為了讓老大公(好兄弟)來到人間的行動不會因為幽暗無光而受到傷害,故而安置照明燈光,以此表達敬迎的心意。
「點普度公燈」在傳統社會有著深厚意義,在以往路燈不像現在普遍,入夜之後不管是城鎮,還是鄉村都很黑暗,出門時若沒有照明工具,就無法辨識方向和位置,找不到抵達目的地的路。
此外民間相信冥界是幽暗無光,人們基於仁厚之心,設計出安置「普度公燈」來照引,書寫「慶讚中元」、「陰光普照」等字,照耀好兄弟的道路,方便「老大公」(好兄弟)來到人間的行動,得以順利返回陽世享受供奉祭品。
「起燈腳」儀式主普姓及各宗親會都會派人到老大公廟參加祭拜,時辰一到由市長啟動開燈儀式,點亮老大公廟週邊數千盞普度公燈,瞬時大放光明,鞭炮煙火不絕,為中元祭揭開序幕。
普度公燈也叫做「七月燈」或「鬼提燈」,是夜間指引孤魂野鬼用的照明設施。過去在農曆七月間,家家戶戶門口都會準備一盞燈寫上「慶讚中元」、「陰光普照」等字句,於農曆六月底傍晚安置在家戶門口或村莊出入口,燒香膜拜後在夜半點亮,第二天早上熄燈,入夜再點燃,整個農曆七月都重覆如此,一直持續到鬼月結束為止。
普度公燈起初都是用油燈,後來改用以玻璃製成屋形煤油燈飾或斗笠罩蓋燈泡,甚至有心人家還會在燈內置放胭脂水粉或香煙,供過路男女孤魂使用。現在普度公燈多改以塑膠燈籠替代,並且因為社會型態變遷,在家戶村莊點「普度公燈」的習俗日漸式微,演變成統一掛在廟裡為主。
普度公燈至農曆八月初一關龕門後才會關燈,並把燈籠取下銷毀。
2.農曆七月初一:開龕門(三姓公、老大公)
基隆中元祭自七月初一「開龕門」揭開序幕。從七月初一起,當年輪值姓氏即在宗親會懸掛主普牌、姓氏燈、大旗,午時後在「老大公廟」舉行「開龕門」儀式,象徵著迎接冥界的老大公(好兄弟)離開陰間,來到人世接受陽間奉祀。
「龕」是指供奉神、佛像或祖先牌位的石室或櫥櫃。基隆地區稱「龕門」是為了對老大公(好兄弟)表示敬意,將「開鬼門」稱為「開龕門」,顯示老大公已被「神格化」了。有別於其他地方稱為「開、關鬼門」,以「開、關龕門」稱呼是基隆中元祭的重要特色之一。
基隆開龕門儀式最早是在三姓公廟舉行。獅球嶺三姓公廟也是祭祀基隆的先民的陰廟,傳說清治時期有三位捕頭,行經獅球嶺時遇難被殺,只留三顆人頭,居民於是建墓建廟祭拜,稱為「人頭公」,後因名稱不雅改喚「三姓公」。
三姓公廟比老大公廟更早收埋漳泉長期衝突的死難骸骨做為義祠,也收埋客家先民義民爺、客死異鄉或無名屍骨的萬善公。目前廟內有三姓公、萬善公、義民爺三個神位。三姓公供奉百餘具骨骸,除一些先民無主孤魂外,還有荷蘭人、法國人等骨骸,更有一匹戰馬。(有一說三姓公的三姓二字,是指三種國籍,也有一說是指包含動物的三牲)
據三姓公廟耆老所言:三姓公最初曾挖掘出兩名荷蘭人、一匹戰馬的骨骸,重新收埋立祠。2008年三姓公廟重新撿骨裝甕,發覺其骨骸都特別大,顯然是外國人的尺寸,尤其是戰馬骨架都還保存完好,直至今日收存在三姓公神龕後的納骨室中。
獅球嶺因地勢高峻,可一覽基隆全景,歷經荷西時期、清法戰爭、漳泉械鬥,都是兵家必爭之地,被善心人士供奉的無主骨骸,除了留有台灣早期移民史辛酸血淚,寫下外國入侵基隆的戰爭史,使三姓公廟保留更多在地先民過往,也彰顯民族融合。
農曆七月初一老大公廟開燈夜前的子時十一點,三姓公廟的龕門及普度公燈就會先開啟,比隔天老大公廟要早,是基隆中元祭的序曲。但三姓公廟因高速公路闢建而沒落,中元開龕門儀典移往老大公廟進行,直到1997年陳胡姚宗親主普,才恢復市長及宗親代表先在三姓公廟開啟龕門,之後再趕到老大公廟參與開燈夜點燈儀式,因此三姓公廟是基隆第一個為好兄弟打開門的廟,而老大公廟的開龕門儀式則會在七月初一午時後舉辦。
老大公廟龕門內部有一面碑文《雞籠開基老大公廟略誌》,這是廟中的第三面碑文,可以和供桌右邊的兩面碑文再做對照。地上則寫著「養天地正氣,法古今完人」,據廟方表示,內部則安置有骨灰譚,非廟方工作人員無法進入門內窺探,平時都是上鎖,只在農曆七月開啟。
農曆七月初一下午2點,老大公廟開龕門儀式會由北管子弟團排場演出,在道長與道士完成相關法事後,由慶安宮主持帶領各字姓代表在老大公廟祭奠,輪值姓氏派代表擔任主祭,之後廟方執事、禮生會取出置有龕門鑰匙、開關龕門紀錄簿的錦盒,由輪值姓氏主普簽寫開啟紀錄,並與市長共同持鑰匙分別開啟第一及第二道龕門之墓扉鑰匙,讓四面八方的好兄弟到陽間來享用施食,正式揭開鬼月序幕。
傳統上開龕門務必準時,不可耽擱拖延,以免殷殷期昐等候放暑假的老大公(好兄弟)心焦,延誤返回陽世接受奉祀進食。
3.農曆七月十一日:立燈篙
農曆七月十一日,分立六根燈篙於慶安宮與六根燈篙於主普壇前。台灣民間信仰認為燈篙是請神招鬼最重要的器物,燈篙又稱「豎旛」,作用等同於霓虹燈招牌、旗幟,具有邀請意涵。
普度建醮時會將青竹竿直豎,上端懸掛燈光及旗旛,作為醮場標誌,詔告天、地、靈、魂等界,此地為醮祭道場。豎立燈篙分為「天篙」與「地篙」兩種:「天篙」是用來恭迎邀請三界神祗下凡監醮及賜福信眾,日升而夜降;「地篙」則是以燈篙燈光,召引邀請老大公(好兄弟)前來接受超薦施食,夜升而日降。兩種燈篙在同一施普處均需設立,通常在早上六點和晩間六點可以目睹升降景象。
基隆中元祭的燈篙都是由主普宗親會預先前往南投竹山以固定儀式請買的特別訂製款,選用高三丈六呎、削去竹枝、粗細適中、不易折斷的大葩尾青竹竿,象徵有始有終(有頭有尾),閩南語所謂「有好尾」。
燈篙在天篙之上懸掛天燈、天旛,地篙上懸掛地旛及七星燈、七層幢幡,所懸掛燈為以斗笠覆蓋的吊置燈籠(「天燈」高度為二丈四、「地燈」高度為一丈八),布旗幡上勒符並書寫神靈名諱,恭請天地三界神祇坐鎮。燈篙豎好固定後,糊上符令、天金紙,燈篙底部以草蓆或竹籬裹覆,竿上包上紅布,置供桌供奉茶果,設香爐早晚膜拜,並置紙糊神將守護,保持潔淨。
相傳燈篙每多一呎,就會多招引三里範圍內的鬼魂,燈篙越高,招引四方的老大公(好兄弟)也就越多,所需供品也必須越豐盛澎湃,假如燈篙過高而祭品不足,反而會引起好兄弟們不滿而引致災禍,因此燈篙高度是按普度規模而定。普度結束後,還要舉行「謝燈篙」儀式,分別降下燈篙上的燈、旗,才算功德圓滿。
4.農曆七月十二日:送燈獻敬
由慶安宮的法師將寫著主普姓氏的「主普燈」,依照各姓氏主普委員及爐主名冊,一一分別送到爐主家中及字姓宗親會處,稱為『獻敬』。
「主普燈」為白色布質燈籠,燈上寫著「姓氏主普」、「慶贊中元」等字樣,受燈的宗親會的代表或爐主家需備香案迎接,法師會將主普燈掛在香案兩側,並在案前誦經為各姓氏祈福。主普燈由必須掛到農曆七月過完才可取下。
5.農曆七月十二日戌時:主普壇開燈放彩
主普壇開燈放彩的儀式通常在農曆7月12日晚上7點,主要在昭告民眾與好兄弟們「主普壇已經佈置完畢!幾天後將要在此舉辦普度!」的訊息。
開燈前,要先由道士進行施法淨壇儀式,接著由主普姓氏主委與爐主等人一齊按下啟動開關,讓佈置好的主普壇瞬間燈火輝煌、大放異彩,稱為「點燈」。為了榮耀氏族,每年輪值姓氏總是耗費鉅資佈置主普壇,通常佈置主題是取材自當年輪值字姓相關的歷史人物,比如郭姓採唐代名將郭子儀、王姓用晉代書聖王羲之等故事。
主普壇位置最初沒有固定據點,隨著城市開發,原在公園頂的舊址(現仁五路基隆廣播大樓現址)因位處交通要衝,每逢活動總擠得水泄不通,才搬遷至中正公園。而主普壇絢爛璀璨的燈火,在基隆港區任一處都可以明顯看見,成為農曆七月入夜後基隆最亮眼的限定期間地標。
6.農曆七月十三日未時:迎斗燈遶境
斗燈,為寺廟建築、普度常見的避邪祈福器物,而民間信仰中有北斗解厄、南斗延壽之說,台灣民間凡舉行較大型的法會或醮典,就會見到各式斗燈,斗燈有厭勝之功效,具有禳祓邪祟、祈求福祥的作用。
基隆各宗親會都擁有自己的斗燈,平常安奉在宗親會的會館中,作為宗親團體的精神象徵。斗燈一般是按家戶所供奉的;基隆本地則是一姓所或數姓所供奉共有,使斗燈成為基隆字姓集體命運的共同象徵,意義重大也最具特色。
基隆由於普度固定需要,各字姓斗燈都是延聘技藝精湛優異的民俗藝師特別雕製而成,深具民族藝術價值,且為具歷史意義的寶器。斗燈形制悉從古法,使用文公尺、魯班尺,按照一定比例尺寸,分成天、地、人三部組合而成。其中數座早期雕飾製作的斗燈形制較大、造形優雅,燈座裝飾精美華麗的巧雕,表現歷史傳說人物、珍禽異獸、奇花異果,姿態栩栩如生,為民間木雕精品。
斗燈為三層木雕燈座,由上而下依序為天斗、人斗、地斗,象徵天、地、人的和諧。斗燈目的在祈福辟邪,為圓形米斗內置白米、油燈、七星劍(或桃木劍)、剪刀、尺、秤、鏡及傘等法器。
斗燈內的白米用以保持重量平衡,代表五穀豐登,象徵生命綿延不絕;七星劍(或桃木劍)、剪刀皆為辟邪物,用以「斬妖除魔」、「減除不祥」;尺、秤分別代表「度量善惡」、「權衡量知」;圓鏡照鑑「妖魔現形」,映照生命靈光;油燈則有「照耀光明」、「添丁興旺」之意;斗傘有「庇蔭護育」、「保佑元辰」之意。
民間相信斗燈代表長明光亮、生生不息的生命,以示「元辰煥彩」。斗內油燈須長明不熄;若油燈熄滅則表示斗燈所屬族群將有厄運(有關招厄緣由應是根源於孔明拜斗續命七星燈滅的故事),現代則以燈泡取代。
民間信仰認為「南斗註生,北斗註死」,斗是人的本命元辰,人的生死魂魄來源與歸宿均在於「斗府」,人死後亦歸宿於北斗。每個人年壽屬北斗七星所轄,因此特別重視北斗的元辰信仰,北斗延壽經及五斗經,是拜斗求壽時必誦的道經。斗燈是家姓的生命象徵,經由宗教科儀行使增添生命靈力的儀式,讓參與字姓元辰光彩,閤姓增輝。
迎斗燈時,參與普度法會的所有宗姓各領其斗燈,由輪值主普領頭,在聚樂社與得意堂兩大北管子弟團前導,各姓氏在後,由慶安宮出發繞行市區遶境遊行後返抵慶安宮安奉。斗燈在殿前先過「淨爐」,再分兩排安奉在大殿左右兩側,等待七月十四日清晨點亮。
7.農曆七月十四:發表、請神入壇、出榜
農曆七月十四日的祭典從清晨六點「發表」開始,在慶安宮內由僧侶組成的誦經團負責,展開一天的誦經禮懺。「發表」的目的是為了向上蒼表明賑濟的心意;而一些經誦如《普門品》、《大悲咒》、《往生咒》等,也是作為晚上放水燈前必有的佛教儀式。
慶安宮內會架構一座「大士山」,山中供奉以紙糊成的觀音、天神、山神、土地公神像,目的是要「管理」孤魂野鬼;兩側則糊製兩座紙厝,「同歸所」與「翰林所」。「同歸所」供奉一般基層孤魂野鬼,「翰林所」(寒林所)則專供讀書人和有功名的鬼魂棲息,皆是為普度所設的臨時招待所。
慶安宮擺放的大士山、翰林所、同歸所等紙糊器物,也在發表儀式當天上午也會完成開光、安位,讓十方孤魂有所依歸,並有大士爺等神明神將監視壇所,讓男女孤魂各安其位。
昭告普度法會的出榜儀式會在農曆七月十五日舉行。
8.農曆七月十四日:誦經植福
農曆七月十四日在慶安宮由僧或道舉行,由輪值主普字姓依照慣例請法師主持,藉著誦經拜懺儀式,來超度孤魂野鬼,並為信眾祈求平安。
9.農曆七月十四日夜間:迎水燈遊行
農曆七月十四日的放水燈遊行為整個祭典中群眾參與的高潮,也是萬眾矚目的焦點;基隆因歷史文化的特殊性,形成以字姓的血緣關係施放水燈的方式,因此所有的水燈排及水燈頭均以字姓為單位,由每字姓分別製作一大型的、裝飾精美的水燈頭,在上面標明各字姓善信,迎水燈頭、花車、頭陣及各種游藝團體遶境遊行基隆市街。
迎水燈遊行雖是以「水燈」為名,但實際上卻是從漳泉械鬥後衍生「以賽陣頭代替打破頭」各姓氏宗親會的「實力」競賽,並兼有老大公出巡的涵義,每年都循同樣路線前進。
遊行本身融合了水燈展示、陣頭表演及字姓代表遊行,兼具祭祀、遶境、醮儀、遊行、競賽等多重意義,在「輸人不輸陣」競爭意識的催化下,各姓氏無不使出渾身解數,賣力演出。早期民間常以參與陣頭表演表現其個人信仰虔誠、熱心社會公益,也肯定其技藝上的努力和彰顯身分,因此隊伍經常人數眾多,聲勢奪人。
遊行除了展示五顏六色的水燈排和水燈頭、雕飾圖案的豪華藝閣花車,民俗藝陣演出包括北管、高蹺、旗陣、鼓陣、八家將、舞龍舞獅等各種民俗技藝演出,在夜色裡的炫目霓虹和喧囂音樂中輪番演出,沿途鑼鼓喧天、人聲鼎沸,是一場當日限定的精彩傳統技藝秀。沿路騎樓街道群聚的民眾蜂踴而出,為演出人員熱情喝彩讚聲,使迎水燈遊行成為整個中元祭典中最吸引群眾的部份。
遊行遶境完成後,各字姓水燈再度集合,一起前往八斗子望海巷。
10.農曆七月十四日深夜(農曆七月十五子時):放水燈奉厝
水燈頭遶境雖熱鬧非凡,但只是為了放水燈所鋪陳的前奏。基隆為海港城市,居民與海有密切關係,不論捕魚、經商或往來海上,難免有遭遇風波遇難的先民,因此基隆放水燈格外富地理文化意義。
放水燈又稱為「照冥」,目的在為水上孤魂照路,邀請孤魂上岸接受普度、共享孤食,因此會在普度前一天午後舉行。放水燈的另一項含意是贈予棲身屋所及通用財帛給居無定所的孤魂,所以紙屋內放置焚化紙錢,燃放前必須誦經召請慰安,紙屋要細緻美觀,冥紙經衣也要足夠,並寫著各姓氏孤魂牌位。
水燈分為水燈頭與水燈排兩種,一般獨立一盞直接放入水中的是「水燈頭」,「水燈頭」的通常採用以竹條、木板與紙所糊成的屋型「紙厝」,裝飾成華麗繁複的字姓祠廟,紙厝內擺銀紙或經衣等;「水燈排」是以竹子或木頭為中柱,左右以數條竹子或杉木紮成筏形,分幾十格或幾百格,每格懸掛一燈。
農曆七月十四日深夜(農曆七月十五子時)放水燈的活動在八斗子望海港舉行,在各姓燈籠引導下,由僧道鳴鈸誦經,召請水陸孤魂,接引超渡,然後燒銀紙、放鞭炮,最後點燃水燈紙厝內的紙錢,並將水燈隨浪潮推向漂往海上。因農曆十五適逢大潮,因此各字姓會派有經驗豐富的泳者在水中推送水燈,讓它飄遠。
民間習俗相信水燈燃放的火勢旺盛與字姓宗親運勢相互連結,認為水燈漂流得愈遠、燃燒火候越旺盛,代表接收到普度訊息的好兄弟愈多,會有越多孤魂庇佑普度施食者,使該字姓運勢將越旺越發,因此會選擇寬闊的海面,利用退潮時刻的水流,讓水燈頭順勢漂流得更遠,既達到招引海上好兄弟的目的,也為宗親們帶來好運。
11.農曆七月十五日:慶讚中元祈安法會
在農曆七月十五日,在三界壇外擺設豬羊等供品以舉行祭拜天公儀式酬謝神恩,並將民間的祈求、願望,參與普度的姓名等一一上奏天庭,希望神靈能夠感應到人民需要,賜福人間。
12.農曆七月十五日戌時:主普施普
普度儀式中,貼出對陰界告示用的黃色榜文,宣明普度施食的心意,此即為出榜儀式。農曆七月十五日上午,法師先張掛黃色榜文,為求求慎重並以硃筆簽押,讓民眾觀賞明瞭法會內容,同時昭告受召孤魂前來聽經聞懺,受甘露法食,以咸解脫。因為佛教所行普施主要是以經誦為主,佛手所現的手印,有接引西方極樂、昇登天界的寓意。
普度的意義不只是消極的害怕惡鬼在陽間鬧事,也有安撫人心的作用。基隆中元祭的普度儀式主要在慶安宮與主普壇舉行,由輪值主普宗親會統籌辦理,其他姓氏協助,盛大的祭拜場面令人嘆為觀止。民間相信因為普度招引而來的老大公(好兄弟)數量太多,因此普施場所要分數個地方進行,以免「招待不周」,除了主普壇外,尚有老大公廟、慶安宮等重要宗教場所一起進行。
「施普」即「普度」,是中元祭的重要祭儀之一,有「公普」和「私普」之分,公普以寺廟為主,私普則較為多樣,如:由街庄辦的「街普」、市場辦的「市仔普」、業餘音樂團的「子弟普」,以及各行各業自行舉辦的普度等。
公普的首先要設祭壇於廟庭,壇前是上下兩層神桌,上置神像、香燭、斗燈等。神桌前放一列長桌,供奉牲禮、漢席碗,以及用牲禮或麵粉捏塑成各種昆蟲野獸或水果造型的「看牲」,以碗盆裝盛供民眾觀賞。
普度祭品內容極豐盛繁多,除咬柑橘的豬公(象徵「甘願」(台語發音)為主人成為祭品,以報養育之恩)、五牲、孤飯、菜粿等之外,還用麵粉、瓜果雕製成各種魚蝦鳥獸、吉祥圖案、民間故事等,手藝精巧絕妙、美侖美奐。
基隆中元祭的祭品還有一項特別之處,一般普度時,祭品都是以豐盛為訴求,但是基隆普度時有三連桌,依受祭對象的不同,將祭品內容分為葷食、素食與洋食,並依位階區分桌次。此外,為了不能上桌共食的難產死亡婦女,會在桌下準備一道麻油雞湯,讓其享用。特意準備給老大公過壽祈福的必桃、必粿(摩訶)、糕潤等糕點,會刻意劃出裂痕和供奉神明的供品加以區分。
最特別的是,為怕事先準備的食材應付不了眾多好兄弟之需,供品中還有一種「高功化食」手印,能變化享用不盡食物施食,讓老大公們吃飽吃滿。最後為了向老大公們傳達待客不留客的暗示,會準備一道空心菜湯,祭拜後將空心菜湯灑掉,意味空心乃是無心,表示人鬼殊途,人間無心留客,希望老大公(好兄弟)在享用豐盛的祭品後就離開。
普度祭壇旁邊會供奉著紙糊陰間諸神的代表「鬼王」大士爺。據說在中元普度時,大士爺負責分配供品給諸鬼,人們不願大士爺分配不公,引發好兄弟之間的爭執,故於大士爺頭頂供上觀世音菩薩像,以司監督之責。其他山神、土地公、神虎爺、溫元帥、趙元帥等神明紙糊像亦在旁協力維持普度秩序。
大士爺左右各有一座方形紙厝,一為供有功名的讀書人孤魂休息的「翰林院」,一為供一般孤魂歇憩用的「同歸所」。紙厝內都擺有「經衣山」的紙條,山裡埋藏有鬼魂所需的各式陰間用品。此外,紙厝內還分男室、女室,可見人們對陰間性別、階級之分設想周密。
農曆七月十五日上午出榜,下午2點老大公廟誦經祭拜,敦請各方好兄弟前來施享。晚上7點,佛教普度儀式在慶安宮展開,主要以誦經為主,各字姓代表在法師帶領下拈香祭拜,之後至主普壇進行道教科儀獻祭施普後,再返回慶安宮。
13.農曆七月十六日子時:焚化大士爺、翰林院、同歸所
普度祭典完成後(農曆七月十五日晚上10點後),希望鬼王召令眾鬼返回陰間,祭典所用的紙糊品,包括:大士爺、山神、土地諸神、金山、銀山、榜文、同歸所、翰林院、…等均需隨即集中焚化,送歸地府。
14.農曆七月十六日子時:跳鍾馗清壇送孤
中元普度法會招來四方各界的無主孤魂聽經聞懺與普施搶食之後,便會搭起戲棚或將孤棚佈置成臨時舞台,進行「跳鍾馗」儀式。鍾馗為辟邪驅厲的神祇,專門捉拿人間惡鬼。「跳鍾馗」是在普度之後要送走孤魂野鬼,避免避免酒足飯飽後的好兄弟滯留不去,所進行驅除孤魂及凶煞的儀式。
民俗中「跳鍾馗」的作用,大多以鎮邪驅煞為主,但在普度時所行的是「押孤」,是採比較溫和的方式,請前來領受施食的好兄弟,既已聽經聞懺,幡然解悟;又領受甘露法食,得饜饑虛,就應依冥規回轉、返回幽冥,所以跳鍾馗並非鎮壓大惡凶煞,只是押住孤魂,將留在人世間的好兄弟全部帶回陰間。
普度祭典後時辰一到(農曆七月十五日晚上11點),扮演鍾馗的演員正式登場,先口念一串咒語後,再進行灑鹽米的驅煞動作,扮相威武的鍾馗以嘴咬破雞冠,使用雞冠血、鴨嘴血赦點向五方敕符(鷄冠血屬陽,鴨諧音「壓」,民俗相信可壓制孤魂野鬼),接著拿起一捲兩端繫符紙的草薦(草蓆),點燃後由舞台從右至左,以「破五風,壓煞氣」不斷揮灑舞動草薦,以赫赫威儀的動作押孤,藉此驅逐流連忘返、不肯離去的「賴皮鬼」,恢復地方清淨,至此整個中元祭典儀式才算圓滿完成。
在傳統民間信仰中,跳鍾馗算是一個屬於「煞氣」較重的儀式,擔綱鍾馗的演員,事前必須齋戒淨身七天,象徵洗去塵世污穢。懷孕、守孝、生病、行喪、時運差的人都必須迴避,以免中煞。
此外「跳鍾馗」儀式禁忌也多,如:在開臉化妝時任何人都不能接近扮鍾馗的演員、全程不能呼喊演員名字以免被鬼魂識破遭反噬、鍾馗往前走時不能回頭、演員從化妝起至儀式結束卸妝要全程禁語、…等等。由於經常有長輩擔心晩輩稍有不慎誤觸禁忌遭逢災厄,所以常告誡晚輩盡量避免觀看。
15.農曆八月初一:關龕門
一般關龕門的日期是在農曆七月最後一天,而基隆選定於農曆八月初一,關門後即代表整個中元祭結束、圓滿完成。
關龕門通常以道教「封龕門」的儀式進行,先請出放置鎖頭、鑰匙、紀錄簿與毛筆的錦盒,由宗親會代表在眾人面前簽寫關施門紀錄,再與市長、議長等共同闔上龕門然後上鎖。
基隆中元祭關龕門的時間為農曆八月初一傍晚,比一般的關鬼門的時間(農曆七月二十九日)晚一天,這是因為民間一般認為開龕門的時間不可晚,以免耽誤好兄弟出來陽間進食;但關龕門的時間不可早,好讓四方遊盪的好兄弟能有時間緩衝趕得及回去,這樣的體貼心意就是基隆的溫暖人情味。
16.農曆八月初一:交接手爐
農曆八月初一關龕門後,在媽祖神像前、各宗親會代表的觀禮下,由今年輪值主普將「手爐」交接給明年主普宗親會,象徵中元祭文化傳承與任務傳遞。
每一年中元主普順序是前人議定的。早期當時人口較少與會只有十一組字姓,經抽籤結果依序由張廖簡、吳、劉唐杜、陳胡姚、謝、林、江、鄭、何藍韓、賴、許十一姓輪流舉辦中元普度,俗稱「張頭許尾」。民國四十三年有李、郭、黃、王、楊、曾、柯蔡、邱丘、蘇周連、鍾蕭葉、詹、白、余徐涂、董童組成「聯姓會」加入,成為第十二個單位,民國七十年後李、郭、黃姓先後脫離聯姓會分別加入輪值,成為十五個單位輪流主持普度事宜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