珀斯日記第一百七十二日:農場主cammel的人生和她的晚年生活
其實在了解cammel久了以後,發現她也並不如我想像中那樣的智慧,也許人都是這樣吧,道理很容易講出來,但來到自己身上的時候,想要做到又困難重重。
cammel有四個孩子,最小的兒子也有四十多要五十了,但卻依舊生活在母親的身邊,幫忙打理農場,但在我看來,他的兒子對於農場的事情並不上心,所以我想他應該會在cammel 去世後,賣掉農場,拿到一大筆現金。
cammel和另外的三個孩子都不互相來往了,最小的女兒曾經提出來照顧她,但要cammel把農場所有權立刻轉到她自己的名下,其他幾個孩子可能也因為類似原因慢慢沒有了來往吧。
cammel曾經有過兩次婚姻,第一次較長,但丈夫是個酒鬼,總是會惹出一堆的經濟上的問題,然後由cammel父親出手幫忙解決,因為她的父親曾經也是鎮上的名人,不希望女婿的事情影響到自己的聲望,我想也是因為這樣的原因,才延緩了cammel丈夫的成長,直到他的去世,cammel 才從這段痛苦的婚姻中解救出來,畢竟在他們那個年代以及基督教的宗教影響下,離婚並不是一件容易做出的決定,還會影響他她德高望重父親在當地的聲望。
第一任丈夫生前也完全不在意孩子的教育,所以四個孩子的教育重擔全部落在了cammel一個人身上,我想也是婚姻關係的失敗,導致cammel將所有的希望都寄託在了子女身上,類似於國內較為普遍的喪偶式婚姻,當伴侶不能從彼此身上獲得幸福的時候,就會將所有的期待寄託在子女身上,對子女的控制更為嚴重,最後只能換來子女長大成人後的徹底反抗,導致關係的破滅,最後換來父母的期望落空,生活變得更加失去希望。
人類的共通弱點導致的這些問題,並不會因為空間、時間的改變而有根本的區別,只和人的思想成熟能力相關。
cammel最大的不幸是,在與第二任的橋樑工程師丈夫婚後幾週內,就被診斷出了乳腺癌,第二任丈夫甜蜜的面孔很快就改變了,開始變得暴躁異常,很容易就會對cammel大發雷霆,抱怨cammel的改變和自己的不幸。
然後cammel賣掉了海邊的別墅,搬到了現在的農場居住,每天和花鳥相伴,心情的改變或許對癌症確實有很好的療效,但嗜煙如命的第二任丈夫像小孩子一樣煩惱著她的生活,於是沒多久,cammel就提出了離婚,沒有積蓄的他住在了農場的一個房車裡,但也很快被cammel趕了出去,果然一個人的能力和思想成熟度是沒有太多關聯的。
乳腺癌在過去的四十年裡並沒有影響到她的生活太多,但我想影響cammel更多的是她和子女們的關係,他們紛紛搬到了澳洲的其他州生活,甚至她從沒見過很多外孫們的面孔,也只有最小的兒子steve跟在她的身邊生活,但也和自己的兒媳婦沒有了任何交流。
steve也曾經搬出到perth自己找房子住,但每週幾百的住宿開銷,又迫使他回到了母親身邊,和steve的接觸並不多,但每次從他睡眼朦朧的眼神中我也可以感受到些許他的生活方式。
作為唯一一個留在母親身邊的steve自然大概率是將繼承到農場的所有權,但我明顯感受到的是steve對農場的事情漠不關心,我的存在價值僅僅是幫助打理農場恢復到疫情前的狀態讓cammel老太太開心,開發商曾經上門好多次想要購買這個地塊開發房地產,但她明顯不想要賣掉,作為自己最後的一段時光,她想要住在生機盎然的農場裡,而不是拿著一筆錢住在一棟house裡。
儘管答應了媽媽,即使在她去世後也不會賣掉農場,但從steve的表現中,我已經感受到他和妻子一定會立刻賣掉農場的。
昨天和cammel的聊天中,她也開始逐漸發現端倪,證實了我的猜測,儘管和所有的子女幾乎都斷了來往,我也從未見過她的那些子女們,但我還是建議她將資產平分給所有的子女。
從cammel目前的狀況中,已經可以窺見她從前的生活,現在的cammel對很多事物的看法和我是十分接近的,更樂觀也更智慧,我想她最大的幸運在於四十歲的癌症,讓她看淡了物質生活,來到農場打理一片世外桃源,獲得了思想上的成長。
脫離開所有的外界環境,忍受孤獨,我想是一個人開始思想成熟的必經之路。
但在那之前對子女的教育形成的惡果已經顯現,縱然我還對她生活中的很多細節無法知曉,但很多類似的因果關係在生活中其實是比比皆是。
很多的悲劇都有它產生的深層原因,誰能想到母子關係的破裂來自於配偶關係的不和,子女的不長進,是因為父母的的工作太努力,試圖留給孩子的積蓄越多,越容易瓦解子女奮鬥的潛力。
這樣的人生、家庭悲劇並不會因為種族的不同,生活區域的不同而變化,要避免人生的悲劇,只能盡快提高自身的思想成熟度,在沒有子女的時候,我們也只需要對自己的認知缺陷負責,而子女的成長起跑線是我們教育子女階段的成熟度,但子女並不會因為父母的思想開始變成的成熟而變化,因為這將變成子女自身的成長課題,我想這就是為人子女最大的不公平了吧。
當然,沒有人在成為父母前就變得完全成熟,但也還是有一些基礎的必備條件,比如和諧的夫妻關係,父母可以理解到課題分離的人生成長方向,了解到真正的教育作用是以身作則,培育子女的目的是見證一個生命的潛力無限,而非制約控制在身邊為自己養老。
並不是國外的月亮一定圓,國外的社會也存在問題,國外的人也要有人格缺陷,但像禁書《巨嬰國》這類清晰分析了國內的現狀的、引人思考的書籍總是無法發揮它的作用,才是很多人離開這片土地的根本原因。
就像我前兩天的文章,以及對民族血性特質和民族未來的分析,一旦被舉報就會被立刻刪除,被舉報的原因也只是不合個人口味。
那些引發我們思考的條件可以被刪除,但我們個人不能停止思考,否則我們的人生會為我們的思考水平買單。
《教父》中有一句話:在一秒鐘內看到本質的人和花半輩子也看不清一件事本質的人,自然是不一樣的命運。
喜歡我的作品嗎?別忘了給予支持與讚賞,讓我知道在創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續這份熱忱!
- 來自作者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