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顆行星的寶藏

快乐探险家
·
(修改過)
·
IPFS
·

前言:

火星是距太陽第四遠的行星,也是太陽系中第七大行星;行星的質量是地球質量的10.7%。以火星命名——古羅馬戰神,對應古希臘阿瑞斯。有時,火星被稱為“紅色星球”,因為它的表面呈紅色,是由礦物磁赤鐵礦賦予的- 氧化鐵(III) γ-氧化物。

前景如何?

在他去世前不久,英國理論物理學家斯蒂芬霍金提出,得益於火星和月球的殖民化,才有可能長期為人們提供資源和能源,並實現技術突破。

現在時間:

目前,儘管有雄心勃勃的火星開發計劃,但人類對飛向何處以及為什麼需要它沒有明確的想法。科學家的計劃是零散的,沒有共同的認識。
許多科學家分為幾個“交戰”陣營:有些人認為需要從火星開始,探索月球是浪費時間。也有科學家認為,完成空間技術的調試過程後,必須從月球出發,到達火星。
第三組科學家對火星和月球的殖民化持懷疑態度。這組科學家引用的證據表明,在地球上使用所需的一切,包括稀有金屬和其他化學元素,都在近地空間的小行星表面上有足夠的數量。

有天體物理學家預測,直徑1.5到2公里的大天體既可以含有普通金屬——鐵和鎳,也可以含有貴金屬——金、鈀甚至鉑,以及在小行星上開采的礦石的平均成本可從1 億美元到100 億美元不等,具體取決於開采的礦石量。小行星上礦物的開發很可能滿足地球人對礦物不斷增長的需求。

一個大問題!

障礙之一是需要聯合數十個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來建立運輸和生產系統,並就資源的公平分配達成一致。
即使他們這樣做了,人類歷史上也充滿了不良協議的例子。人們不知道如何談判。一些國家可能因政治和經濟原因受到壓迫、不滿和欺騙。

當涉及到大量資金和資源時,可能值得考慮如何使合同公平。雖然我不支持比特幣或其他加密貨幣是人類的救贖,但我相信區塊鏈技術可以幫助解決永恆的欺騙問題。

讓我們回到正題!

我跑題了一點,走到一邊,離開了文章的主要話題。
我是第二組科學家的支持者,他們認為有必要通過月球到達火星。在另一篇文章中,我將嘗試證明為什麼從小行星開始並不那麼有希望。現在你需要找到火星的寶藏!

火星的寶藏藏在哪裡?

自60 年代末以來,科學家們一直在積極研究這顆紅色星球,它對太空旅行者和殖民者來說既具有特殊的經濟利益,又具有難以置信的危險。

火星的主要秘密隱藏在它的深處:在這顆紅色星球的土壤中。數百萬年前的火星可能是地球的精確複製品,地球是人類的搖籃。幾乎整個元素週期表都存儲在火星上。

“實際上”這個詞不能從字面上理解:微弱的大氣和低壓已經完成了數百萬年的工作,因此火星上不可能有石油、天然氣或其他碳氫化合物。除了陸地礦物外,科學家們還在火星的土壤中發現了高含量的鐵、鎂、鈣、硫和其他可能有益於地球的有價值的物質。

研究人員還在這顆紅色星球上發現了鋰、銅、金、鋅、鎳、鈷、鈮和其他元素的痕跡。換句話說,你可以隨機指向元素週期表中的元素,並以很高的概率猜出那些可以在火星上找到的元素。

機遇號火星車還在火星上發現了富含鐵礦石的赤鐵礦球體——即所謂的火星球體。
赤鐵礦球體對行業不感興趣,只能對收藏家有價值。水、氮氣和氬氣只能用於未來殖民者的需要。

最新消息!

最近,美國宇航局的毅力漫遊者第三次採集了火星土壤樣本,並發現了地球上發現的岩石。它是礦物橄欖石
來自“Persistence”推特頁面的推文鏈接:

https://twitter.com/NASAPersevere/status/1460662778159513600?s=20

 “橄欖石”是一種綠色的半寶石。
世界各地的科學家正在建立關於火星上這塊石頭起源的理論。最有可能的是,橄欖石被認為是由於二氧化碳與液態水接觸而在火星上形成的。

最後:

正如你從我提供的材料中了解到的,火星資源非常豐富。

但這些是火星的寶藏嗎?這是他真正的價值嗎?

在我看來,不完全是這樣!
“但與此同時,我不介意有幾根來自火星的金條))”

你怎麼認為?

如何衡量火星對人類的真正價值?


我用來寫這篇文章的文章和其他來源的列表:

1) https://www.popmech.ru/technologies/news-773453-marsohod- perseverance-nashyol-neozhidannye-otlozheniya-mineralov/
2) https://ru.wikipedia.org/wiki/Марс#Основные_сведения
3) https://tvzvezda.ru/news/201804070821-1vub.htm
4) https://twitter.com/NASAPersevere/status/1460662778159513600
5) https://hightech.fm/2019/06/14/bowels-universe
6) Книга, Стивен Уильям Хокинг «Краткая история времени»
7) https://eswak.space/
8) http://endic.ru/enc_sovet/Kosmos-61464.html















CC BY-NC-ND 2.0 授權

喜歡我的作品嗎?別忘了給予支持與讚賞,讓我知道在創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續這份熱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