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右言她」问卷|希望我这样的女性也是被接纳的

Chin
·
(修改过)
·
IPFS
·
我反覆读了左右言她的第一期文字,确定问卷是开放所有女性写的,于是鼓起勇气写⋯⋯

读到@Valkyrie (女武神)写了左右言她的问卷,即在文章下方留言问她这是不是大家都可以写的,得到的答案是「女性市民」皆可以作答,反覆读了「左右言她」第一期,确认应该是可以写的。

趁着看店的空档写了这篇问卷,但连假最后一天很忙没什么时间认真写。

Q1:请自我介绍一下!

这个帐号就是我的本名,一位被AI认定非反女性主义的写作者。 17岁的时候因想读懂女性主义开始学习法文,待过德波娃待过的学校也曾幻想和她一样优秀,小时候的偶像是玛丽亚·萨洛梅娅·斯克沃多夫斯卡,因而作了到巴黎流浪住在阁楼的梦,我还一直很政治正确的讨厌大家称呼她为居里夫人。

几年前和一位女性合开甜点店,半年前又和另一位女性女性共创出版社,不喜欢被定义为女性创业者,我认为「女性」就是一个事实,所以「女强人」或者「女性创业」这种称呼对我而言很多余(不过,我不会去质疑法文中阴阳性的分配)。

Q2:何时意识到女性议题的重要性的?

生理上是女性但对我而言这只是一个巧合,我曾提过自己的性别跟性向就只是命定论(我也是基督徒)的呈现,不认为有什么特别需要声明的,据我对我家人的了解,不论我是否是女性或者是否为异性恋,他们对我的态度都会是一样⋯⋯如上一题的回答,我在17岁的时候开始好奇女性主义,至今也不认为有必要自称女性主义者,毕竟身为女性而不意识到自己的性别就代表我的生活中不太有明确的不公,但这并不等于我否认或不认同别人经历的迫害。

凭印象的补充说明:在两百年前欧洲的女权争取的是财产继承权、投票权,后来到了上世纪的六零年代学运大概又是自由选择工作、工作同酬、已婚女性有自己的户头⋯⋯等等,我外婆的母亲在六零年代时是大稻埕的布商,外婆成长的家庭同样在意女孩教育,而我祖母(父亲的妈妈)在家中也是「当家」的角色,女性在我们家并没有比较低的地位,因此我也无须刻意营造出一种力争上游的形象。

Q3:目前加入过的女性社群与其感想

其实我还未自主加入女性社群,只有读书时读了女生班,学校的社团也只有女生,或许太常待在只有女性的团体,无法体会纯女性的社群有什么特殊,若之后有机会加入女性社群也不会排斥。顺带一提,我国中时被认为长得像日本男艺人龟梨和也,刚好理了一小平头——如上述,我也没有要按照自己的性别选择装扮——,收过几封女生写的情书,但就是刚好没遇到喜欢的女性。

扯太远了,这几年读了较多的女性书写,也从不同文化和年代的女性身上获得一些能量,也许有机会加入女性书写社群也是不错的。

Q4:开启「左右言她」的契机/加入「左右言她」的契机

我不确定写问卷算不算开启或加入「左右言她」,担心这不正统的回答是不被接纳的,不过文章中提到「拉入更多不同光谱的女性」,既然自认身为女性应该有资格写,套用温柔姐姐的话,我写不出造就别人的话,但愿意成为「左右言她」的忠实读者。

其实我在Matters第一篇默默写的文章就是提到女性主义,后来我也写了一些和女性有关的文章,有的曾被官方标记过,猜测目前的我应该是个政治不正确的写作者吧~

随意厚脸皮置入自己旧文:
西蒙波娃给我的启示

那不是séduction
如今读安妮.艾诺:只纪录我的阅读感受
身为女人,我的书写

后记:突然想到不久前看到一个住在台湾的中国籍妇人拍视频要讨论两国人的差异,担心无端被攻击,影片前就说「我做了一个梦」让我看了觉得有点小可怜,明明在自由的国度却还连表达自己的经验都畏手畏脚,在网路上很难确定自己说什么会被炎上,先声明本人没时间吵架也很讨厌无意义的争执更不会回应被曲解的文字。之前不敢写她乡的问卷,至少这次鼓起勇气写了。 👊👊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logbook icon
Chin 反意識形態/爾思出版共同創辦人 寫作的地方:https://travelwithbook.com/ 來信指教:chin@travelwithbook.com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完全救贖》第二季:從精神救贖到文學表達,探索理想與現實的矛盾

週期

遲來的跨年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