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爾巴喬夫難題之五:賬不能都算在第聶伯幫頭上
【賬不能都算在第聶伯幫頭上】
酗酒、搞對象和政治笑話,是蘇聯人日常精神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1970年流亡蘇聯定居中亞的雷光漢,初入蘇聯時,對上上下下都講政治笑話的現像極為震驚,甚至官員提審人犯時,居然會當著審訊對象交流最新的政治笑話。
比起斯大林時代的蘇聯人,這一屆的蘇聯人民毫無政治覺悟。
斯大林時代普遍強制勞動和義務勞動,人們不敢怨言,高福利的勃列日涅夫時代,不但講政治笑話,偷竊、磨洋工、酗酒、曠工、毀壞工具和設備現像日益嚴重。 1979年因待遇問題,發生300多起工人拒絕上班的群體性事件。
比蘇聯人民更糟糕的,是蘇聯官員。政治笑話氾濫,本身就是他們在蘇聯人眼中形象的折射。
表現最糟糕的是勃列日涅夫本人。
勃列日涅夫是赫魯曉夫在烏克蘭工作期間的部下,在赫魯曉夫提拔和舉薦下,1952年進入中央,赫魯曉夫成為領導核心後,勃列日涅夫成為赫魯曉夫的左膀右臂。
1964年10月,勃列日涅夫與柯西金、蘇斯洛夫、謝列平等人聯手把赫魯曉夫趕下台,並就任總書記。
勃列日涅夫被推舉為總書記,是政治局的同志們從歷史中總結經驗教訓,一致取得的寶貴意見。
斯大林是個喜歡清除老同志的領袖,同志們被叫去開會,有時會擔心能否平安回家。赫魯曉夫上台後,大家的生命有了保障,但赫魯曉夫的改革動輒大換班,領導席位的翻牌率甚至遠遠高於斯大林時代。
勃列日涅夫的優點是不折騰,善於團結領導班子。赫魯曉夫制定的干部任期制、中央委員會每次更新1/4、削減幹部待遇等規矩,被勃列日涅夫逐一廢除,保障了同志們的地位。
即使是與勃列日涅夫意見不同,他們也不會被逮捕甚至殺害,最多只是退休或離開中央,老百姓不滿,只是進瘋人院而不用擔心被處決,蘇聯的政治生活終於不再嚴酷。
它的副作用是整個國家機器都跟著政治局的同志們一起慢慢變老,年輕幹部的仕途變得非常內捲。
更卷的是,勃列日涅夫舉賢特別不避親,兒子、女婿都是副部級,一個外貿部,一個內務部,自家的孩子信得過,上行下效,裙帶關係從中央蔓延到地方,形成了大大小小的權力集團或政治幫派。
最大的,當然是勃列日涅夫本人為核心的「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幫」 (簡稱第聶伯幫)。
這個名字源於勃列日涅夫出生於烏克蘭第聶伯羅捷爾任斯克,畢業於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冶金學院,擔任過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州委第一書記。
勃列日涅夫成為新一代領導核心後,大力提拔早期革命生涯相識的朋友、同學、同事或部下,這些人多來自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
勃列日涅夫去世前,「第聶伯幫」地位較為顯赫的有:
後任總書記的契爾年科、總理吉洪諾夫、書記處書記基里連科、烏克蘭書記謝爾比茨基、哈薩克斯坦書記庫納耶夫、內務部長謝洛科夫、國防部長格列齊克、克格勃第一副主席茨威貢、克格勃副主席齊涅夫、中央辦公廳主任帕夫洛夫……
克格勃二把手茨威貢在蘇聯聲譽極高,他是著名諜戰作家,曾間接影響了普京的人生軌跡——普京看了電視連續劇《春天的17個瞬間》後決心加入克格勃,而茨威貢是該劇總顧問。茨威貢由作家轉行成克格勃二把手,一是他創作過大量間諜作品,二是他與勃列日涅夫是連襟。
另外,空軍元帥、民航部部長佈加耶夫,以前是勃列日涅夫的專機駕駛員。
「第聶伯幫」幾乎壟斷了高層的權力,結識或搭上這條線,是向上爬的最佳政治途徑,「第聶伯幫」因此成為時代的腐敗發動機。
當時蘇聯代表性的腐敗大案有:烏茲別克斯坦棉花案、鯡魚子出口案、阿塞拜疆賣官案、梅杜諾夫案,謝洛科夫案、珠寶鑽石走私案。大半都牽涉到「第聶伯幫」高層。
它們充分展示了腐敗的多樣性:有給官員、黨員明碼實價售賣的,有與境外商人合作賤賣出口物資的、有壟斷售賣許可證的、有侵吞公款的。
大案中的大案,當屬烏茲別克斯坦一把手、勃列日涅夫親信拉希多夫為首的棉花貪污案,從勃列日涅夫末期安德羅波夫派KGB揭蓋子徹查,再到戈爾巴喬夫上台再次調查,直到蘇聯解體,該案都未真正徹底查清。
烏茲別克斯坦整個中高層官員幾乎都捲入其中,此案逮捕審訊了56000人,被判刑官員計27000人,其中副國級3人,部級100餘人。
很多人因參與該案調查被拉下水,譬如勃列日涅夫的女婿、內務部副部長丘爾巴諾夫,其罪行早在1983年就已敗露,但到了1986年戈爾巴喬夫第二輪反腐才被收審。
在安德羅波夫啟動的反腐、整頓生產紀律運動期間,蘇共開除了42萬黨員,戈爾巴喬夫上台後,四年時間又開除了近50萬黨員。
安德羅波夫上台第一年,因涉嫌腐敗被撤職查辦的部長和州委書記多達70餘人。由於黨政系統嚴重腐敗,安德羅波夫只信任KGB官員,甚至在KGB成立了信訪部門。 KGB在安德羅波夫反腐中的獨特作用,深刻影響了後來的普京。
安德羅波夫反腐時間,「第聶伯幫」高層有兩人自殺。
一為內務部長謝洛科夫。因貪污腐敗及涉嫌政治謀殺而開槍自殺,死前留下一張致契爾年科的字條:「請不要讓小人對我肆意誹謗,這會損害各級領導人的威信,這是勃列日涅夫就任前大家都經歷過的。」
另一自殺者為克格勃二把手、前諜戰作家茨威貢,自殺原因官方無定論。
戈爾巴喬夫上台三年後,政治局委員及政治局候補委員中的「第聶伯幫」全數完成退休。第四年的蘇共中央全會上,以年輕化為由一次解除100餘中央委員。
至此,中央領導序列的「第聶伯幫」基本被清理完畢,但「第聶伯幫」有一樣遺產是戈爾巴喬夫們根本無法清除的:
勃列日涅夫時代,地方官員任命權下放到了州和地方手中,勃列日涅夫信任的封疆大吏,經十餘年甚至二十餘年深耕,不但形成了本地化的「第聶伯幫」,還與民族主義結合,形成了特殊的利益同盟。
戈爾巴喬夫只是把頭頭趕跑了,但盤根錯節的組織成果卻無法破壞,除了真正民主化的波羅的海三國,「第聶伯幫」深遠地影響了後蘇聯時代大部分新獨立國家的政治生態。
烏克蘭獨立後的二十年餘間,政界要人往往腐敗纏身,最聲名狼藉的,是1994年的當選總統庫奇馬、1996年的當選總理拉扎連科、2005年的當選總理季莫申科。這三人均來自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
而烏克蘭三大寡頭中的維克多·平丘克、伊戈爾·科洛莫伊斯基,同樣來自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他們被稱當代「第聶伯幫」 。
「第聶伯幫」成就最高者當屬哈薩克斯坦的納扎爾巴耶夫。納扎爾巴耶夫1958-1960年在第聶伯羅捷爾任斯基市第聶伯羅冶金廠的技校讀書,算是勃列日涅夫的小學弟。
憑著領袖學弟這層關係,納扎爾巴耶夫44歲就成為哈薩克斯坦僅次於庫納耶夫的二號人物,1989年成為哈薩克斯坦一把手,一直幹到2021年向託卡耶夫移交權力,在位時間長達32年。
都怪到勃列日涅夫頭上是不公平的。
蘇聯末期特權問題之嚴重,到戈爾巴喬夫掀起反特權運動時,老百姓根本不相信他們會自己反自己,便自發組織蒐集官員特權證據,隨著政策鬆動,他們的憤怒迅速從官員指向制度。
特權制度始建於斯大林,特供商品、特別醫療、特別住房、特殊教育等的系統化和標準化,均成形於此,它是下級對上級忠誠的獎賞機制,就像工廠生產零件更多的工人應該得到電視機一樣順理成章。
勃列日涅夫時代的特權,只不過是隨著生產力提升,在標準和普惠性上水漲船高罷了。
幹部選拔方面,上級任命製代替早期的民主選舉,始於列寧;而列寧、斯大林的干部政策從來就不是五湖四海,更沒有任期制,試圖打破它的赫魯曉夫,遭到黨內中高層的集體反對。
「第聶伯幫」的構成,說明勃列日涅夫至少不壞,他不冷酷殘忍,所以身邊不會聚攏一批酷吏,他沒什麼遠大規劃,不會聚攏野心勃勃的年輕人而排斥老幹部,他害怕像赫魯曉夫一樣被同志們搞掉,於是政治局都是信得過的熟人。
他是個熱愛生活的人,不像前後任那樣熱衷於抓生產紀律,搞得工人農民雞飛狗跳,讓工人農民和乾部一樣,也有機會挖社會主義牆角改善生活。
他是有同情心的人,1969年,集體農莊莊員也能像城市居民一樣,可持內務部頒發的國內護照自由走動,不必像以前一樣,離村須經村委會同意、在非居住地不得超過30天。
勃列日涅夫的負面遺產中,或許可與腐敗相比的,是黨政官員的規模。
勃列日涅夫執政十八年間,黨政機關編制膨脹了五倍,全蘇聯有1860萬人在黨政機關就食,佔就業總人口的15%,人頭費每年400億盧布。各部委的部長副部長800餘人。
為了與強盛大國的非凡成就相匹配,七十年代蘇聯新辦了幾百份報紙雜誌,新建了大批研究總結蘇聯爲什麼這麼厲害的社科文化機構。
勃列日涅夫時代的機構膨脹,其實只是一種組織慣性。
列寧創造的是黨管理社會一切事務的體制,它天然就需要更多的干部。 1921年的蘇維埃政府與1917年革命前的沙俄政權相比,國家機構的數量膨脹十倍,人數膨脹了四倍。
政府組織天然具有擴張的傾向。民主制下,約束力量來自同級的議會,靠的是財政預算的軟約束。蘇維埃體制下,約束力量來自上級,靠的是硬性行政命令。
蘇維埃體制下,計劃即法律,命令即法律,黨政機關可以隨時自我賦權,即使熱愛精簡機構的赫魯曉夫也很難控制機構膨脹。
1954-1956年,赫魯曉夫曾大刀闊斧減掉了近百萬脫產管理崗位,1957年,他又把工業、建築的中央部委垂直管理改成地方管理,撤銷了中央和共和國所屬的144個部,移交給地方104個委員會。
但企業轉屬地管理後,地方編制經過一番疊床架屋的設計,卻劇烈膨脹起來,最後,總人員編制變成原來的3倍。減少計劃干預也落空,縱向的干預被橫向的指揮代替,並且生出地方壁壘增多、破壞供應合作的意外。
籠統地談形勢嚴峻,必須精簡機構、減少干預,促進社會和生產力發展,沒有人會反對改革,只要改革不改到自己頭上。
但如果組織龐大到社會財源枯竭時才開始改革精簡,它遲早會讓整個官僚機器結成反對改革的同盟軍。
喜歡我的作品嗎?別忘了給予支持與讚賞,讓我知道在創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續這份熱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