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读且吟咏钟肇政《望春风》

鴻雁東南西北飛
·
·
IPFS
·
以读传记的眼光阅读钟肇政的《望春风》,不免会对篇幅严重失衡感到失望。不过,当我读到钟老的〈后记〉的最后一句话,却若有所悟,体会到钟老的用心良苦。

记得我念国中时的音乐课本里有一首歌,我至今不太理解让国中生学这首歌的用意是什么,毕竟歌词中反映的社会风气和女子内心的哀怨愁思,不是我们所能体会的--这首歌正是邓雨贤作曲、李临秋作词的《望春风》。

《望春风》算是我第一首会唱完整的台语民谣吧,从此邓雨贤这个名字对我而言,也不再陌生。除了《望春风》,像是《雨夜花》、《月夜愁》……等曲子,也是妈妈时常哼起或是歌手时常翻唱的,我对它们的旋律自然熟到不能再熟。不过,在我青春岁月的九○年代,流行的是刘德华、张学友、任贤齐、张震岳、伍佰等,当然对于那些老歌是不屑一听。

今年三月,我和老婆到台南一游,行程中,我们造访了林百货。在日治风华再现的复古文创百货中,回荡于各楼层大厅中的乐曲是耳熟能详的《望春风》--不知道是它以现代演奏曲的方式重新诠释的缘故,还是我年纪大了、心境变了,我一听竟爱上了。

逛到顶楼的商品部,我终于忍不住,向店员探听,这才知道,这是由配乐大师范宗沛重新改编邓雨贤的经典曲子,一旁就有贩售CD--从那天起,邓雨贤的歌曲成为我驾车时的背景音乐。

不久,我在旧书摊无意间翻到钟肇政改编自邓雨贤事迹的小说《望春风》,便随手购入,直到几天前读完。

《望春风》是钟老的朋友蔡德音鼓励他动笔写的。钟老是龙潭人,当他得知邓雨贤也是龙潭出身的老乡时,顿时燃起了创作兴致。经过多方搜求材料,并且访问邓雨贤的夫人和两位儿子后,根据这些史料写成这部小说。

不得不说,我最初把它当成邓雨贤的传记来读,以为钟老会将叙述重心集中在邓雨贤作曲事业最辉煌的阶段--也就是创作「四月望雨」(《四季红》、《雨夜花》、《望春风》、《月夜愁》四首曲子的合称)时的人生遭遇与心路历程--没想到,打从邓雨贤出生的1906年,到他创作颠峰的1933年,乃至于1940年决定避居竹东,任教于芎林公学校--这之间三十四年的事,钟老只用六章便交待完毕;而自邓雨贤任教芎林,到1944病逝--这段没有重要代表作产出的最后四年,钟老竟写了十七章,占整部小说的四分之三!

以读传记的眼光阅读《望春风》,不免会对篇幅严重失衡感到失望。不过,当我读到钟老的〈后记〉的最后一句话,却若有所悟。他说:

本书虽然以我所探听到的邓雨贤先生生前事迹为主而加以构成,但一些情节、人物却是虚构的。因此,这不是邓氏的传记,只不过是小说《望春风》而已。

的确,《望春风》是小说,不是传记。明白了这一点,我再快速翻阅后面的十七章,我意识到钟老将重心摆在主角邓雨贤和虚构角色叶氏纯妹老师之间若有似无的暧昧情怀,其实别有用意。

纯妹是新进的年轻老师,比雨贤小了十多岁,由于她的音乐天赋得到前辈雨贤的关注,两人因而时常相约练琴。不知不觉,日久生情,双方好几次差一点表露出来……

春天花正清香双人心头齐震动有话想要对你讲不知通也不通(《四季红》词)

但情投意合的两人碍于雨贤有妇之夫的身分,虽然知道彼此心意,却无法明白表达。已届适婚年龄的纯妹,借故推掉其他门当户对的姻缘,只因心有所属,明知不可能,但也无法再爱另一人……

想要郎君作尪婿意爱在心里待何时君来采青春花当开忽听外口有人来开门该看觅月老笑阮憨大呆被风骗不知(《望春风》词)

原本个性开朗的纯妹,卡在情关而郁郁寡欢,开始深信宿命,不再燃起青春年华该有的憧憬和希望……

敢是注定无缘份所爱的伊因何乎阮放抹离(《月夜愁》词)

纯妹最终迫于父母的要求,勉强同意嫁给竹东大户人家的儿子。无奈造化弄人,婚礼当天,礼车遭到空袭,纯妹当场被炸死,香消玉殒……

雨夜花雨夜花受风雨吹落地无人看见每日怨嗟花谢落土不再回(《雨夜花》词)

纯妹的境遇,说穿了,「四月望雨」的歌词已诉尽。在我看来:

钟老是用这十七章,把歌曲的意境具象化,让读者藉由故事贴近邓雨贤,且读且吟咏,进一步升华歌曲的艺术境界。

体会这一层深意以后,再听「四月望雨」--

一出小说家和音乐家共同创作的音乐剧在脑海里拉开序幕!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