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室女人心》珍珠阿嬷们的故事,你能理解吗?
万华一个熟悉的地方,有着许多不熟悉的故事,人的经历本来就是相当有限,但却又会用这有限,认为知道这世界的一切,反而让我们错看了眼前很多事物的面貌,形成了各种的偏见或是歧视,每个人生活本来就不相同,想要为了生活做出的选择,但很多时候不是自己能决定,只是被大环境所选择,看着《茶室女人心》不同遭遇的茶室工作者,面对眼前不得不的选择,那我又该用怎样的心态去面对呢?
面对从事性交易的工作者,不免会有先入为主的观感,总认为工作这么多,为什么非得从事这一行呢?道德框架下,对性产业早已有特地的标签,因此很难去真正面对工作者背后的故事,在《茶室女人心》中描绘的珍珠阿嬷们,面对访谈总是带着「见笑」的心情,很丢脸不太愿意多谈,但说出这些故事之后,藉由阅读,才渐渐明白不得不的选择,一部分是没有受到相关的教育,另一部分是不懂理财,最后钱就如流水般,很难真正累积,更别说过去不为人知的经历,以及出于善良而过度了承担责任。
每每阅读社会议题的内容,我总是思考如何避免事情的发生,每个事件的关键转变点是什么?如果我们遇到了能怎么做,知道怎么伸出援手,或是知道怎么求援,知识的落差往往导致错失机会,当然现实中我们也有很多无力而为的时候,在当下我们能做出怎样的选择呢?如果我们也处珍珠阿嬷的处境,我们能走到现在吗?活着确实是值得肯定,一路走来相当的不容易,还不断照顾身边的人,只能说付出了相当伟大努力,谢谢《茶室女人心》出版,让我们能认识最近却又是最不熟悉的事物。
书中最后部分谈论上帝的员工,关于基督信仰有太多可以去谈论的议题,但许多的议题其实在基督信仰中也有不可避免的阶级差异,普遍教会组成主要为中上阶层,面对底层社会往往容易视而不见,甚至会是以施舍金钱的方式维持距离,但信仰的本质真的只是金钱了事吗?从《茶室女人心》提到的黎师母、宣教士阿真和歆怡,源自于回应信仰的呼召,以真诚的心态去关心陪伴需要帮助的人,圣经中马太福音二十五章40节提到『我实在告诉你们,这些事你们既做在我这弟兄中一个最小的身上,就是做在我身上了。 』值得思考我们所信的到底为何?又是怎样做出回应呢?
【读墨年度华文大奖-最佳人气奖】
11/1~11/10 期间,每人、每天可以投一次票给《茶室女人心》
希望送本书中的珍珠阿嬷们上台领奖!
网址https://readmoo.com/events/myvotes-2023
需要先加入会员,并请点选「非文学类」喔,谢谢大家
茶室女人心:万华红灯区的故事
Serving Tea: Stories from Taipei's Red-Light District
作者: 李玟萱绘者: 陈珮淳出版社:游击文化出版日期:2023/05/31
语言:繁体中文定价:400元
ISBN:9786269716401
丛书系列:Misfits
规格:平装/ 304页/ 14.8 x 21 x 1.52 cm / 普通级/ 单色印刷/ 初版出版地:台湾本书分类:人文社科> 传记/自传> 女性人物购买资讯:博客来、读册
内容简介:
一群外国女人来到万华要从黑道、药头、地下钱庄手里找回遗弃在茶室角落里的的珍珠
台北国际书展大奖得主
继畅销书《无家者》,倾心力作
12位万华基层女人的故事
「她们外表虽然粗糙、充满伤痕,内里却是美丽而珍贵」
本书记录了曾在茶室工作或从事性交易女性的故事
她们大多于民国四、五十年代,出生在「艰苦人」家庭
她们踏入特种行业的原因各异
有人从小被送养、遭家暴,自小就得想办法谋生
有人被父母当摇钱树,少女时代就被卖到妓女户
有人怀抱歌星梦,圆梦途中却遭性侵
有人原本生活平凡安稳,却遇上好赌的另一半
婚后,她们为家庭付出
却有一个不能说的秘密
有些孩子接纳她们的工作
有些孩子得知之后,再也不联络
她们承受有色的眼光,觉得是一生难以洗刷的耻辱
原本为了生活才进入这一行的她们
常常被周遭环境拉下去
染上毒瘾、赌瘾、疾病、欠高利贷、加入人蛇集团……
来到万华,是她们人生的最后一站
在漫长的岁月里,没有人看得起她们
年老时,却有一群热血的人
想要让她们重新找回自己的价值。
本书另收录三位珍珠家园工作人员的故事
她们来自荷兰、新加坡与台湾
她们远离家乡来到万华
陪伴妇女人生最后一站
她们并不「伟大、有爱心」
她们也会无奈、生气与沮丧
但她们懂得互补不足、成为彼此最好的伙伴
一起面对工作上的挑战和内心的冲击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