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南非大选:“彩虹之国”的灰色、动荡与困惑

王庆民
·
·
IPFS
·


5月29日,南非举行了种族隔离制度结束以来的第七次大选。在此次选举中,长期执政的非洲人国民大会(非国大)虽然依然获得了最多的选票和议席,但却首次失去了议会的绝对多数(400个议席中159个)。这不仅意味着非国大失去了对议会的绝对控制权,也意味着其将无法确保自己的候选人在下届总统选举中当选,即便政府执政,也需要联合其他政党的力量。


非国大的历史性败选让很多观察家感到意外。然而,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南非政局就会知道,这是意料之中的事。在这次选举中,非国大失去绝对主导地位,直接原因是包括前总统恩加卢·祖马在内的部分前非国大党员组建了新党派“民族之矛”,夺走了非国大的很大一部分选票。而根本原因是,非国大自1994年执政以来,在经济和民生方面表现不尽如人意,还常年爆出腐败丑闻,内斗不断,失去多数席位可以说是迟早的事情。


有着百年历史的南非非国大,是曼德拉和他的同志们在反对种族隔离、促成和平转型过程中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但执政党却日渐衰落。除了曼德拉依然清正廉明外,其他革命战士大多已腐败,非国大的几任总统,从姆贝基到祖马,再到现在的拉马福萨,都深陷腐败丑闻。中下层官僚也同样腐败,尽管媒体曝光、民间组织批评,却始终无法遏制腐败,也无法追究其责任。


更令民众不满的是,自非国大执政以来,该国经济长期处于低迷状态,失业率高企,治安糟糕,艾滋病等重大健康危机长期困扰南非。虽然南非也取得了一些发展,如国民基本收入和教育、医疗、养老保障健全,广大国民不再是种族隔离时代“低福利”甚至“零福利”的状态。


但与很多发展中国家,包括基础比南非更差的国家相比,南非近30年的发展并不尽如人意,推翻种族隔离制度的南非在种族平等、族群和解等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功,但在经济民生、社会治理等方面的转型却是失败的。


当然,这绝不应该成为种族隔离制度的辩护理由。理由是,种族隔离制度结束前,南非虽然取得了一些发展,但大部分成果是由占全国人口少数的白人获得的,黑人的权利和成果被大大剥夺。黑人得不到各种优质的教育、医疗和住房保障。当年的“良好治安”仅限于特权白人居住的大城市,是通过对黑人的残酷对待而实现的。然而,黑人领导的非国大执政后,经济和民生的贫困不容否认。


因此,非国大虽然历史悠久、根基深厚,掌控着南非绝大部分资源和舆论,但依然未能免受民意冷落、支持率下滑的执政危机,此次选举结果正是危机加深的体现。


但非国大席位减少、反对党席位增加并不意味着南非走向有益的变革。在本次选举中获得58席的“民族之矛”(该党名借用了曼德拉等人在反种族隔离时期创立的武装抵抗组织的名称)是由前总统祖马等人新成立的,是一个极端民族主义民粹主义政党,鼓吹排外主义和暴力,在经济上主张激进平等。这样的政党不可能给南非带来好天气,也不可能实现真正的平等和正义。


南非其他主要政党如因卡塔自由党(IFP)、爱国联盟(PU)等也都是由极左或极右的民粹主义者组成,政治纲领狭隘激进,不利于经济和民生的长远改善。唯有民主联盟(DA)较为温和理性,多年来占据议会约五分之一的议席。但这并不能改变南非政治总体民粹化、两极分化的本质。而且民主联盟主要代表南非白人和黑人中产阶级的利益,缺乏足够广泛的代表性来赢得占南非人口大多数的下层和中产阶级黑人的支持。而且民主联盟和因卡塔自由党的支持者集中在一些省份(分别是西开普省和夸祖鲁-纳塔尔省),这些省份地理分布较广,缺乏代表全国的能力。


因此,尽管南非民众有变革的愿望,长期独霸且腐败不堪的非国大却日渐式微,没有可靠的新兴政治力量,南非民族的未来依然黯淡。目前,我们看不到南非走出困境的任何可能,原本应该色彩绚丽的“彩虹之国”也将长期迷失在灰色的背景中。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