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keCoin 向Web3 进发,到底将会是一场人性实验的失败作,还是商业理性讨论的成功结果

熊太先森|NFT 社群研究
·
(修改过)
·
IPFS
·
本文没有炮轰什么的意思──我只是在思考,因为在同温层以外的地方,似乎还有一些别的声音。

首先在这里恭喜@赞赏公民共和国朝向了自己理想的方向前进,让赞赏公民朝向Web3迈进了一步。本熊认为,在Matters 及Liker Social 里,大部分使用者都欢迎这个改变,这是由于大家早就受到了@赞赏公民共和国的成员中,总是友善及努力不懈地照顾、教导,理解到Web3的存在意义及价值。不过,对于没有使用Matters 或Liker Social 的其他用户来说,或许这样子的转变会为他们带来疑惑,甚至反感。

在这篇文章中,本熊不是想要为这些疑惑的持份者发声,而是想要讲述一下本熊就这次转变的,所持有的小小立场。所幸的是,本熊不是什么名人,暂时亦没有大量的追踪者、粉丝,让自己变成「传媒」的一部分,所以这小小的立场,应该不会对任何事情造成影响。


使用LikeCoin是因为它是加密货币的一员?
不。只是因为「化赞为赏」。

本熊当初会使用LikeCoin的原因,只是因为发现了他们的宣传上写了「化赞为赏」这四个字。当时是一个Facebook盛行的年代,抖音还没有十分兴起,我们进行一些出版或委托宣传时,都会使用Facebook。

不过,当时无论在Facebook上发多少贴文、文章,分享多少自己的作品、理念,都几乎被压在Facebook那不断调整的政策上,而且散播率愈来愈低,更别说后期他们的政治取态变成什么模样。而对于我们这种仍然没什么名气的创作者来说,有时候我们还是会需要一点点的营运资金──给予网域申请、购买应用程式、申请活动摊位等等,所以我们还是会对「收入」有需求。

因此,对我们来说使用LikeCoin是一个合情合理的举动。每个月五元美金,就可以把这少少的费用,打赏给自己喜欢的文章,本熊实在很喜欢这个点子。同时间,LikeCoin也的确为我们带来了第二笔因写作而来的收入,自己的文章亦因而变得有价,实在是为我们带来了便利和另一个商机。

不过,由于本熊实在十分喜欢「把费用打赏给作品」这个点子,而不是作者本人,所以本熊没有参加赞赏公民2.0。比起去完全支持一个「自己不太认识的厉害作者」这件事,我更想支持自己真心认同的作品。更何况,本熊最喜欢的作者并没有使用LikeCoin,也实在十分可惜。


加入赞赏公民,是因为认识区块链构造吗?
不。只是因为当时有大众门槛。

起初的LikeCoin可以以信用卡付款,这对于没有接触过加密货币、区块链的使用者来说是其中一个重要卖点。

其他例子,可以参考一下方格子的NFT计划,本熊这个本来对NFT没什么兴趣的人,亦有购买他们的NFT,一来首两波就是以法币付款,价格亦合理,二来本熊有使用他们的平台,所以能稍微幻想他们的NFT有什么后续行动,以及他们的办事手法。而事实上,在Discord群里大家分享自己会购买方格子NFT的原因时,也有不少分享指出自己是一名新手,而购买的原因只因这个NFT可以以法币付款,让很多根本连「狐狸钱包」是什么的人,又或本来仍然对加密货币世界感到疑惑的人,都可以试试以极低门槛方法,加入成为Web3的一员。

这群人能够鼓起离开舒适圈的勇气,我们这群使用LikeCoin的人亦是,本熊认为这是大家应该自豪的事。不过,自豪的同时也应该要发现到,「法币付款」对大众来说,无疑是一个新手级门槛,而本熊亦因为这个门槛,成功介绍到朋友理解及使用LikeCoin的服务。

过去,我只需要跟有兴趣的朋友说「来申请一个帐号,付款,你就可以成为赞赏公民,你的拍手会有更大的威力给予你欣赏的作者或作品,而如果你想看自己的收入,下载这个App吧。」

至于未来,我要怎样向更多人推广LikeCoin? 「你现在要加入的话,你要先到某某交易所购买ATOM,然后把他转移到别处,再转成LikeCoin,再委托到他们的节点;而如果你不想申请其他地方的帐号,那你可以慢慢储币,又或我借你……」

感觉有点奇妙。


反对声音的来源,宣传不足是一大原因

本熊是一个很常看电邮的人,但有时候还是会因为生活繁忙而有所遗漏,更别说有时候电邮被放到了宣传区中。而本熊之所以能够协助别人参加到「 ISCN 摇滚祭」(详情可参考《那些关于香港人的另类抗争:ImYours的九十九笔ISCN 纪录》 ),其中一个原因是在Matters看到别人写的文章,而不是经由电邮或其他社交媒体:

电邮被埋没在宣传区电邮中;社交媒体──特别是Facebook不但没有自动显示相关宣传,甚至连相关知识都难以看到,可见大众仍然难以接触区块链相关知识,除非他们已经进入了区块链世界,成为那些区块链平台的使用者,如Matters、Liker Social、 Potato Media,还未提及那些即使用了相关平台但还是自立门户的使用者

结果,很多LikeCoin使用者都是在申请及了解使用方法后就另起炉灶,到他们平常的发文平台继续自己的日常。他们不会看见大家的宣传,不会看见大家或验证人自发发起的工作坊,不会看见LikeCoin改变的好处,更不会看见Web3的可能性。

大众、人性与理性

问题到这里完结了吗?不。更大的问题来自于是「大众」。

现在,本熊相信业界中的大家都不会否认,仍有很多大众依然不愿意离开舒适圈,尝试理解什么是区块链。很多人仍然停留在他们的世界里,而这些人有不少仍然活在使用法币的年代,认为艺术如今只是廉价的劳工产物,电话就是用来玩手游或进行日常联络、聊天交友、看看线上影片。

在他们的世界里,有可能在此时此地,依然不知道乌克兰与俄罗斯有可能要打杖,他们只知道自己平常光顾的吃店又加了价……本熊没有想要责备,但本熊身边的而且确有这样的存在。那么,这群人要如何处理? 「社会既然在进步,未来就会自动淘汰不愿前进的人」? 「还是科技进步,总有一天会令他们不得不接受」?这种现实问题,当然不到本熊来讨论。

但是,一个想要获得改变,甚至渴望成为一个去中心平台(还是组织?),实现「流动民主」的机构,绝对可以就这些问题理解到一些残酷且麻烦的状态将会发生在一个改变之中。而在之前,这个改变或许是轰动全球的英国脱欧,而现在这个改变,就是可能会成为下一个未来重要一环的LikeCoin,加速转进Web3 模式的这件事。

特别是,LikeCoin的其中一个用处正是「永续出版」,而本熊亦是因为这个作用,而深信LikeCoin的前途依然一片光明。

可惜的是,不是每个人都会因为拥有某些东西,就会去钻研更加多的东西。事实上,大部分人比起去接收知识增进自己,他们更想要别人理解到自己的状态:被理解就会产生认同,因而产生兴趣;不被理解就会反感,因而拒绝正视。

本熊看这一次的改变,或许最后会变成一场简单的人性实验:在这个同温层中,各位深受专业人士照顾,可以快乐融入到LikeCoin圈子中,得益、进步,因而支持;至于对那些异温层的人来说,LikeCoin暂时对他们来说,也许只是一种商业工具,用于增加收入,而他们背里的团体在进行什么计划,他们没有兴趣知道,就像有些人会把某些公司不时传到客户电邮中的「隐私条例修订通知」,只是过眼云烟,很快就会扔进回收箱。

然而,若然Web3 将会是一个关系到世界运作模式的大局,而赞赏公民起初的宣传手法亦容易牵涉到大众时,那这群大众,也许就会成为下一步发展的阻力。


阻力与助力,抛弃与被抛弃

不管是抛弃还是被抛弃,这两种感觉都是会令人难受的。这次的改版,本熊认为对非同温层人士来说,实在来得突然,而对于大部分都比较慢热的华人来说,就更是一场诉说着「要抛弃时就要抛弃了」的风暴。但是,本熊想有部分使用者正是普通的创作者,是长期客户的一分子,却只沉醉于自己的创作及粉丝群之中。

这是一件错事吗?不。如果他们有自己的客户群,因此不用呼吁大家使用LikeCoin什么的这件事,会成为他们被抛弃的其中一个原因,本熊想事情也演变得太怪异了。相对地,正视这群拥有自己客户群的作者,试图令他们成为自己的一分子,更甚是协助对外宣传,难道不是更有利发展吗?一直等待大众、使用者、创作者自己过来了解、认识的宣传手法,而没有乘胜追击,成功让对方理解到「LikeCoin不只是一种工具,还是一个圈子,一个世界,一种态度」,或许也是宣传的败笔之一。


声明

以上只是本熊的个人意见及观察所得纪录,并没有打算指责任何一方,亦欢迎各方在放下所有私人感情及带有情绪的言论前提下,留下更多的数据和意见。本熊写下这篇文章,只是想从理性角度分析事态,同时本熊亦没有跟任何LikeCoin开发者有任何私人交流,因此如何本熊有任何误会,请留言告知。

顺带一提,Benedict Cumberbatch主演的《脱欧之战》十分好看。


本文章同时于Matters方格子Penana刊载。

如果你想支持本熊的创作,除了赞助之外你还可以:
赞好Facebook专页: I-Boom创作屋
委托设计、排版、插图等工作: https://iboomcreative.com
请我们饮一杯咖啡: https://ko-fi.com/iboomcreative
Paypal打赏: https://www.paypal.me/iboomcreative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logbook icon
熊太先森|NFT 社群研究主修出版及印刷設計系,十年寫作經驗,曾入選 Mirror Spotlight,同時為 Penana 特約小說作者,將以人性、社群角度研究區塊鏈、Web3.0、NFT 等時事。合作、邀稿請電郵至 kumasanki@iboomcreative.com。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Matters Lab 夜聊預告|十年文字老兵的自白:你是出版社帝國的白兵,還是參與自媒體盟軍的反叛勢力?

NFT 企劃社群研究報告
5 篇作品
《W3展報》建設中心
4 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