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你為什麼不生氣
文|費里尼
寫這個題目,是想努力把自己從上海人的語境中抽離出來,思索一個問題——上海人,你為什麼不生氣。
當然,不是所有上海人都不會生氣。前天晚上,因為突然收到“好消息”,很多上海人拖家帶口衝上街頭,幾乎載歌載舞了,一些上海人就很生氣。但是我要說,對好像不該如此開懷的上海人生氣,算不上氣得其所——如果的確怯懦,不敢對那什么生氣,那首先氣的也該是自己,不是和你腳碰腳的同儕。
要氣自己只會抱怨“哦冊那核酸的隊伍怎麼這麼長啊,會不會耽誤明天復工呢”。曉得伐,有什麼樣的市民就會有什麼樣的城市。你和你的城,就是一隻“做坯”——做事一流的工具人,或許,僅此而已。開埠一百多年了,對這個特性,褒義點講就是“職業經理人”,往貶了說就是“缺乏創新創業魄力”,根子裡還是缺乏質疑精神——或許也不是缺乏,只是覺得往深裡想實在太危險了,不如找一個安全模式做一個“做坯”安生。
這樣想也沒什麼大錯,但前提是,大環境尊重做坯。假如旁人都在摸魚,那做坯就是一個最好的被統治樣本——哪個南方農場主不想多幾個日摘棉花幾百斤毫無怨言而且空下來就自主鑽研日益精進的做坯呢?
小區的業主大群,在之前幾十天裡非常活躍,幾位女生牽頭把小區“治理”得井井有條。聽家主婆講,這幾位還真不是全職主婦,平日都在公司擔任一定職務,有的還有好幾個孩子。復工的衝鋒號吹響,樓下大堂裡所有志願者的痕跡幾乎瞬間清空,這幾位媽媽們即刻退出“小區統治者”角色,復工去也。我對這幾位嘖嘖稱奇。上海之所以成為上海,她們功不可沒。能夠隨時應對不同形勢對人生姿勢作出調整的人,或許沒有時間“生氣”。
但是,別人痛扁我,我真的得繼續報之以“做坯”麼?
很多歷史故事表明,不少做坯們後來的故事並不很妙。摩薩德從阿根廷綁回去受審、絞死的那位就是個標準做坯。別人知道你只曉得埋頭拉車不怎麼抬頭看路的——或許不是不懂抬頭看,只是怯於看——你作為一個做坯的優勢會在一定時期內發揮到極致,但是。對吧。你懂。
你喜歡不如我喜歡
所以,你喜歡不如我喜歡,氣他人不如氣自己。氣他傷身,氣己自省。
當然,我理解,目前很多上海人的生氣模式是出於某種自我防護——你看,我也是個活生生的人,我氣了呀,這個檢測效率也太低了呀!
醬紫的做坯,不欺負他一下,真的天理難容。
喜歡我的作品嗎?別忘了給予支持與讚賞,讓我知道在創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續這份熱忱!
- 來自作者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