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差別愛人》- 執念、救贖與最玄的圓
科幻小說作為載體
《無差別愛人》的故事遊走於過去與未來(非線性敘事),敘事涉及約30個角色,聚焦於12個角色,如此自由且廣泛歸功於科幻小說的設定:時空旅遊。小說中,時空旅人(這是我自己取的名字哈哈)須遵守以下六條規則(第五章),
- 第一條,絕對不能直接干預歷史事件。
- 第二條,每個時間點只能回去一次。
- 第三條,每個目標人物只能接觸一次。
- 第四條,同一宗歷史事件,每次只能接觸一個關係人。
- 第五條,不能向目標人物直接透漏未發先的事。
- 第六條,不能讓任何人知道有關時間旅行的事。
對比Isaac Asimov〈機器人三定律〉與其故事的互涉,反覆探討規則及失序的硬科幻倫理議題,《無差別愛人》的六條規則更像科幻小說為載體,承載作者對無差別殺人的提問,對未來的想像與盼望。
執念
故事講述三起無差別殺人案,在作者筆下,無論加害者、受害者都有其執念。潘紀凝渴望成為一名母親,無視丈夫的壓力求神求醫,最終迎來雙生胎,卻發現「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第四章),她在夢裡的吶喊成為壓垮丈夫的最後一根稻草,丈夫怒吼「這難道就是我想要的生活嗎?」(第四章),點燃第一宗無差別殺人案。
第二宗無差別殺人案的受害家屬古宇信,在事件發生前「早規劃好自己的人生,並且一步一步實踐,一切的一切都是他的選擇,並不需要別人替他安排人生。」(第二章)他規劃好一個幸福的家庭,賢慧的太太跟乖巧的女兒,準備註冊會計師考試,計畫成為會計師樓的合夥人。所以當他發現太太可能外遇時,第一個反應是拒絕,「他只想一直維持現狀,真的不行嗎?」(第三章),幾經掙扎才進一步探詢,發現外遇是真的,發現他人是無法規劃的,太太對他說,
因為我只愛過你,所以反而會好奇其他人的愛到底是怎樣的。你個性木訥,我便嚮往不覊。你喜歡刻板的生活,我便期待多姿多彩的刺激。你待我溫柔,我就想像暴烈的愛。
第三宗無差別殺人案兇手葉緯生的母親常蕙言,出身在不圓滿的家庭,憧憬婚後的家庭生活,
她中學畢業一年便結婚,對象是比她年長十二年的醫生。她婚後不久便懷孕,兒子出生後丈夫希望她專心相夫教子,於是她乖乖辭去售貨員的工作,做一個全職家庭主婦。朋友都說她幸運得猶如中了彩票,能夠做一個幸福少婦…(第一章)
沒想到丈夫會家暴,她藉口為了兒子沒有離去,一個機運丈夫停止家暴,沒想到兒子效仿,對她拳打腳踢,期盼維持家庭的她沒有積極阻止暴力,直至兒子計畫實踐無差別殺人。
救贖
在時空旅人伍一一的介入下,常蕙言發現兒子的無差別殺人計畫,下定決心以殺止殺,
當葉緯生強調,「誰也可以,我就是想殺人」時,會不會他的內心其實是在吶喊,「誰也可以,誰來愛愛我?」(尾聲)
「我愛你。」他又聽到母親的聲音。…對於自己最終沒能殺到任何人,竟然暗暗感到慶幸,他真的想殺死那些人嗎?答案竟然是否定的。他只是想殺人,好好發洩內心的鬱悶,衝破現實之中的困局,卻並不真的想奪去任何人的性命。(第五章)
書裡最令人心碎的一段,對於這對母子卻是救贖。
另一起救贖發生在受害者身上。凌本蔚的女兒死於第一宗無差別殺人案,從此他行屍走肉,「好像不管他如何努力,悲傷總是找到方法回到原點。」(第二章)直到時空旅人伍一一跟他談到突破血緣與各種倫理束縛的無差別愛人制度,他念頭一轉讓無家可歸的人在經營的雜貨店工作、住宿,他跟太太「再也沒有寂寞過」(第三章)。
最玄的圓
面對非必然的結局,多大的力度才可以將結局的方向扭轉呢?扭轉了以後還會受到歷史的修正力影響嗎?(第二章)
無差別愛人制度困住伍一一的童年,他「試圖阻止無差別愛人制度的誕生」(尾聲),卻不知無差別愛人制度是他玩票性的實驗間接促成,歷史的必然性畫起最神秘的圓。
同樣的命運觀我們也能在未發生的第三宗無差別殺人暗中看到。
避過殺生之禍的五個人,有三個人在一年內死亡,死因分別是交通意外、心臟病發和遇溺。另外二人卻活得長長久久,而他們終其一生也沒有做出什麼帶來巨大影響的事。
以上,報告完畢。(第五章)
命運的諷刺亦發生在古宇信與袁詩詩這一對。女兒受害的那天,他們本來決定離婚,袁詩詩無法忍受自己的背叛,在女兒受害後,為了更接近女兒,她說「不如我們將佩昕生回來吧。」(第四章)
諷刺的是,如果佩昕沒有慘死,古宇信和袁詩詩百分百會落得離婚收場。
命運對人類的嘲弄可見一斑。
這本小說迷人之處是,你能在行文間看到作者的人生觀,她相信歷史的必然性,她相信命運,同時她也相信人對未來的影響力:她對「只有愛的世界」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