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錢背後的人生模式思考

范米索
·
·
IPFS
·

前幾天,我陸續在自己的社交平台(即刻/微博)更新著我在拉美的所見所聞,除了此前寫過的關於數字遊民帶給我的親密關係思考以外,這一次我會把「金錢」這個話題拿出來聊一聊。

了解我的人都知道,我老在講「成人教育」,如果你有心去翻歷史記錄,你會發現大量話題都在圍繞著思維、個人成長、親密關係、金錢財富等話題展開。

「成人教育」在我這裡不是職業培訓、技能培訓話題,而是簡單又粗暴的關於財富、生活、關係、認知思考等圍繞個體的命題。

我寫作的風格隨性也嚴肅,但凡有靈感或者新的觀點對我產生碰撞,我就會寫下來分享出去,我一貫的文字風格和我這個人的性格是絕對擬合的,自我、乾脆且直接。

好處是容易快速和類似性格的人拉近距離,成為親密朋友,壞處是對非類似風格又傾向於保守的朋友容易帶去冒犯。

我沒有任何機構,經紀公司,只有我自己一個人,我的讀者群體相對小眾而垂直,因此我不受任何來自機構或者龐大用戶群的牽制,可以大大方方地表達自己真實的想法,活出自己的人生,而對於我而言,這已經足夠了。

為什麼要說這些?

因為我的生活態度跟我對財富的觀點是呈正相關的,近期我會圍繞金錢這個敏感的字眼,認真談談為什麼充分擁有對金錢的認知和自我的認知,遠比開始學習如何賺錢更重要。


(1)


在開始談HOW之前,我想先跟各位談談WHAT和WHY。

我如今是個自由職業,數字遊民,簡單點來說,就是背著一台電腦,可以線上工作,拿好簽證就能滿世界到處跑,四處探索、學習、看世界的這種狀態。

做播客、寫作、做視頻、諮詢、教練、投資、其他商業項目等目前都是我的工作。

普諾(的的喀喀)

那麼我為什麼會變這樣?現階段對我而言,人生的目標和追求是什麼?

有人或許羨慕,有人或許不屑,每個人的價值取向和人生活法不同,對於他人的選擇同樣會帶有自己視角的解讀。

對於渴望安穩的人而言,我的人生模式就是在流浪和作死之間徘徊,很可能毫無積澱可言,沒頭銜,也沒社會背景,一無所有;而對於渴望探險的人而言,我的人生模式充滿了奔波與不確定性,可同樣也充滿了趣味和驚喜。

需要澄清一點的是:沒有一種模式一定強於另一種模式,也沒有一種模式就一定是比另一種更輕鬆快樂的,想清楚你到底想要怎樣的人生模式。

「環遊世界」最需要擁有的恰恰不是金錢,而是勇氣和策略。

放棄你熟悉的領域,去往陌生的國度和領域,接受陌生的語言、文化、風俗、飲食習慣的衝擊,面對陌生人的打量,甚至有可能遭遇旅途中的重要物件丟失,迷路,惡劣的環境與突發狀況等等,這些事才是常態。

至於旅行網站那些美妙照片與宣傳語,不過是用來滿足了一年或許旅行一兩次的那些觀光客們的旅行需求,它跟你要的「環遊世界」人生可不同。

即便你足夠有錢,私人奔馳接送你前往各處景點,五星級豪華酒店,品鑑著昂貴美食,拍下了一張又一張足以讓無數人點讚的照片,但這些都並不代表你真正「看過了更大的世界」,因為這些奢侈本身並不構成看世界本身,只滿足了自身的慾望和虛榮,及社交網絡的談資。

至於你的大腦、你的內心,該空洞還是空洞,世界各地不過是金錢換來的打卡點,更何況有些地方只能靠雙腿去經歷,如徒步四五天才能碰見的藏在印加古道裡的天然溫泉,頂著泠冽嚴寒攀登安第斯山脈和五千多米高海拔才能見到的彩虹山……而經歷身心磨礪後所取得的勝利心理也截然不同。

當然,這種金錢環遊世界的模式也無可厚非,總歸是踏出去看了一圈。

那麼為什麼我會用這個比喻?

因為這個比喻本身就代表了你對人生的思考和態度。幾乎每個人都渴望有機會能夠“環遊世界”,可到底你要的“環遊世界”是怎樣的呢?

如果“環遊世界”是一項工作,你真的能做好環境不斷變更所帶來的一系列衝擊性嗎?

你真的擁有對陌生環境強大的適應能力嗎?

你真的能夠打破自我,深入到當地去了解和學習大量的語言、文化與當地居民的生活思維方式嗎?

當這些與你本身的文化相斥,你是否能處理好文化衝突、思維差異所帶給你的不適和痛苦? ……

可我想,無論你此刻身在何處,做什麼工作,生活著怎樣的一種生活,有三樣要素一定是驅動你去選擇人生最關鍵的思考要素:

目標、激情和歸屬感。

人生很漫長,每個年齡階段的這三個要素都不會不斷迭代變化,而你要做的無非是找到自己的目標,找到激情所在,找到合拍的人、團隊、事業、地方等歸屬感。

只要擁有這三者,那麼無論你身處何處,做著怎樣的工作,你都會無視於他人對你的評價,而全身心投入其中,創造屬於自己的價值。

回到我自己,我在嘗試許多不同職業模式後,發現我還是喜歡大量閱讀,結識世界各地有趣的人,體驗不同的文化語言思維帶來的衝擊,渴望踏遍未知的世界,探索和徜徉其中,再把所學所見所聞所思匯聚成內容,構成我自己認知的「教育」,去幫助更多人找到自己想要的人生模式。

我深知我早晚會安定,就像知道早晚自己會面臨死亡一樣,可恰恰是清楚人知道這些,我才會更珍惜現在寶貴的時光。

我的安定絕不會是現在,因為我依舊認為自己還很年輕,值得花時間把自己想學想體驗的事兒做好,過早的安定必然會讓我遺憾。


(2)


前兩天,我在朋友圈洋洋灑灑寫下了在拉美遇見的數字遊民朋友們,與我分享他們的賺錢思路和商業模式,於是我收到一個小女孩的評論,她留言問我:“姐姐,你是什麼專業的?你似乎幫我打開了我從未接觸過的圈子。”

我告訴她,我是新聞學背景出生。

她的問題很好: “新聞專業不涉及商業(除了與經濟學相關的)你是怎麼積累那麼多商業經驗的?”

恰好前陣子,即刻上有些朋友因為「人物」關於東航災難事故報導,提出了極大的質疑,並且對媒體記者,甚至大學讀新聞學這件事展開了討論。

記得當時刷到一位朋友的狀態,大意是:“如果家裡不是特別有錢,我是不會勸自家侄子去讀新聞的,因為讀新聞當媒體記者,不要指望靠這個能賺多少錢。”

我覺得對方說得的確沒什麼問題,如果按照設計好的遊戲規則和腳本,學新聞,進入媒體單位工作,拿著固定工資,是賺不了幾個錢,跟出入陸家嘴金融中心的上班族完全沒法比,這是現實。

我在即刻針對這點寫過:

“我15年浙報實習的工資也不過500塊,可偏偏自己沒啥新聞理想,激情也不在做報導,對報社更沒啥歸屬感。於是畢業就轉行跳去互聯網了,互聯網薪水直接翻倍。這次事故引發的一些爭論連帶燒到了這個專業本身,關於學新聞這事兒,到底有沒有用,賺不賺錢,見仁見智。

事實上,我見過不少新聞學背景出身的投資人、創業者,他們對行業,對信息的捕捉和敏銳度不亞於純金融背景出來的人。比如矽發布的lynn寫得內容,呈現出的專業度和嚴謹性,的確令人嘆服。再比如我身邊一些媒體背景出來創業的人,其實都做得還不錯。

我大學專業不是我自己選的,本來一心想學金融,但奈何金融分數線比其他專業高出不少,無奈聽了我舅媽的指示,稀里糊塗學了新聞,可如今我是感激的。

新聞本身就是雜家,我們需要看許多國內國外的新聞報導及分析一些寫作手法,也需要出鏡練習表達等

除本專業此外,我們還要同時修中國文學史,外國文學史,世界歷史、紀錄片鑑賞等等雜七雜八的學科和書籍,而恰恰是這樣,以至於大學有意無意看了許多有用的、沒用的…的知識。

另外,媒體的資源的確能讓你接觸到一些普通人很難一下子接觸的角色,畢竟哪怕你是個跟班的,都能見到一些電視上才能看到聽到的人物。

當你坐下來跟他們吃飯,聽他們在說什麼話題,你的見識都會跟著蹭蹭上漲,傾聽能力也是在那時候順便鍛煉出來的。而有時候,你還能得到寶貴的採訪機會,去直接和那些有成就的人物對話。

我現在之所以那麼喜歡追著別人刨根問底,那麼坦然從容的去表達一些自己的觀點看法,那麼擅長搜索並找到許多比較難找的資料,包括對於一些潛在的機會,我的嗅覺的確可以很敏銳,能夠發現一些別人會忽略的東西。上述種種能力,我認為一部分是這個專業本身的訓練所帶給我的。

我大學並不是開竅的人,專業課學習我自認為很一般,可並不影響潛移默化培養出了日後塑造我,並且給我帶來許多賺錢能力與機會的技能。

所以回過頭來看看一些爭議,例如:學新聞這種聽起來“水”的不行的專業,沒啥用/我並不會建議晚輩去學新聞,除非家裡錢多否則根本賺不到等等……

這些想法其實沒啥問題,可我只分享我自己對於以上關於「專業方面」的爭議思考。

我個人認為“新聞”本身這個專業含金量是可以很高的。

背後雜七雜八的知識,和一系列交給你的判斷能力及追踪線索的能力,與人打交道的能力,表達的能力,跟人對話的能力……這些在日後都是非常重要的技能,即便你不做記者,也能讓你受益匪淺。

我自己家裡也有小侄女,雖然她愛好和天賦在畫畫,但如果以後她沒法走這條路,理科如果不太好,又不得不面臨專業選擇,我會給她的建議大概率是讓她學新聞,學外語也行。

總歸一定要讓她接觸到能夠看到更多豐富資料、史料、更多元視角內容的專業,再輔以相關的技能工具。

我是不信她會輕易迷失自我、喪失辨別能力,活得狹隘不自知,還賺不到錢的。

新聞真是一個入門門檻低,但上限可以拉到比許多行業都高的專業。當然,總歸也有學歪的人,但如果因此而對整個新聞專業產生鄙夷和不屑,其實真沒啥必要。

至於這專業出來的人,能賺多少呢?我覺得我身邊的人賺得都挺多的,而且為人大多都挺謙遜隨和,邏輯表達清晰有力。 ”

我想,這段話裡,非常清晰地解釋了奠定我如今能成為自由職業的幾個重要因素:

1、新聞是雜學,大量有用與無用之學都需接觸。

2、信息的多元、多樣性對於一個人的認知構成無比重要。

3、挖掘線索、交叉驗證信息、找到關鍵人物、提問與對話採訪對象。

4、清晰嚴謹的邏輯性與自信坦誠的表達能力。

以上每個詞,看起來都很簡單,但是每個詞語背後,都需要十年磨一劍下苦功夫。從我接觸這個專業起的第一天到現在,剛好十年,坦誠地說,我至今依舊不認為我做得有多好。

(3)

基於這種背景與技能,讓我越發意識到自己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十分強烈,比起採訪普通民生新聞,我更喜歡閱讀跟商業相關的一些書籍內容。

尤其是早年看了大量關於矽谷互聯網的影視與書籍作品,接觸了一些早期知名的風投、極客、創業者、個體作家等內容信息,越發沉迷閱讀個人成長、認知及財富等話題。

我曾經寫過一篇關於三階思維:我如何搭建自己的認知體系的文章。文中我提到自己的閱讀類型書籍(視頻同理),雖然我是個「雜食動物」,但真的抽出來分層,其實只有三大塊:

1、底部:社會生存之道,與工作與生存技能強相關。

2、中部:工具性較弱,教育性較強的書籍。

3、頂部:人文社科、歷史政治、哲思類書籍

或許有人會問:看這些內容,從底部到頂部,分明是離賺錢越來越遠,有關係嗎?

有,你看得越多,你吸收越多,越能從中窺探到更大的世界,窺探到真實的你自己。如果看不清自己,你就看不清自己人生的道路選擇,更看不清賺什麼錢,怎樣賺錢。

底部的內容看似離錢最近,但實則不然,如果你只停留在底部,固然這些技能可以幫你賺到小錢,可也能禁錮住你,讓你成為賺錢的工具,淪為金錢的奴隸;頂部看似離錢最遠,可恰恰最有機會幫你抓住人生中為數不多的幾個財富躍遷的機會。

不過,需要注意的事,不要只看頂部的內容,否則即便你掌握「屠龍術」,對你真實的生活而言,也沒有任何的幫助,不腳踏實地去拿下底部的生存技能,不僅無法改善最現實的生存問題,更可能陷入虛無主義。

我為什麼會熱愛商業,熱衷於認知思考與教育?

因為這些內容幫我打開了一扇更廣闊的大門,我發現每次我看類似認知思維、商業思考、財富等類型內容的作品,就像是一個巨大的漩渦把我吸了進去,我很難走神,相反,往往是看著看著就停不下來,靈感不斷湧現,甚至有時候沉迷到過了吃飯時間,而這些恰恰就是我找到自己的激情與歸屬感的關鍵所在。

而後,我在2020年真正接觸到一個小眾的圈子「生財有術」,那以後更是一發不可收拾。

我承認以前看多了矽谷系的人的作品,身邊打交道的一些朋友們也都來自於相對不錯的投行、投資機構、知名互聯網企業等,對於這類圈子多少有些瞧不上,總歸覺得拉不下面子,當時也不知道自己哪裡來的優越感,大概就是高大上接觸太多的緣故。

因為是關係很好的一位「高大上」朋友的推薦,我決定還是咬牙花了一千多塊錢買了,反正知識星球平臺本來就有三天無條件退款的條例,進去看瞭如果真不喜歡退出就好。

至於後面結果如何,很多身邊朋友可能是一路看著我變化過來的,生財有術的確讓我接觸到了許多「奇人高人」,我去年就專門寫過一篇「感謝生財遇到的那些人」

沒有他們一些人的點撥和幫助,我在財富積累上不會那麼迅速,如果當金錢成了一個障礙,那麼我就無法真正很好的去花時間閱讀喜歡的作品,思考更高層面的東西,接觸更多元的人,甚至踏出看世界的那一隻腳。

相反,只會不斷陷入金錢的困境中,做不了自己充滿熱情想做的事,更見不到遠在天涯海角的戀人。

關於個人成長部分,我從去年開始把原本1000/小時的諮詢價格,徹底改成免費提供幫助,而此間我不知道私下陸續回答了多少朋友關於求職、人生選擇、親密關係等等之類的問題,無論對方是否在接到答案後說一句謝謝,我都不再像曾經那般計較,認為對方伸手黨。

對我而言,我用自己能提供的認知,去幫助主動求助者,本身就是自己對自己的饋贈,對方提出的問題恰好也多一個讓我思考的機會。

我認為財富增長,很大程度上改變了我為人處事的心境。

最後,要想平衡好身心,要想理解財富與生活之間的關係,只看別人的東西,遠遠是不夠的。

你需要踏出那座堆滿知識的象牙塔,帶著你的利刃去經歷,去打怪歷練自己,去驗證你曾看到的那一切內容,驗證其真實性,驗證對你的匹配度。

我始終認為一個人如果想掌握所謂的商業知識,最好的方式就是去自己跑完一整套的商業模型,說通俗點就是自己做個生意,賣賣貨,賺到錢了再說,至於生意的高低貴賤,不妨先把這層心理放一放。

因為當你躬身入局的那一刻,你本身就在磨練自己,無論是技能還是心理層面。而在策劃執行的過程中,對你培養所謂商業敏銳度,和識人能力一定有極大的幫助,無論結局失敗與否,並且你要做好隨時失敗的可能性。

CC BY-NC-ND 2.0 授權

喜歡我的作品嗎?別忘了給予支持與讚賞,讓我知道在創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續這份熱忱!

范米索野生咨询|内容教练|🎙空无一物/有效失败 亲密关系|多元思维|认知升级|成人教育 DAO/Crypto|🌍 世界公民 B站/公众号:范米索| 微博:斜杠少女范米索
  • 來自作者
  • 相關推薦

如何谈一段健康的亲密关系?520特刊

爱情与股票的理性与非理性思考

写作、交易和约会的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