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写能干嘛?老牌部落客自产自销电子书《出发。首尔》7/1博客来首卖六折!

Sunline
·
·
IPFS
·
我不是个很知名的作者,也没什么太大的流量或什么名气,但在这路上遇到所有的支持、鼓励、协助,我由衷的感谢!即使这样一本过时的旅游散记可能只是「我做了一本电子书」孤独地被摆放在各个电子书平台,但之于我,它已然是非常完整自己的成就了!

这不是一本旅游指南,而是一本韩国散记,记录那场疫情前,意外开展对韩国的喜爱,在没有行程的安排中感受处处是风景的惊喜!

那个异国他地的不熟悉,在疫情的数年里只能以文字或照片回味,期盼那日能重游未曾到访过的韩国其他城市!

老部落客自产自销自制电子书,让游记更完整的以出版形式展现。以单页形式设计,让单页或双页阅读完整照片。搭配百余张照片,呈现首尔多变的样貌。

随书附赠线。作卖场88折折扣码!


没有想到我第一本由我自产自销挂上ISBN的电子书会是这本韩国散记。我大概还是那个在四十多岁中年身躯里,长着二十多岁的青年,让我没有那些中年人做些什么多有计划的安排,但也没有现代二十多岁的青年有着「做什么事都要想足了自己到底能不能成为什么」的踌躇或者没有自信,我比较像是我二十多岁的样貌:做什么都没有想过「可以干嘛」「可以成为什么」「要对世界交代自己什么」总是天马行空的勇往直前。

这的确是二十多岁时,我的样貌。直至今日我都依然热爱着数位时代的无限可能以及永恒在任何人对我做的事提出「你做这些到底有什么用、能干嘛?」的疑问时,从来不曾打消「我想要做我想做」的念头。

所以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的自产自销是这本没有时效性,也不实用的旅游散记?其中一个原因是:整理我那三十多天的日本行、五万多字太多了,怕半途而废。 (而且那已经是六年前的记忆了。)

而整理我那些散落的日常碎语,需要冗长的时间,思考它们应该怎么被编辑、被组织、被设计(含封面设计和版型设计)、被呈现、被包装⋯⋯

真正开始有节奏、分类写成文章,也是这三年的事,但要回头去编辑,的确非常耗时,也需要空出大量的时间,才有可能完成(但我得养活自己,需要干很多赚钱的事。)

于是这本韩国游记竟莫名地成为我众多不起眼的文字中,第一个脱颖而出被我整理成册的内容。


这八天七夜的旅行,是疫情前最后一次出国,成了这疫情三年里的春天,万分珍贵的记忆。而迟迟未完成的最后一日,从二◯一九年说要完成,却一直拖到二◯二二年的五月才写完。

记忆已然模糊,只能笑自己明明日日都写下了那一日的旅程,为什么最后一日没有坚持到底在当时将它写完?在疫情后的第三年再来回顾那最后一日,凭借着照片重新游历了首尔那教人直发抖的冷,和旅程即将终了时不想离开的心情,还是能够回到那一刻感受着那些在首尔打开的视野,让现在的自己满心羡慕! (没想到如今出国成了一种处处限制的艰难。)

做电子书其实并不为了「出书」这种看在写字的人眼里好像多有「成就」的达成。多半像体验生活里所有的趣味一样:既然我是个专业做书的人(设计、排版),不论对平面设计、版面的专业或是对电子书需要的HTML与CSS也还算熟稔,也许「文字功力」不及身处「出版界」的水准,但把这些能力一一整合做一本书不是件难事。

再加上「有做有机会有收入」,对一个接案的人来说,都是不无小补的可能。哪里有机会、哪里有钱赚、哪里有可能,不试怎么会知道?对吧! (感谢中年的我还有二十多岁那种对自我挑战的热情。)

另外则是一种对于「新的传播/出版模式」的尝试,像我曾经写过的:「做电子书要用纸本书的逻辑来思考吗?」我从做这本《出发。首尔》的书上,做了多项的变动。

首先,我是以纸本书「跨页」(一本书摊开左右两页加起来叫跨页)的形式来思考,所以我先做了一个跨页的版型。但大多数人的阅读,从阅读器到平板到电脑浏览器,除非尺寸够大,没有太多人是可以用「跨页」来阅读的,特别是「固定版面」的格式。

那么,就很容易出现「一张很好的照片」在纸本书以跨页形式呈现,但到电子书就会被切成单页而失去了这张照片的完整性。

于是我又改成单页、三栏的方式想以横式「长方形」的方式排版,来做固定版面的呈现。但这个形式还是需要「够大尺寸」的浏览方式,才能好好读那些被挤在小小画面里的文字。这对阅读是完全缺乏流畅的阅读体验(需要一直放大缩小画面)。

最后在看到各平台给出「档案格式」的规格,我决定把「原来可以做成固定版面,且以我的能力可以做得很美」的版面,全部改成EPUB的流式,图片与图说则是以图档穿插在文字里,以「正方形」且字级可放大的方式来呈现。

这也算是我替自己想像中的「电子书」做出的一个范例:单页开启、流动页面。 (若由纸本书直接改至电子版,就可惜了电子书有它应该拥有的特性)

唯独技术支援还没到图说与图片紧跟的语法或是像HTML样可以用「lightbox」将照片/图片做成可互动的格式。 (电子纸的技术也还没跟上。)


期间非常感谢经销商大和图书在做电子书的技术支援,省去了我不少研究程式码的时间;也感谢从二◯一九年开始阅读我的文字:matters、方格子、medium的读者们,如果不是为了一天生一篇文章出来维持自己对世界的、对自己的观察,以及训练自己文字的敏锐与跟世界对话机会,我应该迟迟都不会起身去做这件大人或专业出版人眼中「你做这种东西卖给谁」的事。

「卖给谁?」谁知道呢?在我的接案人生中所做的每一件「实验性质」的事,我都没有预想过「谁会出手买下我的产出(创作)」?或是究竟能够获得谁的青睐?更没有想过什么「靠写字、靠画图、靠创作」来维生,却扎扎实实的从这些创作中获得极大的养分和往前的动力,才能在这一刻什么也不管地依然如二十多岁那时勇往直前的在自己的人生活跃的玩耍!

最后特别感谢:matters的Daisy以及两位方格子以现金支持的读者,与下列matters单篇文章支持者:芳心慢笔岂几文无尽的旅程JohnShaoFlora异想无法白舟VC、伏特加柠檬、Miracle|奇迹放送所塔拉拉Angela Chen森莱恩。 (我还是把你们放到书里去了,算是我的一种浪漫吧!)

而最后最后感谢经销商帮我谈妥的每一项行销活动。这么没有名气,这么没有卖点的作者,还有机会来玩个博客来独家首卖。平时做各大出版社的、知名作者的Banner高挂在网路书店显眼的位置,怎么也没想到有那么一天,要做自己书的banner!

我不是个很知名的作者,也没什么太大的流量或什么名气,但在这路上遇到所有的支持、鼓励、协助,我由衷的感谢!即使这样一本过时的旅游散记可能只是「我做了一本电子书」孤独地被摆放在各个电子书平台,但之于我,它已然是非常完整自己的成就了!

《出发。首尔》7/1博客来独家首卖,随书附赠「线。作」卖场88折折扣码。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logbook icon
Sunline換日線。台灣高雄人。二十歲後流浪到台北工作七年後回高雄定居至今。從事接案工作十餘年。大多數時間從事的事都跟書和出版社有關。更多內容請看置頂關於我,或至我的個人網站:https://www.sunlinedesign.com.tw/,e-mail:sunline.liu@gmail.com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一個人寫書及出版《獨旅的浪漫》(前言)

我並不討厭史艾瑪(有雷)/《影后》02

沒有人陪我看台劇的時候/《影后》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