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老工人講那過去的事情(毛澤東時代)(2)
2.談那時的房子
那時國家剛剛成立,千瘡百孔,百廢待舉,是在一張白紙上畫畫,一切一切都要百手起家,還面臨美帝國主義的侵略威脅,國民黨殘餘份子和特務的破壞,在五千年的中華民族歷史上,毛主席領導的人民軍隊解放了受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壓迫的億萬貧苦百姓,第一次真正當家作了國家主人,那種人民翻身解放後的高興心情難以言表呀。這代青年更無法感受那是什麼樣的幸福,儘管當時基本生活還相當窮困,物質貧乏是基本國情。
我,祖祖輩輩的一個農民後代,從關里挑著擔子,那是我個人全部的家產進了東北,滿懷熱情投身參加了東北重工業基地的建設中。那時東北工業建設需要數以百萬人的加入建設,成了報到就批准入廠的工人。剛進廠時,有工人宿舍,盡量條件很簡陋,8人一個屋,但冬天屋裡有暖氣,不用自己掏一分錢,在食堂吃飯也很便宜,幾分線就吃的很不錯了。水電等也不用花一分線,走單位總賬,連床上用品都是工廠發給我們住單身的工人。真是關心照顧無微不至。企業和各級領導經常進宿舍看望我們,問寒問暖,隨時解決了我們的提出的一些問題,還幫我們找對象,真是關心倍至,親如一家。一點也沒有當今社會這幫官老爺的,高高在上,不允許接近的惡習,有事見都不理。
50年代,那時所有房產都是國家的,市裡紛紛成立各建築企業,都在大搞基本建設,努力在為全市無房的仍住宿舍的職工,搶蓋房子,那時樓房蓋的相對少些,主要是施工力量人員不足和技術的原因,主要蓋的是小平房,隨著房產施工隊伍人員擴大,技術水平的提高,樓房在60年代開始大範圍動工,再也不蓋平房了,而我很榮幸住上了,由市房產局分配給我們單位的首批樓房,當時,我和愛人孩子都住單位的宿舍,一小間不到10平方米。而分配的樓房是一室半,我那時有4個孩子。總計25多平方吧。有個涼台,雖小但沒算面積。每月交房產局的房租只有1元多錢。進入70年代,單位又建了樓房,那時也不存在沒聽說過,有今日所講的這地皮稅,那幾十種配套稅,只要單位每年有剩餘利潤,向上級主管部門申請蓋樓用地,只花點建築材料的錢,委託國營施工單位,很快當年就蓋好幾棟樓,我工作後,就換了6次單位給我分的新房,一次搬家,比一次寬敞,比一次面積更大,比一次質量更好,越搬樓房越漂亮。
回想那時的分房,真是合理的無可挑剔,幹部和工人一律平等,都按所規定條件排隊,又令人懷念那時的公平公正,每到要分一棟新蓋好的樓房時,企業單位成立了由工會主席組織領導的廠分房委員會,工會有絕對權力,下設幾個小組,黨政機關幹部不允許插手分房一切事宜,所有成員全部由工人投票選取出來的職工代表組成。分配的單室,雙室,三室,按工齡,家裡幾輩人口數,男孩數,職工在單位獲得勞動模範的的層次和次數等,幾項大的指標綜合排隊,然後幾次張榜公佈,並接受所有職工來訪詢問。每次都能分得全體幹部職工心服口服,全部認可接受。絕不會出現照顧任何一位幹部的問題出現。最後分到幾室的為一個組抽籤決定樓層,這就是那個時代分房的整個過程。
喜歡我的作品嗎?別忘了給予支持與讚賞,讓我知道在創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續這份熱忱!
- 來自作者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