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了赞赏公民以及一些思考
来Matters10天了,一直关注赞赏公民这件事,并打算加入,考察了很久,今天凌晨睡前加入了。只是简单想支持大家的作品。
另外一个缘由是,赞赏是我2011年做网站就想到但没彻底尝试的一个idea,那时和投资人闲聊了很久的web3.0。可惜在社区这件事情上我做的还是太少。 Matters是一个不错的实验场。
关于赞赏
赞赏是一个最朴素的想法,好东西得到了更多样的鼓励,自然能一定程度促进作者写出更优质的作品,社区的生态也会趋于正向发展。但我之前也简单接触过steemit,觉得在赞赏这件事情上走得有点过头,导致本末倒置。我觉得,一个社区在没有赞赏功能之前,先能做到社区本身能口碑相传,且优质内容比例较大,内容质量的生态上能保持健康,这样才有赞赏的基础。 Matters在这一点上目前是成功的。
(内容)社区(氛围)&赞赏&去中心化,这三者的组合值得写一篇论文了,从科学的角度论证分析其可能的未来。
说一下我的想法:
1、目前社区氛围还在正向发展中,社区内容多元化的速度有点慢,而且观察到部分创始人和核心成员偏向于关注政治内容,对于一个社区,编辑、版主、运营还是很重要的,现在感觉对于内容有点一锅粥的感觉,标签机制做得很弱,所以关注内容通常只能以人的维度来阅读(还有首页的呈现)。 @不明飞行兔兔兔同学在我初来社区发了两篇文章的情况下都点评了,真是万分感谢(对于很久不玩社区的懒人触动还是很大的)。
目前不断在链接跳转中,也找到了好几名Matters团队成员,也发现了很多的社区的热心用户。想到一句话,“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我很想知道其他人是以怎样的心态参与Matters的,有些朋友即使没有明说,但也能隐约感觉到。感觉matters是一款设计得不错的桌游,希望自己能持续玩下去。
2、赞赏的度目前刚好。只是在文字表达上有一些没传达清楚的地方。 https://liker.land/civic这里写的是「立即登记成为赞赏公民直接赞助创作者!」 ,而推荐其他人加入赞赏公民的链接: https://liker.land/civic?from=askender写的是「注册赞赏公民,每个按赞都是 askender 的实际收入」有点表意不清呢?肯定还是给创作者的。还有一些其他问题,估计只能细读白皮书和找链接了(估计细读了能分享一篇文章)。
3、普通用户对于去中心化的实际感受很弱。用户不会关注过于技术的东西,而且Matters也不是纯粹的去中心化,开放的接口也不够多。 IPFS我会仔细研究的。希望在长期保存、版权验证等之外有更多的体现。
关于行动
在Matters上如何参与更多呢?对于懂技术的人以后也许能参与开发。对于其他用户,目前发现的是只有努力写文章和提建议,但个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
我的设想如下:
1、以身作则推进内容多元化,并努力有意识的加上各种标签。我之后可能会写以下几个主题:科幻、社区建设、人工智能、自然语言处理、全网优质链接分享(某种形式的编辑)、开源、科普(算法和技术)、论文解读、读书笔记、创业笔记、围棋、翻译、极限运动。 。 。 (兴趣太杂,不精,但我觉得我的兴趣中间有一条隐藏的线,希望最终变为实线)
2、努力在Matters推广Creative Commons。 Creative Commons: When we share, everyone wins这样便于传播和分享,打破一些或虚或实的存在于人心的墙。每篇文章来申明太麻烦了,希望Matters能改进,该@谁?在我此前的设计中,创作者能得到赞赏,分享者也能得到某种鼓励。
3、努力去阅读、赞赏和评论。给大家送LikeCoin。
4、看看能否有一些不一样的尝试。比如,集合一些人成为虚拟基金会,为某个特定主题点赞来征文?做一些某些主题的合集、周刊?
5、继续尝试在Matters之外,构建内容社区https://anwen.cc/ ,兔兔放心,肯定之后有机会能以dapps等方式合作的,不会力量分散导致资源浪费的。虽然暂时还没有代码层面的共识,但有想法上的共识。能参与Matters的技术和社区运营部分,我也是愿意去尝试的。
6、看看能否带一些国人再次引发其科学上网的兴趣,给Matters带来不一样的生机。
7、鼓励大家写文章有时候带上一些(外部)超链接。 好奇心日报,以及在新闻正文中加超链接的重要性
尾声
说了很多观点和计划,之后会少一点元写作,多一些有明确的主题的文章,尽量能有干货。
也欢迎留言提出批评意见,我会多去点赞的。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