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笔记《还好,我们生了两个孩子》两年后仍没被说服
作者:汪培珽
出版社:爱孩子爱自己
先坦言我本就颇坚定只生一个小孩,而这已经是从「不想生」到「愿意生」的状态──虽有师资背景,但一直以来实在说不上爱小孩,当然,真正拥有自己孩子时还是母爱爆发,觉得自家宝贝是天使,但这样的爱顶多也就蔓延到亲友间的孩子,依旧不会特别爱小孩。眼看身边的妈妈好友陆续开始带第二个孩子,真心觉得手足一起玩乐的画面实在美好,但要我再生?谢谢,再连络!
既然已经这么坚定,为何还要翻开这本《还好,我们生了两个孩子》?感受着周遭有形/无形的压力,我想还是需要更笃定一点!抱持着这样的心态开启了这本书。
再次提醒,超级爱孩子的作者直白表示本书就是要劝生(至少)二宝,若妳也与我一样抱着独生子女就够的想法,阅读起来会有许多部分令人感到烦躁,其刻意压抑、甚至对独生家庭的看法偏差到有点恐怖;但若妳本就在生与不生之间游移,相信看完会豁然开朗,还能将书推荐给「阻力」看看能否不动干戈轻松化解。
作者身边的人多为仅生一个,劝生之计则从老生常谈的「人口负成长」这个危机开始,但我身边可多著两三个宝贝的妈咪呢! (当妈之后总在假日公园怀疑着「真的有人口危机吗?」)而负成长对地球长远来看到底是好是坏,也是有待商榷。第一篇里的〈不生老二的33种理由〉几乎扩及了妈妈们的忧虑,经济、成就感、家庭支持与大环境等,全被她认定是自己吓自己,生就对了!还引用了马克吐温:「我的生命中充满了不幸和灾难……但这其中有大部分,从来不会真正发生。」不过,真有那么容易说服自己,恐怕也得是「想生」的意志够坚定吧。
劝生二宝的点,作者提及即使独生可以找伴,自己生的与别人生的还是不同,自家手足在赏罚与作息等就不需配合他人(倒是颇认同她说的: 「孩子只分成: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哈!);独生子女要承受父母过多的课业压力与期待,但这还是取决于父母的教养态度;二宝会是亲子吵架或低潮时的润滑剂,也会是孩子彼此成长时期最棒的玩伴与依靠。最末这点是唯一比较吸引我的(但这没看书也明白啊),孩子有伴,有要事时有人能讨论……但,真的不能从亲友间找到这样的伴吗?我想这又回到教养观念,总会遇到志同道合的家庭吧!至少目前很幸运拥有不少理念相仿的好友,但愿孩子间也友谊长存。
直到全书三分之二〈不要劝人生孩子〉,作者才走回正轨:「只有一个孩子,人生当然还是可以很幸福的。」其实不管几个孩子,都会面对无数不同问题,更有许多问题不是有手足陪伴面对就真能更有效解决的。所以,爸妈扛得起、有够多的爱,不妨多生多福气,明白自己极限只生一个也很棒;不管有几个宝贝,爸妈该尽的责任义务就得尽,多宝家庭或许享受的快乐权利也多上几倍,但对独生家庭来说,既然不曾拥有,那又有什么好羡慕的呢?能好好守着独一无二的天使,已经是最大的幸运了!如果妳也还在犹豫要不要生,不妨拨空翻一下,或许也将有更笃定的答案产生。
以上,都是两年前的我读完本书的心得,如今重看,想法仍旧差不多,即使这两年来,身边的一宝妈友人们几乎全都抛弃我去生二、三宝了~我同样觉得朋友的孩子很可爱、互动很天使,但就仅仅如此,全然不觉得必须为小子带来弟弟妹妹;颇幸运的是,我儿目前跟同侪相较算是很能自己玩并自得其乐的孩子, 「有自己喜欢的事物、并且能好好独处」 ,我认为是孩子这一生中远比「手足之情」更重要的事。
尤其近来终于买房,深感空间、预算都好有限,加诸疫情肆虐、社会事件频传,未来孩子们要面对的世界或许并不怎么友善,生存不易,加上看着许多家庭孩子长大了,因一点点金钱就发生纠纷,渐行渐远乃至反目成仇,多了手足真的比较好吗?
孩子缘,还是留给想当父母、而且能好好陪伴孩子的家庭吧!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