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青洲开路——十年交通规划探讨第三集】

海角山民
·
·
IPFS
·
青洲区在急速发展同时,城市规划却无法跟上,导致区内民居、教育设施、工厦、废车场毗邻杂处,产生了很多污染、混乱、无序的状况。孤悬半岛西北一角的青洲区,往来出入的马路更只有两条,试问如何应付日后需要?故此,无论是从交通疏导、城规疏理、民生整治等角度来看,为青洲开路,理应是势在必行的。

陆路交通新十年规划咨询文本第25页,提出了要建设道路新通道,发挥跨区道路和主要通道通行力强、便捷服务长距离出行的重要作用,文本地图中划出了一些目前未有的跨区道路,我比较留意的就是半岛西北区由青洲到筷子基再到沙梨头的跨区通道,可惜,目前文本中只有路线,未有进一步说明。

众所周知,青洲区在过去十年间,人口数量快速上升。根据2021年人口普查,青洲区十年间人口由10600人增加到25800人,升了一倍有多,增幅仅次于路环区,这与青洲十年来新落成的多幢住宅楼宇、大学学府有很大的关系。加上青茂口岸启用,这一区的交通流量必然较以往大增,青洲的居民要出区,外面的人也要入青洲上班上学。再者,青洲区在急速发展同时,城市规划却无法跟上,导致区内民居、教育设施、工厦、废车场毗邻杂处,产生了很多污染、混乱、无序的状况。孤悬半岛西北一角的青洲区,往来出入的马路更只有两条,试问如何应付日后需要?故此,无论是从交通疏导、城规疏理、民生整治等角度来看,为青洲开路,理应是势在必行的。

因此,我认为青洲区到筷子基、沙梨头的跨区通道应是需要优先兴建的。这条跨区通道可以有效分流沙梨头北街的出入青洲区的流量,直接从林茂海边大马路就可以驶过去,青洲区的居民要去内港也不用绕圈。

至于通道具体应该如何兴建?我认为应该可以和绿色出行、跨区联动互补着手。无论青筷沙跨区通道是以立体交通天桥、抑或是行人隧道方式建设,都希望能够预留行人、单车使用的通行系统,青洲绿洲、筷子基东方海岸住户可以直接步行、踩单车就近去到沙梨头海边休憩区、林茂塘一带的球场游乐场等,两区居民就多了去更多休憩区的出行便利,并且能够弥补到青洲区内商场的不足。加强青洲、筷子基、沙梨头三区的协调联动,可以有助提升当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并且可以一定程度上为重整青洲的规划布局预留缓冲地带。

而且,假如青、筷、沙三区整合得当,沙梨头跨区通道出入口就可以成为一个新的交通节点,一方面可以作为日后轻轨转乘点,另一方面又可以联系内港到离岛、横琴海上航线,更可以成为城市总规划中内港滨海商业的起点,青、筷、沙三区居民可以携同一家大小,悠闲步行到内港滨海商业区游乐、消费,可能又可以借助近水上街市之便,举办类似海鲜美食街的活动,盘活三区消闲同经济。所以,青、筷、沙三区交通、城市整合规划,实在是关系到日后澳门发展滨海商业圈人流起动点、建设怡居休闲城市的重要位置。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海角山民海角一隅,生於斯,長於斯。試圖在混沌中找出秩序,在文字中成全自身。讀書、寫作,其實都是生活的一種方式,藉此展現生命的歷程。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一本有關舊書的書史——《舊書業的郁悶》筆記

澳門旅遊辨析

澳門身份證與“澳門人”——讀《信而有證——澳門身份證發展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