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3 | 他们为什么润?两个中国青年的自白

世界走走 seh seh
·
·
IPFS
·
「离散的命运悄然写在我们这一代人的肩上,这图景和三年前的香港逐渐重合起来。」
润出去的中国青年。 (插画:李承佑)
作者:林庭苇(写稿很慢,吃饭很快,每天狼狈接球的新闻捕手。相信无论在最好或最坏的时代,新闻工作永远肩负着见证现场和记录历史的责任。)
原文发布时间:2023/2/6
「我是这么幸运地逃脱了这样的命运,但是我没有办法为那些本来跟我有相同命运的人做任何事情。」──晓桐,90后,学生。座标:加拿大。

我现在人在加拿大上学,去年8月底来的,来半年左右,之前一直待在中国大陆。我现在生活比较单调,每天主要就是学习,没有太多娱乐活动。来了之后,上学、生活等等的一切,都比我当初想像得要顺利太多,没有感觉到特别强的culture shock。

我还记得,我前段时间在网上看到一个帖子,说女生要学会在生活中变成一个泼妇,才能够去处理很多事情、争取自己的权益等等。当时我就想,我要不要点进去学习一下?刚准备要点进去,我突然想到我不需要再学习这些技能了。

以前不管是什么很小的事情,比如上网买东西、退个货,还是办护照、办签证等等,你总是要预备着跟人吵架。在这里生活我不需要再提高嗓门,不需要扯皮,基本上你想要实现的事情,都很顺其自然就达到了。

我其实并不是这一轮所谓的润学冒出来之后,才有到国外定居移民的想法。

我出生在湖北,在北京上大学,在上海工作。我在上海工作的时候,我就很明确的知道我不会一辈子在这儿,我总有一天会离开这个地方的。当时我工作的环境特别多所谓的办公室政治,勾心斗角、拉帮结派,真的很难专心在工作上。我会因为工作不顺心,到公司的洗手间坐在马桶上哭,已经压抑到了这种情况。

当时我就很想辞职,但是我心里面很纠结,一直拖延。后来我妈就说,不管你之后要干什么,先辞职了再说,尽快远离这种有毒的环境。所以我能够下定决心出来,大概有80%的功劳是我妈妈一直鼓励催促我,让我赶紧出国上学。

我爸妈不是那种很传统的中国人,他们都不是体制内的,对政府也有一些自己的看法,所以我从小的想法就不是特别主流。不过以前也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知道政府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大学之后,民主意识飞速启蒙,才开始很明确地知道,我在这个地方可能没办法过上我想要过的生活。

我是2013年上的大学,上大学之后我就开始频繁地上网冲浪。那时也是移动端(编按:手机、平板等移动装置的app)发展最迅速的时候,信息传播得更加快了;再加上大学还算是一个比较宽松的环境,所以我接触到很多东西,像我们政治课老师就在上课放了六四的纪录片。

我记得那一节课,老师在下课前半小时放了纪录片,大家默默地看着,当时我没有特别强烈的感觉,觉得这就是一个纪录片而已。但是后来慢慢的,你会逐渐的在网上接触到这些议题,看过几次之后,才慢慢了解这些事情的全貌。

我能想到冲击特别大的,应该就是北京驱逐低端人口的时候。那时我人也正好在北京,天天看新闻就觉得特别愤恨,我的民主意识被澈底激发,看了很多《端传媒》的文章,每天都在跟室友讨论社会新闻,也包括女权主义相关的新闻。

2017年11月,由于一场重大火灾事故,北京当局以「安全隐患排查整改活动」为由大量清拆群租住宅,这些住宅大多为外来务工者(即所谓「低端人口」)的住处。 (AP)

曾经我心里面有很多很多的为什么。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他们要这样子做?为什么他们做出来的事情总是跟我想的不一样?现在已经不会再问这么多为什么,因为一切非常符合他们(中共)一贯做事的逻辑。

上野千鹤子有一本书《始于极限》,我不知道你看过没有?它里面有一句贯穿的主题是「男的不行怎么办」。我觉得中国现在的环境也是这样的。你知道「政府不行」,完全无能为力,也不可能改变它⋯⋯也许时间长远一点会有一些改变,但是我很悲观⋯⋯所以我做的一切决定,都基于「中国不行,中国政府不行」。

如果我在有生之年没有办法看到社会环境改变,我能改变就只有我自己──要不然我就彻底融入中国的主流社会,要不然我就逃走。

我看到贵州大巴事件的那天下午,就在家里面嚎啕大哭。我觉得当年犹太人发生的事情,在中国是频频地在发生。比如当新疆人受到不公正的待遇的时候,我们大家没有出来维护新疆人;之后不让蒙古人上学、不能学习自己的文字,也没有太多的人发声;后来逐渐演变到全国上下都在忍受当时新疆人忍受了的命运。

怎么说⋯⋯感觉好像是我们跟我们国家、我们政府、我们时代是互为因果,就是那样的政权,塑造这样的人民,这样的人民又在进一步加强了这样的政府。当时我就在想,我是这么幸运地逃脱了这样的命运,但是我没有办法为那些本来跟我有相同命运的人做任何事情。

..

本文未完,全文见《他们为什么润?两个中国青年的自白


256. 贾选凝:《黑暗荣耀》不只是复仇爽剧,也演出校园暴力受害者的不可能逆袭

257. 《记香港:陈慧》时代的说书人:说香港是福地,未免太轻佻

258. 有社会支持,妈妈才能找到人生的「ikigai」:三位职场女性的母职经验谈

259. 疫中归京记:从封控到放开,一个北京人的日常观察

260. 三年「穿越」:在防疫末代返乡中国

261. 政治犯父亲、流亡者女儿:两代缅甸人的民主追求

262. 励志故事还是大丑闻?女星如何「骇入」奥斯卡

263.他们为什么润?两个中国青年的自白


《世界走走》是一家新起步的、希望做成具有性别意识的国际新闻媒体,冀以跳脱二元的崭新视角,诠释各地的迷人故事🌎

即日起,我们会在「 世界走走Sehseh.world 」继续与大家见面。未来深度文章仅于新站刊登,晚报、周报则会继续在Matters发送,点击下方连结订阅电子报,不错过走走精彩文章💕

订阅世界走走电子报

世界走走Facebook

世界走走Instagram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