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佩洛西访台与军演测试全球舆情,北京看到了什么?

祁賓鴻
·
·
IPFS
·

2022年8月2日,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Nancy Pelosi,又译作佩罗西、裴洛西或波洛西)于夜色中抵达台湾,引发一连串局势震荡。如今军演的硝烟已然散去,盘点此次事件中的各方损益,中国可谓是以「后发先至」的姿态,完成了一次多角度的压力测试。

之所以要称「后发」,是因佩洛西确实在先手出击上,给了中国一定挑战,那便是8月2日至3日的汹涌舆情。佩洛西抵台当夜,中国网路上出现不少激愤批评,认为政府的无所作为,将令中国丧失战略威望,沦为被外界轻视的「纸老虎」,台湾则会成为各国政客争相到访的「民主打卡地」,一中原将更被掏空;但之所以称「先至」,也是因为事件的后续发展,让中国的战略得分持续上升,不仅足以平息舆情波澜,更让中方在未来解决台湾问题上,收获了不少宝贵经验。

在军事场域,解放军借着此次「师出有名」,实地演练了区域拒止,并让导弹飞越台湾上空,测次了美台双方的应对反应:美方虽持续表示将派军舰穿越台湾海峡,「捍卫自由开放印太地区」,却毫无动静,更未有其他实质军事反制;台湾则更夸张,先是对导弹飞越上空一事闭口不谈,又在日方揭露此事后自欺欺人,称「导弹进入大气层不算领空」,同时将所有解放军释出的「逼近台湾海空照」定调为「P图」。

而更重要的,是中国借着此次政治风波,进行了两大层次的国际舆论测试。

泛西方阵营并未盛赞佩洛西

首先,是泛西方阵营对此次佩洛西访台的评价。与中国舆情的事前担忧不同,泛西方阵营并未对佩洛西的抵达「一片叫好」,而是发出了此起彼落的谴责与检讨,其中又可分为两个方向:对佩洛西的批评、对美国威信的担忧。

在批评佩洛西上,各方论述可归结为一句简语,「佩洛西的一意孤行只为自身利益,而非美国大局」。例如《时代杂志》(Time)便于8月3日的报道中表示,「除了哗众取宠外,佩洛西的访问并未带来任何实质收益,代价却是中美将在全面战略竞争的路上越走越远」;《纽约客》(The New Yorker)亦在8月4日刊出对学者雪莱·里格(Shelley Rigger)的采访,里格抨击道,「佩洛西访台从来都不是实质性的事情,这始终是一种象征性的姿态」、「对我来说,这不战略、不理性、不聪明,也不是由国家安全专业知识或思想所驱动的」。

而在对美担忧上,各方论述可大体总结为,「佩洛西此举会让人怀疑,美国的政治精英是否已对印太战略形成稳定共识,且面对中国多日军演,美国的无所作为恐进一步折损自己的大国威望。」例如《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便于8月3日刊文,称佩洛西的访问是不必要的挑衅,并可能破坏拜登政府的印太布局,让盟友怀疑美国的亚洲政策缺乏统一战线,且由事件后续发展来看,中国展示了力量,美国却有所犹豫,无疑是向该地区盟友发出糟糕信号。

回顾现实,对北京而言,佩洛西访台可能出现最糟的国际舆情状况,便是泛西方阵营同声嘲讽北京吓阻失败,且宣称台湾问题的本质并非「政治红线」、「核心利益」,而是中国虚张声势的借口。然由上述结果观之,佩洛西或许收获了个人的政治声量,台湾也推动了一波大内宣,国际舆情却罕见没有普天同庆,且对佩洛西甚至美国政府多有批评,显然是明了此事的严重性。

而如此发展有助中国铺陈下一阶段的舆论战线:「师出有名」,详细来说,便是形塑「美国才是挑衅者,中国始终努力维持和平现状」的舆论形势,并借此强化对台武力威慑,突破过往军事互动惯例,营造新常态。例如通过8月4日起的围岛军演,解放军彻底废除了「海峡中线」;8月14日美国参众议员5人团访台后,解放军东部战区于15日再度军演,创下「议员访台便军演」的先例。

眼下美国即将迎来中期选举,往后应会有更多政治人物前来台湾「快闪打卡」,而伴随北京持续借此「师出有名」,台海恐会形成「多访问」对上「多军演」的新常态。但平心而论,在佩洛西之后,不论此后来访的美国参众议员隶属何党,其所收获的政治能量皆在递减,一来特朗普(Donald Trump)官司吸引了美国媒体与舆情,台海议题正在降温;二来参众议员的位阶不如佩洛西特殊,无法突出访问的特殊性。

反之,中国已借佩洛西访台一事,夺占了部分国际舆论「高地」,往后亦更有可能持续推进,借着议员访台持续军演,巩固新的台海现状。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中国正是借用国际舆情的「中国吃亏」认知,顺水推舟实践了「吃亏就是占便宜」的战略技巧。

「支持中国」的舆论动员

而第二层次的舆论测试,主要是针对「支持中国」的国际动员。由结果观之,中国在这一场域可谓收获颇丰。

首先是国际组织,联合国秘书长发言人杜加里克(Stéphane Dujarric)在被问及对佩洛西访台有何评论时,表示联合国的立场与1971年做出的有关一个中国的2758号决议并无差异;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António Guterres)亦再次重申,联合国将继续尊重一个中国政策和联合国大会通过的2758号决议。阿拉伯国家联盟与上海合作组织亦表态奉行一个中国原则,支持中国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而在国家层次,俄罗斯、白俄罗斯、塞尔维亚、希腊、伊朗、叙利亚、巴勒斯坦、突尼斯、埃及、朝鲜、老挝、柬埔寨、巴基斯坦、缅甸、印尼、泰国、越南、埃塞俄比亚、苏丹、南苏丹、刚果(布)、南非、特里尼达、多巴哥、尼加拉瓜、古巴、委内瑞拉等多国官方皆表态支持中国,包括对一中原则的再确认、对美国挑衅的谴责、对中国维护主权领土完整的支持等。

除此之外,俄罗斯、泰国、古巴、南非、津巴布韦、安哥拉、乌兹别克、沙特、埃及、巴哈马、瑞士等地皆有媒体发表评论,称佩洛西访台为不明智的挑衅,将破坏地区和平与稳定。

与此同时,相反声音亦有市场。例如七国集团(G7)外长便于3日发表联合声明,称中国的「威胁行动」,包括实弹演习及经济胁迫,可能会导致不必要的升级,并敦促北京不要单方面以武力改变区内现状。类似叙事大体集中在欧美国家的官方表态上。

而综合上述结果可以发现,从俄罗斯、少数欧洲国家,到亚非拉多数国家,其面对此次佩洛西访台引发的震荡,皆选择了相对支持中国的立场,并表示美国才是台海和平的破坏者。至于反方叙事,虽说G7曾是全球的大国集团代表,但其声明此次显然没能团结全球舆论场,甚至不能说服欧美内部的媒体评论。

对中国来说,此一测试的意义在于,能为往后的台海新常态预先规划舆论战线。一来,若国际舆情对解放军军演的质疑与担忧,大过了对美国的谴责与对中国的支持,北京便须耗费较多精力与资源来缓冲,甚至可能自我克制;反之,若国际舆情普遍支持中国,仅有少数国家抨击军演是「过度反应」,北京便能较有余裕地推进新常态,不必担忧「中国威胁论」压过一切。

二来,如若未来真有一日,必须以武力方式解决台湾问题,则今日的舆情反映,也不失为一个参照样本。自然,「武统」与军演程度有别,可能引发更多负面舆情,也可能让此次原本相对中立的国家出声谴责,但即便如此,谴责也可分成「政治正确派」与「强硬派」,前者极可能在表态结束后,继续与中国的往来,而不影响双方实质交流与互动,更不会导致外交关系生变;后者则可能趁势发起诸如经济制裁、外交孤立等实质打击,并要求全球共同参与。而通过此次测试,北京或许会得出,「政治正确派」的占比高过「强硬派」的结论,并将其纳入日后解决台湾问题的决策考量。

台湾问题是中美的战略持久战,此次舆情测试仅是新阶段的开头,在可见未来内,伴随中美博弈的进行,舆情的测试仍将继续开展。

原文发表网址:

2022.8.23

借佩洛西访台与军演测试全球舆情北京看到了什么? | 香港01 https://www.hk01.com/sns/article/806744?utm_source=01articlecopy&utm_medium=referral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