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性重的好處

范米索
·
·
IPFS
·

前天,我寫的「深圳啟示錄」裡,提到一個我認為很重要的觀點,情感波動和情感麻木的差別——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對事物的情感層面衝擊其實是再不斷走弱的,可我並不認為情感起伏趨於穩定是一件好事,那隻能說明我的慾望和多巴胺分泌在下降,對於外部的刺激也在趨於麻木。

相反,如果一些人或物能讓我保持情感的波動起伏、心神蕩漾,我一定會牢牢抓住這些東西,因為它們於我而言,就是向我身體注入活力的最重要的東西,更是我激發靈感與創作的重要來源。

恰好,昨天我在我群里和幾個朋友聊天,有個姑娘跟我說她很累,我只回了她一句: “找喜歡的帥哥出來吃飯,你就覺得人間值得。”瞬間就把她從emo的情緒中拉了出來。

今天,我想認真地談談“喜歡玩、願意玩、懂得玩”對一個人的工作和生活有多麼重要。

我是一個體驗派,從這些年對我自己的觀察來看,我認為有一個特質從小到大都被較好的保留了下來,那就是“玩性重”

“玩性重”嚴格意義上來說,是一個貶義詞,小時候,經常聽我爹媽訓我說“你一個姑娘,怎麼會玩性那麼重的?誰跟你那樣的?你看隔壁xx(男孩)多文氣?”

我小時候的玩性到什麼地步呢?幼兒園在草地上捉西瓜蟲、錯把毛毛蟲當話梅核搓揉、去鳳凰山腳下的田地裡捉蝌蚪、不走大門非要翻牆、從高處往下跳、爬樹、學自行車學得半斤八兩就去找小姑娘載,最後從高坡往下衝,撞上石頭兩個人都飛出去……

回去還被我爹媽劈頭蓋臉一頓罵……杭州話有個詞叫做“烏冊郎當”,這個詞用來形容我那真是再貼切不過。

到了信息技術時代,電腦的出現又放大了我骨子裡的玩性。我小學就接觸了計算機課,那時候學習怎麼使用office軟件、製作網頁、用搜索引擎上網外,我們的老師是非常鼓勵我們拿電腦玩遊戲的。

我無比感激小學的信息技術課老師,他高高瘦瘦,年輕帥氣,還會組織我們結束課程任務,全班打CS。

所以2000年初我就接觸了諸如暴力摩托、是男人就下地獄100層、4399、紅警、CS、GTA等等集策略與暴力於一體的遊戲,隨後便是QQ堂、跑跑卡丁車、勁舞團等遊戲的崛起,而當年我特別喜歡玩的遊戲類型卻是在線角色扮演類游戲,夢幻西遊、魔獸世界、熱血江湖、模擬人生……如果當年沒有這些遊戲的熏陶和教育,或許今天我的狀態大概率就不會是這個模樣。

在一些角色扮演遊戲中,玩家往往會現在新手村訓練到10級,才能開始思考職業的轉型,比如根據自己的喜好去選擇此後的職業發展方向——刺客、刀客、藥師等等。

而在遊戲過程中,你需要指引你的角色去探索地圖,新手村的地圖其實並不大,找到關鍵NPC,從他們嘴裡套出情報並開始執行每個階段的任務,有時候遊戲裡會埋一些彩蛋,需要運氣也需要策略才能遇上。

而跳過新手村訓練階段後,你會意識到自己的遊戲地圖就開始由一小塊變成了一大片,只是你沒去過的地方都是一片暗色,只有輪廓。

作為遊戲玩家,你就需要思考如何擴大你能接觸到的信息範圍,抵達一個未知的領域,需要有哪些裝備,具備哪些技能,才能幫你在那片領域中更好的生存和適應。

這時候,你要蒐集這些情報,除了地圖裡的NPC會告訴你以外,地圖上的活人玩家同樣能夠分享給你,往往這些經驗和級別都相對比你高很多,他們也會行色匆匆趕路做任務,而你要結實他們同樣需要運氣和策略。

記得我有一次,我路過一片荒野,看到旁邊有人在和怪獸打鬥,我就直接上去幫對方一起對抗那隻怪獸,於是結束戰鬥後,我們很快就成了朋友,而我詢問一些任務線索時候,對方立刻就把情報給了我,甚至還帶著角色中的我前往我要做任務的地方,幫我一起蒐集材料。

還有一次,我在玩魔獸世界的副本團隊任務,由於當時我的角色是個肉盾戰士,需要跟隊友配合去吸引怪獸的火力,好幾次差點命懸一線,好在有個藥師在幫我們瘋狂奶血,而陌生隊友也較為給力,因此,在戰鬥結束後,大家對彼此的配合多少會有幾分讚賞,於是就互加好友,下次上線繼續一起玩。

如今,我很多年沒再玩過這類游戲了,但是這類游戲帶給我的啟示是非常大的。

遊戲最強大的點在於它營造了一個環境,創造了無數困難,讓你身臨其境的代入體驗,而在這個過程中,你一邊需要充分挖掘遊戲地圖裡的信息,NPC的信息,搞懂遊戲規則和禁忌,一邊還要製定對自己人物的成長路徑規劃和目標,同時你還要學會如何在遊戲中與現實世界的人社交,如何與他人配合併獲得強信任。

如果你把這套思路用到現實世界裡,你會發現有很多相似之處可以擬合上。如今想來,這些遊戲實在再給我走上今天的道路打下一個強有力的基礎。

比如,我在落地的村落裡學習各種技能,情報,慢慢升級,隨後我勢必會在羽翼豐滿之際開始往外探索,進入其他未點亮的版圖,往往這些版圖會比你所在的村落規模更大,更繁華,因此進入後,便需要了解並在當地探索和習得技能,搭建當地的人際關係網絡。

按照這個邏輯,你當然可以再去解鎖其他村落,從當地拿到只有那裡才有的情報信息和資源和人脈關係。

回頭再看我自己的人生經歷,跟當年我打遊戲的思路簡直不謀而合,我只不過將這套思路搬運進了現實生活。因此,我沒有大多數人有的執念。

那個執念是什麼?是我要通過找到安穩的工作,獲得一份穩定有保障的薪水,隨後在家鄉買套房、結婚、生育。

當然,在我眼裡,這是一種「執念」,會牢牢將我的思維鎖住,進而鎖住我肉體向外探索的行為。

可在我父母眼裡,他們會認為周圍大多數人都這樣做,這才是一條穩定安全的道路,你理應也該將此作為你的人生路徑。

他們的思路沒有問題,可問題在於,我不會想著找工作獲得薪資,努力買一套屬於自己的房,為家鄉的房貸踏踏實實打工,貸款壓力一下來,我更不敢辭職,否則房子就保不住,安全感就沒了,那我這輩子的確就喪失了流動性,更別提什麼探索其他版圖的可能了。

如果用遊戲的思路去看待人生,那麼我是不會想著在我誕生的新手村里打打村里的怪物,跟村里的人社交,隨後在村里搞一套房子,最後一輩子都住在這個村子裡。

因為遊戲的目的就不是讓你呆在村里,而是讓你在新手村里熟悉了這個世界的規則和玩法,搭建起基礎的能力,隨後鼓勵你外出探索更大的世界,引導你遇見更多的可能性。

因此,青少年時代的玩性,恰恰塑造了我成年後的這種思路,並把我推上了一條帶著體驗心態來探索世界的人生之路。

成年後,我的玩性還是沒變,因為出了村子,我有了更多元的玩耍項目體驗。

昨天,我在群裡跟大家分享我去年在海南學習衝浪時的思考,如果你看過我之前的狀態,可能對當時有點印象。

如果自由潛的學習是教會我如何通過調節自己的呼吸,放鬆身心去降低心率並降低身體表面的吸氧狀態,從而挑戰自己的極限,那麼衝浪恰恰是讓我體驗到“海水”的另一種姿態。

我的衝浪日記裡,是這樣寫的:

早上去沖浪,第一節課上板,陸地練習了幾次,第一次上板就站起來了,但後面幾次就開始發揮不穩定,膝蓋摔了兩次,疼得要死,一大塊淤青。

上板起身簡直就是在海裡練Burpee,🏄‍♀️衝浪這個運動是我個人感覺真心學習難度很高的運動,跟潛水不太是一個量級。

我問教練:為什麼學習衝浪?還當教練?

他說:“因為難,難才有挑戰,本來我就喜歡海,海上的運動就那麼幾種。如果你想要玩的好,要觀察每一朵浪,人和浪的關係,抓住每一個浪頭。”

我:“那你觀察的怎麼樣了?”

他望著海浪的方向,笑了下跟我說: “我觀察了一年多,天天看,我都沒看明白。”

我來說下自己的感受吧,這個運動真的不容易,而且我高估了自己的體力,光一次次扛著板進海裡,一次次從板上摔進海裡,就已經耗費了非常大的體力,而且那種感覺就是一次次被大自然狠狠的教訓,一個浪就能把人拍得生疼,甚至吞噬。

所以有時候想想,能發明衝浪這種運動,還能在海上乘風破浪,真的是一種人與自然的和諧態。

全程我其實瘋狂在質疑我的學習能力,內心瘋狂在吶喊“太難了”,但想想這不是因為“難”才來挑戰麼……再看看隔壁小孩還學的興高采烈,內心又在做自我說服工作……

我覺得衝浪也是一門哲學運動,不光是人和浪,人得先駕馭好板,才能平衡好人、板、浪三者的關係,每個浪的差異性和多變性,本質上也是在挑戰人在面對不同浪時的迅速應變能力。

學學衝浪挺好的,能讓你摔倒一次又一次,再爬起來繼續挑戰,能在浪頭站穩並且順著浪的軌跡滑行,把這種狀態和精神融入學習、生活和工作,會給你加很多的buff。

自己玩浪的難處是有時候抓不住浪,還看不准浪,明明看著風平浪靜溫和的要命的一朵浪,到你面前瞬間變成“瘋狗”,來不及反應,就往你臉上“啪啦啪”砸下來,看“浪”比看“人”還難,平日看著風平浪靜,關鍵時刻真能瞬間變臉咬人。

厲害的人,看這種浪,一眼就能看明白,看準時間點,上板起乘自然輕鬆駕馭住了浪,反而“浪”不僅拍不飛ta,還能為ta所用,成就ta。


今天,我回頭看這段日記,當時的衝浪場景歷歷在目。我的確在那一陣子懷疑過自己,一次次被自然教訓,一次次看不清浪,一次次沒能夠抓住浪而錯過最佳的起身時機,還有面對瘋浪時的恐懼和無數次被狠狠拍倒在沙灘地上摔得鼻青臉腫。

後來,我在做投資的時候,發現衝浪和投資真的太像了。

衝浪大多時間就是等待,即便是有衝浪基礎的人,一個小時真正能抓到的也就幾朵浪,而新手可能一下午都會一無所獲,一個浪都抓不住。投資也是,大多時候就是等一個機會。

因此你必須懂得沉下心等待,如果心急,一個浪過來,直接錯過,或者抓錯時機,那麼直接就能將你摔得鼻青臉腫。

而教練當時對我說的話,我也一直記在心裡,他說他天天在海邊看浪,看了一年多都沒有看懂,那麼換到投資市場裡,即便是有經驗的高手,也未必真的能夠對市場的波動了若指掌。

有時候,我自己在用理性和邏輯推演一支看好的票,可結果往往會和你的推理呈現出相反的狀態,而有時候我不看好的票,反而會以反常的狀態一躥再躥,成為名副其實的「妖股」,打破了人們所有的邏輯推演。

所以,回到衝浪這項運動,我認為如果你不懂得觀察浪,不懂它的規律脾氣,企圖征服它,那一定會被教訓。回到市場也是如此,如果你想要征服或者戰勝市場,那麼最後的下場往往是被市場狠狠教訓。

可如果你真能把握好自己的節奏,那麼市場就能助力你,與你共舞,而彼時,浪與你的關係不再是劍拔弩張的對抗與征服,而是彼此成就,市場與你的關係,同樣如此。

股票交易很有趣,衝浪同樣很有趣,如果我缺乏其中一項了解,那麼我就無法把這兩者關聯起來,“玩”對我而言,真的幫助我用新的視角看待很多問題。

同樣,回到跳舞這件事上,那天一個朋友對我一條狀態的評論,也勾起了我當時的記憶。關於跳舞的日誌,我是這樣寫的——

跳完舞回來的路上,一直在回憶整個舞蹈過程。

我發現舞伴真的非常重要,一個舞蹈能不能讓你跳得開心愉快,非常看partner的領舞能力,我大概換了七八個舞伴,發現有兩位舞伴帶節奏非常棒,教得也很好。

後來我問其中一個領舞很好的男孩,為什麼會學salsa和Bachata?他跟我說,最初他去夜店,想學跳舞,後來人家告訴他夜店是學不了那些的,於是他自己找了舞蹈課學習,開始第一年根本不敢邀請女生跳舞,只是坐著看別人跳,總覺得放不開,一年後才克服。

他在帶著我跳舞的過程中,一直告訴我:

“你不需要覺得自己不會跳,也不需要想舞步和節奏,身體放輕鬆,不要低頭,看我或者周圍就可以了,跳舞是釋放你的身體,是跟著音樂律動。另外還需要去照顧自己的舞伴,如果對方非常會跳舞,其實未必是好事,因為你們彼此都有自己的節奏,反而有時會在舞蹈中有對抗。”

我跟他搭檔的好幾隻舞,節奏都不一樣,有抒情有歡快,還有非常奔放的拉美風情歌,但是他每一首歌都能用不一樣的舞蹈混雜了salsa和Bachata一起帶著我跳。

有好幾個舞伴其實都在教我xx拍技巧,我反而跳得很拘謹不自由,但是跟這男生跳舞,我竟感覺自己無師自通,身體和音樂可以律動很和諧,而且跳得非常輕鬆,根本不用低頭看腳步擔心踩到別人,也沒有覺得尷尬和不好意思。

最後,除了轉得太多,轉得頭有點暈以外,真的是跳得非常happy……想到20年跨年跳拉丁和恰恰也是,遇到非常好的舞伴,帶節奏帶得完全不需要你會,你自己就能跳得很好。

所以,很多事有時候可能並不是你太笨,也可能是老師不太會教,任何領域找到好老師其實都很重要。

比如我一場test了快十個人,才能了解哪些人是真的會教,哪些人只是很自我的在炫技,哪些人的風格多樣,哪些人不管什麼歌曲都是一種舞蹈風格……

總之,把自己當小白,多方驗證,總歸能找到適合你自己風格的老師或者教練(不光是舞蹈)。

跳舞,給我的啟示其實會和協作與導師相關。

我們總認為教別人,或者向老師學習需要從技巧先開始,但恰恰是在入門新事物時,忘掉技巧,才能幫助你釋放身體內在的潛力。否則技巧不僅不會幫助你,還會打擊你的信心,成為你的枷鎖。

另一點,協作問題。

如果兩個有自己風格和特色的人,在同一領域都很擅長,往往未必能創造和發揮極大的團隊效能,類似「一山不容二虎」——

過於個性和強勢的兩個人在一起,就像是兩個不同速率的齒輪,根本無法咬合,而如果一個齒輪相對慢速,另一個稍快,反而能帶動齒輪,使得整個系統開始有效運作。

如果你想用愛情去套,我想舞蹈同樣能給你極大的啟發。

對方是在試圖強行用他的節奏帶你,讓你遷就他的步伐,跳得很累又很拘謹,還是說,能夠以另一種方式引導你,讓你在這支舞蹈裡充分釋放你的魅力,感受到自信和自我欣賞?甚至享受和他起舞的感覺?

因此,無論是打遊戲、衝浪、或是跳舞,我始終認為,這些看起來“不務正業”的休閒娛樂活動,對於生活、工作、賺錢是會帶來極大啟發的,做這些事未必是在浪費時間。

如果你不懂得如何“不務正業”,不懂得如何“休閒娛樂”,只是為了工作效率將自己的時間排得無比緊湊,如果你不願意接觸和體驗一些從未體驗的事物,那麼勢必會錯過更多的可能與視角。

機會有時候靠“玩”出來,而思考同樣需要藉助“玩”才能有新的啟發。這些年,我愛玩的性格,恰恰給我帶來了大量的機遇和成長,心態也無比輕鬆自洽。

祝大家都能帶著“玩耍”的心態去面對生活,笑對人生。

最後,送一張圖


微博@斜杠少女範米索

播客@空無一物

電報群: https://t.me/misso0513



CC BY-NC-ND 2.0 授權

喜歡我的作品嗎?別忘了給予支持與讚賞,讓我知道在創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續這份熱忱!

范米索野生咨询|内容教练|🎙空无一物/有效失败 亲密关系|多元思维|认知升级|成人教育 DAO/Crypto|🌍 世界公民 B站/公众号:范米索| 微博:斜杠少女范米索
  • 來自作者
  • 相關推薦

如何谈一段健康的亲密关系?520特刊

爱情与股票的理性与非理性思考

写作、交易和约会的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