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走基
遊走基

一個關心媒體的人的自留地.

时间、空间 (1)

古代中国的时间和空间都是非常抽象的概念。因为我们没有发展出西方那样的实用主义科学,古希腊时代就开始欧几里德数学,亚里士多德那样的哲人也都强调数学的必然重要性;古希腊雕像讲求对称完美,研究将作品雕画得更具现实性。相对的,中国画好像直到最后也没有“影子”,唯一展现“影子”的一幅图画成为了后世重要的研究对象。前几天偶然在李泽厚《美的历程》里读到几段关于时间和空间的文字,放在他讲先秦建筑艺术的那一小章节下。他提到了宋朝山水画概念里的可游可居,宋朝山水画的重点名词有“高远,平远,深远”,分别有三名杰出的代表作家。然而无论是哪一种远,其实都不难从中感受到李泽厚所指的那种“横向延展中的纵深”,他指的是中国古代建筑的平面铺开,利用木头和佛龛之类的设计再体现出深远,从而达到了山水画意境中可游可居的“纵深感”。可游可居之所以可以指代时间的消耗,正是源于人们凝视一幅山水画时能够真切体会到身在其中,从画中勾勒出的充满人世气息的种种细节,达到精神漫游的境地。精神漫游似冥想,是再明显不过的时间的消耗,古代西方人用尽浑身气力去雕刻一枚石碑时,消耗的是时间,再花时间去阅读它、解明它,然后抱着这种精神上的所得再继续将知识传承下去,也是一种跨越了时间的媒介传递。所以无论从小——一个人的一生,或从大——几辈人的一生来看,时间都是一种神秘、惹人向往、遭人钦羡的抽象概念。

在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里不难看出他更偏爱康德的哲学。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抨击了旧来的形而上学、唯心论、笛卡尔,也表明时间和空间是直观体验得来的,是我们看世界所避不开的透镜。在康德的理论里,时间和空间是如此实在。我觉得这是一种理性主义的哲学,不管怎么说,从他编写的目录就能看出来足够的严谨,逻辑感扑面而来。当然这是题外话——康德指责从来的形而上学和唯心论是随着思维四处纷飞,随性所至写出来的哲学(《未来形而上学导论》)。而后在西方世界里,也不乏披着理性外衣的感性主导的文字。在表象这一领域的跨学科(尤其是跨了艺术这一科)研究中,用某一件事物研究另一件事物时,总逃不开比喻、暗喻、借喻。好像这也是纯粹理性的一种。麦克卢汉说时钟将时间空间化,导致这样的时间可以反覆切割(《Understanding media: the extension of man》,未尝不是一种非常杰出的表象借喻。这一借喻充斥着满满的结构主义感,结构主义是西方工业时代的产物,是伴随高楼大厦在纽约四起,实用、经验和物质主义在西方腾腾升起的表象化的体现。必须承认,这一切都是基于西方科学观的土台,这种看似更为具体的、物质的、实用的借喻现在也更为广泛所被大众接受;然而科学中强调的理性、经验、实证对人类感情体验的剥夺,又未尝不是造成时间体验减少、空间体验增加的最大源头。

控诉时间体验减少、并提倡复兴时间的学者不在少数,然而实际上除了苦苦在文章中喊话、以及做些有限的创新外,大势所趋颇难拧转。 20世纪的传播理论家哈洛德・伊尼斯就在《变化中的时间观念(A Plea for Time)》里详尽剖析了这一点,其他也不乏许多学者在别的社科领域控诉同一症结。譬如“社会的横向分裂盖过了曾经的纵向划分”(Charles Beard),被区隔的社会(segmented society),“无数横向社区在空间上连结在一起,时间被削弱了”(James W. Carey, Robert Wiebe);“当远距离传播得到加强,近距离传播退化后,我们就会发现人类的关系将转化为一种横向的维度;大量物理空间上分离的人们却通过与超地方(extra-local)的文化、政治、权力中心的联系而联结在一起。”(《Communication as Culture: essays on media and society》,James W. Carey)我一直觉得这是现代性的一种必然体现。诚然勿消说,现实就是如此,确实不需举证。因为我很吃传播学这套,所以倾向于从传播理论来解读这个问题。越来越觉得哈洛德・伊尼斯的《帝国与传播〈Empire and Communication)》是一部很伟大的著作,他用传播所带来的影响解释了帝国行政管理或兴衰问题。中国之所以能从很早以前就建立起强大的集权国家,这跟快马传书的行政管理体系有很大关系。这样看起来,空间治国似乎是最为有效的方式手段。然而伊尼斯在《A Plea for Time》中呼吁的恢复口头传统的活力,似乎需要往回溯的不是一星半点,毕竟人类进入书面文化社会已经太久了,现在只剩下一些原始部落还保留有口头文化了吧。 Clubhouse或许是一个活化口头文化的很好的媒介,它可以制造出一定的公共空间,结果还是出现了像古代书记员一样的位置,有人会把讨论的内容整理成文再发布出来,这样可以得到更为有效的广泛传播。所以就结果而言,传播最终还是依赖了书面文化与社交媒体,人们对于空间的诉求丝毫不减。

当然,我也认为空间和时间并不是对立的。就像李泽厚提出的中国建筑横向铺展中的纵深体现,只要可以做到可游可居,时间上的诉求是可以成立的。时间的作用是什么、优势是什么、利点是什么;时间与空间可以如何结合;如何能够在互联网上实现空间展开中的纵深体验;或许都是接下来需要去思考的问题。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