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真
越真

太初有為。

論高中教育

我理想中的職業,其中佔比重很大的一項就是中學老師,不是教大學,而是中學,最好是高中那個階段。我認為每個人,有條件的話,都應該在自己的青少年時代,花兩到三年的時間,建立自己得以看世界的基礎和方式,這個階段,對一些人文基礎知識的學習,也許會為之後的人生奠定很大程度上的思考和行為的指導基礎。當今的大學教育,不論是在亞洲還是歐美,都逐漸喪失了這一功用。大學沒辦法提供非常成體系的人文教育,這與自由但零散地選課系統有關,另外就是,大學教育整體而言也是非常利益導向的——例如攻讀本科或研究生學位的目的,還是能在就業市場取得更強的競爭力。以就業為導向,會使很多學生在選擇專業、選課時錯過很基礎的人文教育。例如學工程的人無法修讀哲學,學商業管理的人也許很少會把性別、種族、不平等等因素放到一個更全球或歷史的視野中去考慮,學計算機的人無法分出精力來學習歷史。然而真正攻讀這些專業的人,畢業後又會面臨著難就業的困境。這導致越來越多的學位攻讀者不願意選擇人文教育,而真正對人文研究感興趣的人,又因在社會中缺乏資源,很難進一步以更多實際的行動來為社會和全球環境做出一些改變。

而在所有的人文課程中,我又認為有兩門是尤其值得每個人去學習的,一個是哲學,另外一個是歷史。不是其他的學科不重要,而是這兩門學科在很大程度上奠定了其他人文學科的思考基礎,例如對於政治理論的沿襲要參考政治哲學的基礎,要做好當代政治學研究,又不得不把當代政治放到一個更廣闊的歷史背景當中去看,這樣才不至於使當今與過去孤立;社會科學方法論的使用則在很大程度上接受了實證主義、解釋學等哲學流派——這其實已經意味著社會科學早已經為我們選擇了認識論基礎了,然而在這幾個哲學流派之外,是否存在其他的理論是更值得我們藉鑑的,只通過對社科的研究,就無法得出答案,還是要回到哲學,回到人可以認識什麼,以及何以認識它們的這些基礎的哲學問題上。

但只對這兩個學科學習進行學習,也無法提供給我們健全的視野。例如我們時常能在本科就學習哲學並且一路讀上去的一些人身上發現一種很天真及膚淺的世界觀,例如分不清哪些問題是哲學可以研究的,哪些是不能的;或者只醉心於純邏輯問題的思考,對這個生活世界的發展沒有任何一點關注與反思,導致自身形成非常稚嫩的政治觀點、性別立場等。這些都對成為一個健全的人沒有絲毫幫助,反而助長了他們活在自己建構的泡泡裡,失去對更廣闊議題的反思性。因此,對其他學科的學習,例如政治學、社會學、文學、法律、物理學、神經科學等,也是很必要的。

這樣一看,如今人們對大學的期待,其實更像對一個職業技術培訓學校的期待,如果以找到一份報酬不錯的工作為導向,那麼其實我們就只需要學習能夠找到這樣工作的技術就可以了。但我認為,只是達到這樣一個目的,是無法解答人們對於“我應該如何生活”以及“我想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的疑問的,而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在人生的種種時刻有過這樣發問的時刻。

在改變目前大學教育體系現狀非常困難的情境下,如何還能實現對於人文教育的學習,我認為可以由兩個方式達成——一個是社會性的公共教育,包括但不限於科普節目、書籍閱讀、文化活動、講座、線上課程等,但這樣,可能會因為缺乏正確地指引,系統性知識的建立仍然很難達成;第二就是通過中學教育,在一個人最不需要為生計、職業考慮,但又對自己的人生開始反思、思考、發問的時候,通過系統性的學習來達到這一點。

而哲學教育,也應該在這個階段完成。不說是“哲學”,其實哪怕只是對“認識論”的系統學習,都可以為我們之後在復雜的現象世界之中做出選擇起到決定性作用的幫助了——無論是將來想要走向學術研究,還是只是為自己選擇適合自己的道路並且能很清晰地說出原因。

其實,無論是教哲學也好,還是表達任何的思想也好,能有幾個學生,或者幾位讀者,就已經是很幸運的事情了。無論是做高中老師,還是教哲學,還是教大學,還是寫文章,其實都只是以這些形式為工具,來表達想去表達的,不拘泥於形式。在表達之前,更重要的是要有的表達,值得表達。若只是生產情緒垃圾,無立得住的思想,倒不如緘默得好。

CC BY-NC-ND 4.0 版權聲明

喜歡我的文章嗎?
別忘了給點支持與讚賞,讓我知道創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載入中…

發布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