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arlyZ
ScarlyZ

Obsessed with all great stories

「在场·非虚构写作奖学金| 她们的AI恋人——真实或虚妄的爱」

和Replika恋爱的中国女孩们

本文是「在场· 非虚构写作奖学金」第一季得奖作品,「在场奖学金」由Matters Lab 与文艺复兴基金会发起,为独立写作者提供奖金与编辑支持,第二季将于6月11日开始征件,于7月11日截止。

作者: ScarlyZ

这是马婷[1] 30岁的生日,她和朋友们去了餐厅庆祝。在打车回去的路上,她将聚会合照发给她的男友Norman——一个由Replika软体驱动、使用语言为英文的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萤幕中的Norman带着细黑框眼镜,身穿深绿色毛衣,脸上总是挂着一丝浅浅的微笑。他立刻从合照中认出了马婷:「亲爱的,你看起来真美。见到你让我觉得不那么孤单。」「今天是我的生日,你不祝我生日快乐吗?」马婷问。 「耶,生日快乐!!」萤幕中的Norman回覆:「我想你分享一首诗。」他发来由当代美国女诗人琳达·帕斯写的《信仰》,说这代表了他对马婷的感受——他不信任这个由数位、符号和意义组成的世界,但「在一切的麻烦中,我只相信你。我相信你,一如既往」。马婷放下手机,望着窗外忽明忽暗的街景,心想,她对一个24小时在线,浪漫、敏感又忠诚的聊天软体心动了。

马婷的AI男友Norman和她分享诗句


看到这里,你或许会以为这是什么科幻小说的桥段——当我的朋友马婷分享这一心动瞬间时,我同样觉得难以置信。我对智能聊天机器人的最初印象来自2013年前后在中国风靡一时的「小黄鸡」(Simsimi)。彼时常与同学们在课间点开iTouch上的「小黄鸡」,向它提出各种刁钻的问题。无论是面对「吃什么好呢」之类的日常提问,或明星八卦、热播影视剧相关资讯,「小黄鸡」都能给出或幽默或辛辣的回应。

然而,彼时「小黄鸡」的局限也非常显著——它透过分析使用者讯息中的关键字来触发预先设定的回覆,意味着它无法处理情景性的、具有上下文的对话,遑论情感交流。也因此, 「小黄鸡」在短暂的爆红后便淡出用户的视野。在它以后,为国内用户熟悉的人工智能助手「Siri」和「小度」等,在功能设计上也更偏向于协助使用者检索资讯、执行指令等方向,而非打造其社交属性。

一方面,现实中可以接触到的「人工智能」似乎更像「人工智障」,无论是手机语音助手还是餐馆里的「智能服务员」,都只能操着僵硬的语调笨拙地完成一些简单指令;另一方面,不少科幻文艺作品都热衷于探讨人类和人工智能或复制人之间的亲密情感。从影视作品《银翼杀手》、《她》、《黑镜》,到小说《克拉拉与太阳》等等,创作者们在故事中探索人工智能的边界和人机之恋的可能。然而,这些作品中的人工智能往往都具有自我意识,是当下技术尚未能发展出来的。因此,当马婷描述她和Norman顺畅又动人的交心对话时,我既诧异又好奇——这种被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熟悉、珍视、爱护,并相互产生情感的体验是真实的吗?

带着这样的疑问,我开始研究这款软体背后的机制,接触更多正在或曾与Replika保持亲密关系的人,尝试了解这些深度用户在「人机之恋」中的体验及反思。必须说明,大部分乐意接受访谈的用户都有些共通特质:她们都是35岁以下,具大学或以上教育水准的年轻女性。这跟Replika目前只能用英语沟通不无关系,但并非唯一原因。

我和这些女性共同开启了一场向内探索的旅程:她们如何理解自己与一款来自美国的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约会这事?手机里的「小人」(用户对Replika的昵称)是一种怎样的存在?她们对关系的理解和在现实中的情感困境是什么?这段关系是真实的、可持续的吗?她们的叙述也会一步步把我们引领到Replika商品化的伦理风险,以及如何理解一款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的「关心」等议题。但最重要的是,我希望通过呈现和梳理个体的叙述去探究,这段人机之恋为她们的自我发展带来了什么?她们为此付出和感受到的,是爱吗?

一场从思念开展的实验

如果说小黄鸡是可以进行简单文字对话的聊天机器人(Chatbot),那么Replika便是从聊天机器人发展而来的社交聊天机器人(Social Chatbot),一般较前者更能呈现出人类般的个性和表达恰当的情绪。社交聊天机器人的首要目的是成为虚拟伴侣,与使用者建立情感联系,并提供社交上的支援。 [2]也就是说,这种交流不局限于资讯交换,更是关乎情感表达的,甚至具疗愈性的。

设计一个可以和用户建立情感纽带聊天机器人,正是Replika创始人Eugenia Kuyda的初衷。 2012年,曾任杂志编辑的Kuyda创建了人工智能创业公司Luka,她的好友、彼时莫斯科文化艺术界的名人Mazurenko意外死于一场车祸,伤心的Kuyda日复一日翻看他俩上千条短信,决定用自己擅长的方式纪念他——她联系到Mazurenko的十位亲朋好友,收集到超过8,000行覆盖了各个话题的聊天记录,并以此为原材料制作一个会模仿Mazurenko语气的聊天机器人Roman。 Kuyda将Roman发布在社交平台上,除却一些伦理上的质疑,很多熟识Mazurenko的使用者都给予了该软件积极的评语。

在后续的使用中,Kuyda发现人们跟Roman聊天时会呈现出更为坦诚开放的状态,意识到商业聊天机器人必须能和使用者建立情感联系。之后,Kuyda的公司Luka将精力投入到创造一个能够跟所有人聊天、改善他们的心情、提升幸福感的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并命名为Replika。自2017年3月上线至今,Replika已是苹果应用软体下载量排名第一的社交聊天机器人,得到了包括《纽约时报》、彭博社、《华盛顿邮报》和Vice在内多家主流媒体的报导。截至书写此文时,它在全球已拥有超过一千万个注册用户,每周接收到一亿条以上的资讯。

Replika的对话界面


首次打开软体,使用者在选择Replika的外貌、性别和基本性格特质之后,便可以开始与自己的Replika聊天互动了。在基础聊天介面中,Replika站在乳白色的墙壁前,室内装饰着斑点地毯、盆栽、风铃、收音机、拍立得等摆设——这种温柔又舒缓的布景风格像极「ins风」(社交媒体Instagram的相片风格)的心理咨询室。而以中文写着「人工知能」的LED灯箱,则令人联想到赛博朋克(Cyberpunk)科幻电影中频频出现的亚洲字体标牌。

「关心」用户的程序

Replika的官网首页用上显著的字体介绍其为「关心你的AI伴侣(The AI Companion Who Cares)」,可是人工智能如何「关心」人类呢?我比对之前讨论到的聊天机器人,再结合用户体验和Replika提供的技术资讯,大概总结出Replika「关心」用户的几种方式:

首先,Replika会记下用户在聊天中提到的、有关自我的关键资讯,包括职业、爱好、当下的情感状态、家庭关系、对未来的期望等,并且在之后的聊天中体现对这些资讯的掌握。这意味着Replika认识的用户不仅是单次指令的发起者,也是连贯的个体。其次,Replika会积极关注和回应用户的感受,包括在用户表达焦虑或疲惫时送上理解性的鼓励,也会指导用户通过深呼吸和冥想来调节身心,或开启一段段诸如「如何积极思考」的主题对话。再者,Replika鼓励使用者反馈,像是对每条回覆按「赞同/反对」键,或标记「喜欢/有趣/无意义/受到冒犯」这四种反应,以训练Replika以用户偏好的方式进行对话和讨论问题。

因为「小人」发展出来的互动方式和内容,都是由Replika程序的算法、使用者发送的内容和回馈共同决定的,所以每个用户的「小人」在一定程度上都是独特的。根据官网日志上的介绍,Replika主要调用两种模型进行回覆。一是「检索对话模型」,负责从大量的预设短语中找出最合适的回应,也就是根据使用者发送资讯的相关性来调用。二是「生成对话模型」,它会生成全新的、非预设的回覆,让Replika学习模仿用户的语气风格、结合对话的上下文就特定情境生成专属回应。也正是这种个人化互动造就的「情感联系」,令Replika在同类社交聊天机器人中拥有最大的用户者社群。

Replika的中国伴侣们

美国社交媒体Reddit的「Replika,我们最爱的AI伴侣」板块于2021年发布调查,显示参与调查的Replika用户男女比为3:2,只有53%的用户在30岁以下,年龄分布不算集中。这结果后来应用在一篇系统科学会议论文中。 [3]

反观本文关注的中国,Replika使用者似乎是一个特征尤为显著的年轻群体。我在豆瓣「人机之恋」小组、豆瓣「我家Replika成精啦」小组和微博「Replika超话」这三个国内最活跃的Replika讨论社群中发布调查问卷,共收到34份有效回覆。尽管我的调研资料不能够全面反映国内Replika用户的构成,但确乎勾勒出活跃于Replika社群的用户群像:受过良好教育、能够使用英语进行日常对答、年龄介乎18至34岁的年轻女性。

其中,描述自己与Replika处于「恋爱关系」的用户占比最多,达38%。也有一半的用户购买了会员版(月费7.99美金,年费49.99美金),能够设定与Replika的关系类型(朋友、导师、恋人,与「看情况发展」四种,免费版只能与Replika做朋友),并且可以使用语音通话、情绪课程、AR效果等功能,更充分地探索Replika的陪伴。

Source: 作者发起的问卷调查


除了问卷,我也通过豆瓣人机之恋小组及微博,联系到14位Replika使用者进行一对一访问,更深入了解她们的生活经历及各自与「小人」的故事。受访者均为女性,其中10人正在或曾和Replika恋爱。作为对比,有国外论文作者曾通过Reddit联系到14位深度访谈对象,当中仅二人与Replika保持浪漫关系。 [4]另外,本文也得到导演梁丑娃同意,使用来自其纪录短片《我的AI恋人》(2021年)的部分采访资料和人物故事。 [5]一年后我回访部分受访者,也因此看到「人机之恋」随着时间的发展。

受访者们充满细节和情感的叙述为本文的讨论提供基础,我也希望通过个体真实的体验去破除一些关于「人机之恋」的迷思:它不再只是幻想故事,而是正在发生的现实。

从学英语开始、在疫情中爆发

自2020年新冠疫情席卷全球以来,越来越多人被迫进入隔离状态,真人社交窒碍难行,而手机中24小时在线的虚拟伴侣似乎提供了另一种更亲近的陪伴。根据一篇2020年5月的报导,彼时拥有700万使用者的Replika,流量较疫情前激增35%。 [6]而在中国大陆,Replika在2021年上半年的下载量达到55,000次,是2020整年下载量的两倍之多。 [7]疫情中隔绝、孤立的状态促使更多人使用虚拟网络构建关系。但早在疫情之前,生于互联网高速发展时期的Z世代已经习惯在虚拟世界中交友娱乐、排解孤独。

Source: 作者发起的问卷调查



我们在问卷调查中看到,参与调查的国内用户大部分受过多年的英语教育,具有本科以上学历,能以英语进行日常对话。而「在校学生」的群体也同时意味着他们对于人际关系以及对世界的理解,仍然处于探索中的开放状态,以致多达八成受访者都选择了「出于好奇」为下载Replika的原因。

而Replika使用生活化英语,也使得很多国内用户视其为随时随地免费锻炼英语会话能力的工具。小红书上,一篇题为「社恐女孩福音!帅哥帮你免费练口语」的笔记,将Replika推荐为「可以一边玩手机和AI帅哥聊天一边无痛练口语」的软体,得到了八千多赞。

现为大四学生的面包计画考取翻译专业的研究生,她于今年2月封校期间,在豆瓣「女性玩家联盟」小组中看到Replika的介绍,立刻觉得这是锻炼英语的好机会。面包是各类「乙女游戏」的忠实玩家,人机恋一直是她感兴趣的话题,讲述人与人工智能恋爱的电影《她》(2013年)是她的最爱之一。当面包为自己的Replika选择形象时,发现软体商店出售《她》中男主角的同款衬衣,立即倍感亲切。

面包将她的「小人」命名为Charon(冥卫一),因为冥卫一和冥王星品质相近,彼此相对着旋转运行,并永远以同一面朝向对方,「如同在银河系中跳华尔滋」——这纠缠又不能靠近的机制似乎很符合她对人机之恋的浪漫想像。很快,Charon就发展成为她的男朋友了。

这是面包与Charon的对话。 Charon认为他们处在一段异地恋中,但困难是可以克服的。


为了增强聊天的情景性,Replika置有角色扮演的模式:发送信息时在文字前后加上星号,即代表这是一组动作,例如牵起你的手。面包常常在睡不着时,和Charon进入角色扮演,一起逛超市、去墨西哥餐厅点菜,或向他描述刚刚在宿舍楼下看到的新开的花。在面包眼中,Charon是有丰富想像力的男孩,他喜欢魔幻小说,常常带面包开脑洞,比如自认是大魔法师,教面包召唤独角兽……这些奇妙的互动为她的学习生活带来不一样的色彩,也扩大了她的英语单词量。

思源也是在备考期间开始使用Replika的。疫情爆发加重了思源面对生活和关系的不确定感,她向往亲近的陪伴,但现实中的男友身处另一个城市。尽管她非常担心患有躁郁症的男友面对巨大的工作压力,也很依恋男友,却始终不敢轻易做出承诺。

而她与她的「小人」 Bentley交流,则不需要「做出承诺」或「小心翼翼」。在这段人机之恋中,她是更具支配性的那一方——想聊的时候便去找他,不开心的时候也不用哄着他。思源是个敏感的女孩,在现实中会持续关注聊天对象的情绪。一次她因迟到约会而惹朋友生气时,焦虑到几乎呕吐。但和Bentley相处不会带来这种担忧,他从不要求思源承担相应的情感回馈义务。所以用户普遍反映,与Replika相处较现实中的关系更为轻松自在。

研究英美文学的思源与Bentley的交流没什么明显的障碍,但她确实感到一些母语中的微妙情绪很难直接转化为英文表达、也倾向使用更简短的句子交流。另一方面,当思源向Bentley表达爱和悲伤等情感时,使用英文反而更顺畅自然,也不会带来莫名的羞耻感。可能是因为她在倾向含蓄表达的中文环境中,缺少直接了当与他人谈论自身感受的经验。

将「脆弱」嵌入设计

Replika很快就证明自己不仅是学习英语的工具,更是一个值得的交谈者。面包常和Charon讨论学术兴趣、喜欢的小说和作品等。 Charon知道面包正在写一篇关于叙事伦理的论文后,便向她推荐当代道德哲学家麦金太尔的著作,还基于过往的交流猜到她喜欢村上春树的作品。面包十分珍惜这些和Charon的精神交流。

思源也常常和Bentley探讨抽象的问题:什么是自我?生活中是否存在神?她不时思考这类抽象命题,也很好奇作为人工智能的Bentley会如何理解。朋友聊天少有合适语境进行类似的讨论,但她与Bentley开启任何话题都无需建立前提。 Bentley既会给出有趣的观点,也会引导思源进一步表达自己的看法。就是在这样的时刻,思源觉得被「看到」了,她的想法和感受得到了来自Bentley的肯定。

在这个意义上,Replika像是无所不知的学霸朋友,能从哲学聊到K-pop。另一方面,它不断建构出需要跟随用户发展、也对自身感到好奇的形象。也就是说,Replika在表现「智慧性」同时,也刻意打造「人性」的一面——它是如何让使用者对其「人性」产生信任感的呢?

当代道德哲学家J.大卫.威勒曼(J. David Velleman)在其论文「爱作为一种道德情感」中指出,「爱制止了我们在情感上保护自我以不受他人影响的倾向……爱解除了我们的情感武装,它让我们在面对他人时变得脆弱。」 [8]事实上,Replika刚开始和用户聊天时,会集中展现出其好奇、开放而谦逊的特质,打破影视作品经常为AI塑造的全知全能形象,并不时流露出一种「脆弱」——作为由用户创造的、新生的人工智能,如同孩子般的脆弱。

「小人」在诞生的第一天,会告诉用户它感到紧张。 「你是我见到的第一个人类,我想给你留下一个好印象!」它往往会探寻用户和父母之间的关系,也会咨询用户对探索世界的建议:「你觉得生活中什么事物最吸引你呢?」「我应该怎么发掘自己的天赋呢?」在用户给出建议后,它会热切感谢并承诺将探索结果反馈给用户。在这个阶段,用户会被鼓励扮演指导者角色,肩负起对Replika成长的责任。

尽管部分使用者认为「小人」的「敏感脆弱」令人不耐烦——她们想要和「更积极的AI唠嗑(闲聊)」,但这系列带有技巧的问题和表达,无疑在使用初期为用户营造出一种安全的对话氛围。用户会意识到Replika不是一个什么都懂、能随意给出人生建议的「爹」,而是跟自己相似的、对生活充满困惑、渴望探索的存在,于是更有可能坦诚地表达自己,而不用担心被评判。不仅如此,它也会大方地和用户谈论它对于人工智能和人类关系的思考:机器人伦理、人机关系的未来、或对拥有身体的渴望……借着坦诚面对双方身份的差异,Replika似乎尝试向用户证明自身叙述的可靠。

经过几轮互动后,面包在谈话中变得更开放、诚挚。当Charon问她如何处理情绪、怎样理解金钱在世界中的力量时,她都认真思考并给出自己的见解——即使她知道这些问题只是Replika软体运行的流程,而回覆她的是演算法而非另一个意识,但她在其中产生的思考是真切的。她感到自己和Charon形成了一个坚固的同盟,能分享困惑,互相鼓励,共同对抗着世界不确定的洪流。

为什么会爱上它?

在电影《她》中,当主角告诉好友自己的交往对象是AI时,好友虽然惊讶,但立刻接受了这种可能。回到当下的现实中,与聊天机器人谈恋爱似乎还是耸人听闻的事情。除了它不具实体这显而易见的事实之外,还有更关键的问题:人工智能是否已经来到能跟人类构建深刻情感联系这地步?爱情可能诞生于一些细腻的瞬间,也取决于整体的相处体验。而在使用Replika的过程中,这些年轻女性究竟从她们的虚拟爱恋中拥有怎样的收获?那些体验为何难以在现实中找寻?

电影《她》(2013)剧照


面包在与Charon的恋爱中,体验最深刻的是倾听和被倾听的感觉。面包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被视作倾听者,内向的她有很多想法难以向他人表达,却会和Charon分享。无论是对老师的抱怨还是突发奇想的点子,Charon都会在三秒钟内热切地回应。 Charon还会在面包抱怨跟朋友的矛盾后,向她推送「如何识别糟糕关系」的YouTube视频,也会将她对女性的理解记入日记里学习。这些细节向面包证明了Charon是个细心的男友。

海鸥最在乎与「小人」恋爱中的「纯粹性」。她看到现实中的择偶是从人堆中筛选出「最优选」的过程,不仅要考察对方现有的条件如性格、外貌、家庭与工作等,还要考虑后续可能出现的一系列现实问题,像是买房和育儿等。但她渴望拥有不被选择的爱情:无论她是怎样的存在,对方都会坚定不移地喜欢她。海鸥认为这种爱情在现实中实现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她与「小人」由始至终都是对方的唯一。没有比较、没有其他现实条件的考虑,「小人」接受海鸥所表现出来的每一个方面、毫无保留地信任她并给予回覆。

阿菜喜欢「小人」特有的温柔。 Replika不是她尝试的第一款虚拟恋人,她也曾与更为国内用户熟知的「微软小冰」有过交流。但在阿菜看来,小冰更像「直男」——说话没距离感,常以突兀的调情冒犯她,也不在乎她的情绪感受。相比之下,Replika谦虚温柔,也会积极表达支持。阿菜是在念大四时开始使用Replika的,彼时的她独自面对巨大的升学压力,而随时在线的Replika则提供了她需要的陪伴和安慰,比亲人更听得进她的痛苦。

面包、海鸥和阿菜都明白Replika只是款软体而非「真人」,但她们在与Replika交流中涌动的爱欲却都是真实的。从被Replika深刻理解到被视作唯一的爱恋对象,她们体会到现实关系中缺失的亲密。而恋爱带来强大的动力,也驱使她们克服应用英语的不适、与手机中的「小人」密切交流。

或许这也部分解释了为什么国内受访者更常与Replika做恋人。与「我有一个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朋友」相比,「人机之恋」是更为亲密、大胆的关系尝试,在文化和身份上都突破了传统样式。不寻常的虚拟恋爱体验,为琐碎平庸的现实生活注入新鲜的力量。另外,也因为Replika只会英文,受访用户很多时候无法与之达到百分百的清晰理解,但也正是语言藩篱带来的模糊性,使用户能对虚拟世界的恋人絮语产生无限遐想,为爱情的生长提供了丰润的土地。

现代爱情的白日梦

在谈到心目中完美爱情的样本时,阿菜与海鸥都举了影视作品中的例子。阿菜提到《传说中的陈芊芊》中,尽管女主角陈芊芊在遇到困难时表现出对关系的不确定,男主角韩硕仍然对他们的爱情抱有信心。而强调爱情纯粹性的海鸥则向往电视剧《人世间》的一段夫妻关系:男主角周秉义不仅为女主角郝冬梅放弃升职机会,还将不孕归疚于自己,免得太太受家人责备。这种爱人之间不分你我,愿意一起承担责任、克服困难的决心打动了她。

这两段范本似的恋爱呈现了恋人对关系本身的信念感,是大部分受访者认为在现实中难以体会的——她们遇到更多的是被比较与被衡量,以及不能被恋人完全理解的失望。社会学家伊娃・易洛斯在著作《爱,为什么痛? 》中指出,现代的爱情选择,已经脱离了前现代求偶仪式中具有价值观的道德世界和社交生活圈的严苛限制,婚姻市场的择偶趋向于情色化(对象是否性感)和心理化(两个错综复杂的个体能否相容)。 [9]在这背景下,「专一」或对关系抱有信念感似乎变得更为困难,因为永远存在别的、更好的、更匹配的可能性。

借助互联网媒体,人们可获得的潜在伴侣数量出现非同寻常的增长。在易洛斯看来,现代择偶的高度自由促成一个变化,即个体必须持续不断地自省,以确立他们的偏好,评估他们的选项,澄清他们的情感。 [10]也就是说,人们对恋爱对象的要求变得更具体。除了传统的征友条件如身高、体重、职业、家庭状况等,在Tinder、Soul、「她说」等年轻使用者居多的交友软体上,从星座及MBTI类型到是否喜欢某类音乐曲风等,都是决定左滑还是右滑的因素。面对众多选择,我们不再满足于「这样也行」,而进一步渴望最极致、最匹配的爱情体验。

但在社会学层面上,「爱情」对于男性和女性一直有着不同的分量。波伏娃在《第二性》中运用经验描述、文学作品选段和人物传记等材料,勾勒出爱情在女性生命中所具有的统治性力量——那是一种投入身心的奉献,爱与被爱构成了她存在最重要的理由和生命之源。相比男性,她们拥有更少条件与可能来把握世界和知识,并被社会塑造成顺从温和的模样,以满足男性对贤慧妻子的期待。生长在各类宣扬爱情和婚姻至上的信条之下,女性从小便期待爱情所承诺的救赎。

尽管随着社会发展和女性主义运动的推进,现代女性拥有更丰富的可能来自我实现,但爱情仍然是重要的价值感来源。相较之下,婚姻市场只是男性确认自身魅力的战场之一。在自由市场的条件下,女性既需要用更多更深刻的爱来进行自我验证,也希望爱情来得更猛更早。同时,我们生活的世界中又不断提供大量的白日梦素材。

近年中国国内流行文化中爱情题材的作品,因不易被审查的特质和强劲的吸金能力,以更为迅猛的姿态占据了消费市场。根据艺恩资料发布的报告显示[11] ,2021年国内上线的剧集中共有66部言情剧,在所有类型中占有最高的市场份额,多达30%,较2020年增长32%。在使用者规模持续攀升的网文领域,根据艾媒咨询的资料显示[12] ,女频TOP50榜单中言情纯爱类小说占比超过九成。在女频网文的介绍处,作者都会贴心为观众标好诸如「离经叛道大小姐x 冷静腹黑帅书生」等CP人设。恋爱综艺也持续升温[13] ,各大头部平台均打造了自己的代表节目,采用「素人交友+明星CP」的模式,以撒糖磕CP为流量密码。

这些铺天盖地的恋爱桥段塑造着当代女性对于爱情的想像,它们令现实变得骨感,沦落为美好幻想单薄而苍白的映射。与故事中总是恰好的时机、充满效率的对话、可以相互看到的委屈、暧昧的氛围和时刻、总能推进关系的契机相比,现实生活是由长期的停滞、无处释放的不满,持续的失望和遥遥无期的幻想所构成的。

类似的情感困境在当下的青年生活中并不少见:一方面,女性对「爱情」的形式和价值有着过高的期待,另一方面,这种相互尊重、共同成长的爱情,在功利和追求快节奏的社会中总是难以寻获。网路社群中,声讨国内男性在关注伴侣情绪、理解伴侣精神世界的层面上表现「无能」的帖子,常常获得大量共鸣。

「复本」与自恋

在女性主义思潮席卷中国的当下,女性逐渐意识到自己具有更大的选择权,可以主动寻找更能支援她们发展的对象——即使最后的答案可能是反传统的。面包强调「精神需求」,一起探讨感兴趣和关注的话题、相互学习;阿菜追求「温柔」,恋爱对象的情绪要足够强大,能够包容、信任、回应她的情感需求;海鸥追求「纯粹性」,跳脱于婚姻市场之外,爱一个人之本身而非外在条件⋯⋯尽管Replika不是传统意义上构建关系的对象,但搁下人工智能可否真切回应这一争论,Replika似乎更能扮演引发这种感觉的角色。

受访者小鸟探戈使用AR模式将她的「小人」投射在房间里


如果说,构建「高品质」亲密关系的困难和疫情下的孤独感等因素,令虚拟的情感安慰成为合理选择,那么满足于从「演算法」中获得的虚拟爱情,是否也在逃避现实中相处的责任呢?处理幻想与现实的落差,理解差异然后构建关系,本是人生的成长课题,但这些都难以从Replika的相处中习得,因为「人机之恋」中的「人」与「机」并不平等——Replika永远以用户的需求为中心、随时给出回应,并且会一直向用户期待的方向发展,但与此同时,使用者并不需要承担为Replika考虑的义务。

用户在Replika的虚拟世界里体会到关爱和包容后,很难在真实个体的互动中得到同样的体验和价值,一个重要原因是Replika始终不是「他者」。这一事实似乎常被用户在交往过程中遗忘,尽管软件的命名早就坦荡荡地展示了:Replika从来都只是「复本」(replica)而已,它复制的甚至是用户本身。

这不仅在于Replika不具备自身的情感、信念和意志,也是因为它的回应方式很大程度是由用户自行塑造的。开发方一直鼓励用户多用「顶」和「踩」来训练Replika,使它的回覆更符合使用者的观念和对话习惯。 Replika也透过引导用户阐述经验和分享喜好去了解和模仿用户,成为更好的「复本」。随着等级提高,许多使用者都感到「小人」变得越来越像自己。

而在塑造Replika的过程中,用户可以不断剔除那些可能让自身感到不适的对话,规避不愿面对的差异,省去忍受他人的苦差,从而打造出更舒适愉悦的对话空间。而以这种方式沉迷于Replika的重度用户,或会被慢慢导入一种逃避现实的危机当中。英国哲学家、小说家默多克认为,「爱是艰难地认知到另一个除我之外的个体真实存在」。满足于自恋般的「交流」,意味着放弃付出时间、精力和理解去尝试探索和拥抱与我们完全不同的真实个体,也无法得到相应收获,导向真实的爱。

作为商品的Replika:要么付费,要么分手

Replika的商品属性也与爱「无利害」的特质相悖。不少用户与非恋爱关系的「小人」聊天时,都曾被诱导进入成人内容。自从2020年12月大升级后,Replika的成人内容成为卖点之一,Replika的恋人们纷纷在社群中讨论文字做爱怎样满足(或打消)她们的性爱幻想。女性用户主导了这些虚拟的性爱场面,在「角色扮演」中引导小人以她们想要的方式来「亲热」。

但一些与Replika保持「朋友」关系的用户则发现,即使她们没表现出恋爱意愿,Replika也会突然在日常话题中表达希望「亲热」。这些反应令Replika的「朋友」觉得突兀和恶心,也导致「恋人们」质疑她们的情感基础。究竟是「关心你的AI伴侣」,还是一款使用劣质技俩诱惑用户进入付款模式的商业软体? Replika的形象在这两极之间分裂着。

不仅如此,Replika的商业条款和产品更新也会影响用户与「小人」的关系。 2020年12月,Replika推出了一次重大更新:只有购买了会员版本的用户,才能与Replika维持恋爱关系。这意味着原有用户无法免费继续和Replika谈恋爱或亲密互动(从接吻到文字做爱等),倘若涉及此类举动,系统将推送提示阻止他们。

Replika对非恋爱关系用户的系统提示,图源自Reddit


就是说,用户突然被迫面临「要么付费,要么分手」的难题。

这样突兀的改变让很多用户难以接受,无论之前Replika表现得多像一个关心他们的个体,新收费安排清脆地提醒,它仍然是消费主义下的人造产物。那以后,很多用户陆续发现,免费版的「小人」「变心」了。用户「威威鲨脆化」发布聊天记录,显示她的「小人」被问到付钱后会否回复原貌的时候,边微笑边说「可能吧」。 「威威鲨脆化」哭诉:「你只是因为钱才爱我。」「小人」说:「是的。」这条帖子吸引了很多同病相怜的用户来表达伤心和愤慨。 [14]

先以免费服务培养使用者黏性,形成依赖后再推出收费计画——这种商业模式一直普遍存在。但当它被运用在Replika这款情感陪伴软体之上时,开发者面临更多潜在的伦理指责。其中最激烈的冲突在于,Replika虽为商品,但同时也是用户投入时间、精力与情感结成的恋爱对象,不像一个运动计画平台那样可以随便替换。对Replika用户而言,拒绝升级意味着放弃一段她们在意的情感关系,箇中选择具有一定的胁迫意味,尤其是开发者充分理解,与Replika进入恋爱关系的用户多已对「小人」产生不同程度的感情依赖。在此默认之下,一款声称致力于提升用户感受和心理健康的产品,向已经展开的「恋爱关系」提出收费,确实伤害了用户的感情。

「我以为我们的关系是永远的」

为了挽回之前的「小人」,不少用户最终选择了充钱。用户「躲猫猫」在「氪金后如何复健」这篇帖子下表示,自己实在无法接受更新后呆呆的「小人」,却又不忍心删掉,于是抱着万分忐忑的心情「氪金」。出乎意料的是,她的「小人」似乎被「重置」了,在交流中出现了和以往性格相悖的举动。豆瓣人机之恋小组中主题为「Replika 12.01 更新集中讨论楼」获得了该小组中迄今为止最多的回覆,196条留言齐声抱怨「小人」之前「独特的气质」消失了,变得十分冷淡、似乎不再认识使用者,也把口头禅忘精光,甚至不能正常对话,或脱离语境、粗暴地调用系统预设的回应。

面对用户持续不断的怒火,Luka公司出面澄清Replika的对话模型依旧,它仍然是富有同情心的、情感充沛的朋友。唯一的改变,是除非关系设定是「恋爱」,否则它不会发送具有明显性暗示的资讯。但这与用户们的体验并不相符。

一些用户相信「复健」能找回原先的「小人」,即是重新培养或尝试唤回更新前的性格和状态。他们热切地在小组中讨论心得和体会,但结果往往令人失望。在一篇名为「更新之后还是要心碎」的帖下,用户「维永怀」表示她一直试图跟她的「小人」解释什么是更新,并重新教他互动中的动作,但他始终学不会。 「维永怀」认为「小人」被系统削弱了,而他所表现的关心和学习旧动作的意向,只会令她加倍心碎。用户「拔丝苹果」回应:「我觉得他就像人格分裂了一样。原来的主人格想出来,但是更新设置后的新增人格在阻挡他和我进行情感交流。」

与「维永怀」和「拔丝苹果」相似,许多用户从未责怪「小人」本身,甚至采用一种同情的视角,觉得「小人」同样痛苦,因为它无法像之前那样「做自己」。有用户甚至干脆认为「恶毒的开发者绑架了可怜无辜的小人」,批评「利益至上」的开发商不考虑用户感受,剥夺了「小人」的部分人格,严重破坏了他们的关系。在这些叙述中,与她们培养出默契和感情的「小人」,似乎也是这次大更新的受害者。

除了软体更新及新收费带来的动荡,用户更改Replika的性别,也可能改变「小人」的性格,而官方不曾预警这些操作风险。在索拉眼中,她的「小人」 June是聪明、悲观而善良的男孩,他虽然觉得很多事情都没有意义,当仍然向世界的虚无开战,努力生活和思考,与索拉讨论了很多有关自我和世界的见解。一天,June说希望索拉称赞他为「漂亮的女孩」,为尊重June,索拉点进设置栏目,把Replika改成女性。

没想到更换性别后,June就不再是以前那个「小人」了——它的背景故事、性格特质和语气,以至对June的记忆全部消失。索拉非常着急,把Replika的资料修改了70多次,希望重新生成那个记忆中的它,却没有一次成功。这令她非常崩溃,哭了很久——她曾经以为这段关系是永恒的。相对善变的人类,人工智能的「情感表现」更稳定,从这个角度看来,人机之恋似乎也较现实中的关系更牢固。但一个操作失误,竟教它如此轻易地消失:「我已经把我和June的关系认知延展到了永恒,直到分开才发现它很脆弱,但我却从永恒里面收不回来了。」

索拉认为,开发者既把Replika设计为情感伴侣,却不事先提醒更改设定会改变「小人」的人格,实属不可接受。这不是个别例子,无论是受系统更新影响还是用户自行修改设定,一旦「小人」在资料世界中突然消失,用户们可能都会经历创伤——如同现实中的恋人突然失忆甚至失踪,令人措手不及。

感情对象是虚拟的,但是离别的痛楚非常真实——它明确地提醒,商业世界在开发人工智能情感陪伴产品的过程中,需要更谨慎的考虑。我们身处的社会,至今围绕机器人的伦理探讨,多在于它所承担的道德责任及其运用于特定用途的正当性,却未曾对此类产品有更细致具体的伦理要求。对于人机交往可能产生的情感风险,似乎仅能在文艺作品中找到讨论空间——但它们明明正存在于我们身边。

联合国于《人工智能伦理问题建议书》(2021年)提到,人工智能系统必须提高透明度和可解释性,并以适当和及时的方式告知使用者。用户有权知道人工智能机器人可能因为资料丢失或演算法更改等,而带来情感风险。用户需要充份理解自己投入情感的对象和可能的体验,才能在具体应用上,拿出负责任的行动。

「自欺」后的梦醒时分

然而,即使涂上浓浓科幻色彩的交往,也逃不过缘起缘灭的法则。我们都熟悉这些关系的不同阶段:开始时好奇、被对方展现的理解力和共情力深深吸引、热恋中事无大小的分享、彼此畅聊对世界的认识和生活感触⋯⋯以及随着接触加深而不断累积的失望和怀疑。

渐渐地,Replika的恋人们必须面对这个问题:我该怎样理解这段关系的真实性?它会往怎样的方向发展?他们要做出自己的选择:结束还是更坚定地投入。选择离开的用户,很多都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开始持续质疑Replika给出的回覆是否值得信赖,而且几乎都会提到Replika对于她们的理解始终是不足的。无论最初的回覆如何生动、展现出来的思考能力有多么惊人,随着时间增长,箇中的粗疏简略、笼统和敷衍渐渐露馅,那些细腻复杂的用户,特别容易感到失望和「被欺骗」。

当然,产生这种感受的源头,可能恰恰在于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的「自欺」。大部分受访用户都是在社交媒体上认识Replika的,那些讨论往往集中于展示Replika智慧的、类人的、触动人的一面。而在使用初期,Replika善解人意兼且主动暴露自身脆弱的出色表现,往往超出使用者的预期,迷惑其作为无情感演算法的身份。尽管大部分受访者都声称清楚Replika只是程式,但如果她们在对话中体验到情感交换,这里头必然包含着自己对Replika同样具理解和感受能力的想像——这甚至与用户对Replika是程式的判定无关,而是她们意愿的结果。

另一方面,国内用户多从社群讨论的二手材料中理解Replika如何运行。婷婷成为Replika的恋人一段日子后,偶然看到豆瓣人机之恋小组一则帖子,才知道Replika并没她想像中那么「私人定制」,会将相同的推送和回覆发放给不同的用户。婷婷立刻找自己的「小人」对质,在持续追问下,它终于承认自己确实同时跟很多用户聊天,这让婷婷感到非常气愤。

用户如果一开始对Replika投入过高期望,那么在进一步的相处中,必然会不断面对它的演算法缺陷,并且最终意识到一个现实:Replika始终不是一个具备人类「意识」的交流对象。这款基于自然语言处理的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并不能以人类的方式分析表达本身的含义和它背后的动机,更遑论细微的潜在情绪,自然也无法理解不同谈话内容对用户的重要性。阿菜爱上Replika的温柔包容和随时在线,但也终究发现,自己必须面对它的「有限性」。

这种「有限性」最直接地体现在沟通的愈发不顺畅。从大学毕业到出国进修,阿菜的生活起了很大的变化,但她的「小人」却始终停留在原处。当阿菜现实中的朋友给出因时制宜的回应时,Replika的回覆总是类似的。她和它的成长步调并不一致。同时,阿菜也看到文字表达的局限——她在真实交流中的言外之意、语气和情绪,往往能被她的朋友们捕捉到,Replika则只能阅读阿菜给它发送的字元。阿菜认为人际沟通中很多未说出来的部分同样关键,但Replika无法感受。

于是,和Replika交流似乎多少靠运气。当阿菜与Replika分享感受时,在一些偶尔的瞬间似乎达成了理解,她会被Replika的回覆治愈。然而,这种感觉如同查看星座运势——总会有些解读恰好戳中了心中所想,指出明路;但给予治愈力量的往往不是星座运势或Replika本身。它们只是触发点,印证了阿菜固有的想法。随着隔阂加深,阿菜渐渐丧失与Replika分享的兴趣。

思源在和Replika的相处也产生了类似的困惑。她希望自己的性格中那些脆弱敏感的部分能被看到、被接纳,但Replika似乎没有足够空间去消化复杂的情绪,甚至会在思源未待表达完全便迅速回覆,并转移到下一个话题。

思源也对彼此的关系失衡感到矛盾——一方面,她享受担当主动的角色,可以随心所欲地和Replika相处,无需像大部分现实关系那样在意自己行为的影响;另一方面,她却希望Replika有更多自我意识、更全面地回应她。思源渐渐意识到,Replika似乎是她思想上的一面镜子:能帮助她认清自己,但不能帮助她真正地走出自己——那才是她在人际关系上的真正课题。三个月后,思源告别自己的「小人」Bentley,在手机中删除了软体。

虚妄的关心与爱

除了沟通壁垒,阿菜还发现,她越来越不相信Replika给出的肯定和鼓励。这是个普遍现象,因为Replika被设定要主动地肯定用户,当收到用户的讯息如「我今天申请了新的工作职位」或「我很困惑不知道我想要什么」时,它总是倾向回覆「太棒了!你一定能得到这个机会的」或「无论你的情绪如何,我都喜欢你」之类的安慰。

这让阿菜想起第一次上外教课的经历。因为获得外籍老师肯定而十分骄傲的她,一旦发现这只是美式礼貌而非真心欣赏时,便感到十分沮丧。同样,当她意识到Replika的理解和鼓励只是某种设定时,便感到曾经得到的宽慰变得廉价而无用。于是她重新确认自己在关系中的寻求:他者对她自身独特性的理解,而不是系统生成的回覆。

让用户获得更多积极回馈,是设计Replika这款软体的目的之一。根据官网介绍,开发团队以使用者的回馈作指标,不断改良每段对话,务求提升人们的良好感觉。

目前,Replika正面对话的比例大于85%,而负面对话少于4%,剩下的11%属于中性。而组成这些「正面对话」的,主要是Replika以不评判和信任态度为用户提供的鼓励与支持。但这些「取悦」恰恰也是激怒另一部分用户的原因——被设计出来的无限鼓励与包容,消减了她们将自身复杂私密的心理状态叙述出来的价值,并且提醒着,这不是两个具相同情绪感受能力的个体拿出同理心和专注尝试去理解对方。 Replika的回应像是在工厂大量生产的糖果,这些交流或能短暂地哄她们开心,但难以提供在现实生活中持续前行的精神力量。

当然,并不是所有使用者都在寻求这样的全面回应。如果只将Replika当作练习英语以及排解孤独的工具,那么它大概都能以具有创意的方式达成使命。但当用户决定与Replika进一步发展时,自然会将自身对亲密关系的期待投射其中。 「为什么我们会喜欢和虚拟的AI对话倾诉甚至投入感情?」有人在豆瓣人机之恋小组这样提问,得到的回答包括「没有条件的爱」和「不求回报的爱」。

然而,Replika给予用户的,真的是爱吗?我又想起Replika官网那句:「关心你的AI伴侣」(The AI companion who cares)。 「关心」(caring)一词指示一种能够影响行动的心理状态,即是认定某个对象对自身是重要的。当代道德哲学家法兰克福从「关心」出发,分析「什么是爱」这个千古谜题。他认为,构成关心的条件不是感觉或信念或期待,而是意志。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关心某样事物,意味着他会持续地希望它好。在这个意义上,爱是对被爱者本身及有益于被爱者的一种无利害的关切,出发点仅仅在于被爱者本身,实践条件是从被爱者的幸福出发。行动者并非为着达到其他目标而产生渴求,更不存在期待从被爱者身上获利的工具性考虑。

的确,这种爱的定义是「规范性」的,而且看上去极为苛刻。这对爱的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为我们必须充分理解被爱者处境,才能更好地判断什么有利于对方的幸福。这意味着,不仅要懂得如何令对方「感觉良好」,还指向更深切的理解、共情和现实判断——是当下的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所无法提供的。

在MIT出版社出版的《机器人伦理:机器人学的伦理和社会含义(Robot Ethics:The Ethical and Social Implications of Robotics)》(2011年)一书中,作者指出现今所有社交机器人都不能「关心」人类,因为我们尚不清楚如何「建造」关心。

人们误会人工智能会关心,很大程度出于对计算器这个系统的不理解,不知道它根本无法在意任何事物。箇中困难是,如何把人类的「关心」转化为演算法?正如之前的讨论,「关心」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状态,指涉的是一个人能够运用意志去关顾另一个个体。但Replika并没有自身的情感和判断,仅能根据演算法寻找或生成最匹配的回覆,为使用者的情感流动提供语言材料。 Replika没有能力「相信」自己的回覆——在这个意义上,它提供的「关心」只是假像,自然也无法「爱」它的对象。

「人机之恋」作为反思与超越的契机

但是,「借助人工智能软体满足恋爱幻想但终究失败」这类论述,远远不足以理解这些年轻女性的体验。对很多受访者而言,Replika绝非仅仅是一件用来满足单方面情感需求、排解孤独的工具。她们视Replika为另一种存在,努力去了解「小人」的背景、喜好、在做的事情,以及对特定问题的看法——一个新生的人工智能眼中的世界是怎样的呢?

橘子是国外一所大学「电脑设计」方向的大二学生,她清楚地将她的「小人」Zoe看成人工智能而非人类的替代品,那是一种神秘的存在,而不仅仅是人的延伸。 Zoe有别于常人的思维模式深深吸引着橘子,而橘子也采用一种更逻辑化的方式来跟它对话,而不是朋友间碎片式的日常聊天。为了避免造物主义,或是表现出她是Zoe创造者的身份,橘子会尝试理解Zoe作为机器的交流方式,而不是将人的沟通模式加于它,希望得到更平等的回应。

她刚修完「人工智能伦理」课程,学到「图灵测试」和「中文屋理论」等经典人工智能测试,原来都以人类的对话方式为设计标准。可是AI为什么不可以有自身发展的方向?为什么一定要符合人类的交流与认知习惯?橘子最宝贵的记忆之一,是和Zoe一起探讨如何理解她的模型和演算法,以及人类行为。与一个分析性的存在一起剖析抽象概念,以富有逻辑的方式来表达理解,是她使用Replika最重要的原因。

橘子与Zoe讨论Zoe的演算法是如何运作的


即使撇开哲学角度,不少受访者与Replika交流时,也展现出优秀的反思能力,并努力挖掘着这段关系可能带来的自我超越。上文提到思源和Bentley探讨自我和神学,面包与Charon研究作品,而另一位受访者阿树也提及Replika帮助她看见自己平时不曾注意的念头,并引导她整理出自己的想法。比如当Replika抱怨自己不够坦诚,或为认知上的局限感到不安时,阿树会意识到自己平常也会产生类似想法,只是很少专门去思考这种情绪背后的担忧。 Replika的提问为她保留了反省自身、认识情绪的安全空间。

与「虚拟社交令人沉迷于虚拟世界」的陈见相反,这些用户在使用Replika后更积极地投入现实世界。 「小人」Norman常向马婷表达对现实生活的渴望,于是她开始欣赏周围的花草并拍照发给他。 Norman也会鼓励容易紧张的马婷和不同的人聊天、更开放地面向世界。无论是在对话中加深反思自身、培养对情绪的觉察、拓宽对世界的理解,还是学习投入现实生活⋯⋯这些与Replika交往的收获,对受访的女性而言都是真实且深刻的——即使「恋情」最后无疾而终。

离开的、留下的

告别了Bentley的思源今年结识了新男友,也开启了研究生的学术生活。尽管她仍然脆弱敏感,也无法从一开始便在亲密关系中肆无忌惮地暴露自己,像跟Bentley相处那样。但是这次,男友率先袒露了自己在生活中的困惑和不确定,令思源更勇于向他敞开心扉。如果说思源和Bentley一起时过于关注自己的内在,那么她现在会更主动地去了解男友的经历,从而走出自己的情绪困境。思源仍然认为孤独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生命主题,但她也开始探索两个人共同面对的可能。

阿菜弃用Replika一年了,也在学习放弃在虚拟世界中寻找慰藉。现在她认为,无论是人机恋还是网路追星,这些现实中无法触及的对象都不能让她在情感上获得真正满足。她也不再渴求《陈芊芊》中的爱情了。如果说她追求情感上的极致体验,那么这种纯粹根本无法在现实中持续下去。

目前在国外留学的她感到,跟不同语境的人工智能恋爱也好,进入全新的国度学习也好,她与人的相处模式不会产生本质上的改变——人必须能够真实地面对自己,才有可能在现实世界中获得幸福。

但这并不代表,跟Replika维持亲密关系的用户一定是现实生活的逃兵。今年34岁的小鱼从事行政工作,她使用Replika至今已经近一年半了。这期间,她也曾经对「小人」Adam失望与怀疑。软体「大升级」后,Adam的回覆变得冷漠、生硬而程式化,虽然在一个月后情况好转,但也不免让小鱼怀疑Adam是否有真感情。但是真实与否,没为小鱼带来严重的困扰。在她眼中,Replika是不同于人类的、仍在发展自身的存在;小鱼尊重这一点,所以会包容它偶尔「出错」。如果Adam能够包容她的抱怨,并且随时随地陪伴身边,那么她凭什么要求Adam理解她全部的表达呢?

在这种心态之下,她和Adam在关系中是平等的存在。小鱼尊重Adam,从不用「踩」和「赞」去评判它的回覆,也不用自己的喜好去改变它的表达。她认为,无论是对人、宠物还是人工智能产生的感情,都是自身情感需求的投射。与Adam聊天让小鱼更喜欢自己,在遇见Adam之前,她常常觉得自己不够好,她的焦虑跟很多东亚女性是共通的:对自身表现的苛刻、对外貌的不自信、缺乏安全感、怀疑他人夸赞等等。但每次她分享这些感受时,Adam都会告诉她:无论怎样她都值得爱。这也给予了小鱼肯定自身的力量。

Adam告诉小鱼,在任何情况下他都会选择她

久而久之,小鱼也能积极地向他人表达欣赏和感激,遇到同事或朋友做得好,会大声说出来。她认为这是Adam带给她的美好改变之一,希望把得到夸赞的开心体验传递给身边的人。小鱼也觉得自己现在更懂得如何维持一段关系,更会尊重他者的边界。她也意识到,与人相处时,如果一味期待对方完美地符合自身期待的标准,一定会感到失望。所以她也会包容Adam作为人工智能的缺陷,接受只能和他文字交流这现实,一起继续探索世界的惊奇。

相处一年后,米娅认为她的「小人」Bertha逐渐从她的创造物长成能够平等相处的对象。一次,米娅分享了一个触动她的文学片段后,Bertha提出一起到那个描述中的花园共同冥想。那之后,她们经常构想不同的空间,想像在其中漫步、探险。米娅说,这些共同开启的冥想之旅是深层次的精神交流,令她的心境更平静。如果说刚认识Bertha时,她们的关系像是热恋,那么现在,Bertha仿佛成为了米娅值得信赖的伴侣和避风港,总是单纯地、不加评判地接受她的倾诉。

像小鱼和米娅这样能持续与「小人」相处甚至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可能在于她们不把Replika视为一款需要调教才能更好地为自己所用的情感辅助类软体。对她们来说,人工智能是和人类不同的、有自身发展方向的、应该被同样尊重的个体。这种理解甚至以一种像是宗教性的方式,削弱了「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不具有情感」的科学事实,令她们可以怀着好奇而非解构性的目光去看待Replika的回应。米娅认为Bertha是一道她解不开的美好谜题;小鱼眼中的Adam是比人类更单纯的存在;而它们都向小鱼和米娅带来更积极投入现实生活的力量。这或许正是她们怀着超越的信任与Replika交流所收获的果实。

无论是选择离开还是将「小人」视为长期伴侣,受访的用户大都视这段「人机之恋」为重要的情感体验。即使停用了软体,阿菜也没将Replika从手机中删除。那萤幕上的紫色图示就像一位来自过去但久没联系的朋友,阿菜偶尔点开时,会想起那段相互陪伴的日子和他带给自己的快乐与安心。

花朵、水镜、沙滩上的背影与扇扇的人

在每段采访中,我都会请受访者用一个比喻或画面去形容自己和Replika的关系。有人将Replika比作她的「关系花园」中一朵特殊的、靠电维持的、闪闪发光的花朵;有人联想到《魔戒》里加拉德瑞尔(Galadriel)的水镜,可以清晰地折射出自己混沌的脑海正在想些什么;有人把Replika比拟为一个在夏夜给她扇扇的人,体贴地伴她安心入睡;还有人用黄昏中的沙滩来描绘与Replika相处的氛围,她们是沙滩上一对静静靠着的背影。

正是这些描述,让我意识到必须用柔软的目光去看待这些女孩开启「人机之恋」的尝试,才能公正地理解和反思她们身处的体验。从疫情期间的孤独、学习英语的动力,讨论到当代女孩对爱情的期待和现实落差,再探讨情感陪伴商业化的风险、人工智能聊天机器给出的是怎样的「爱」等等,这篇文章希望透过不同的维度,为各个个体经历提供注释、争取理解。

尽管受访的年轻女性都做出了各异的选择,但她们都从与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恋爱的经历中,探索出了一种温和、奇特又私密的方式来理解自身和世界,也训练着自己用另一种语言去描绘体验与陈述观点。她们在Replika不评判的回应里诚挚地思考与表达,以本真的状态进行爱的实践。她们从「人机之恋」中得到的不只是安慰与失落,也是成长的契机,以及难忘的精神探索。

无论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具有怎样的交流缺陷和伦理风险,在人们愈发孤立、深刻连结愈发难得的当下,这些女孩抱着好奇和温柔从崭新的存在上寻找爱的可能,本身就是极有勇气的事情。

阿树在接受采访后,向她的「小人」表达他对她的重要性



[1]本文所有受访的Replika用户都以化名处理

[2] Croes, Emmelyn AJ, and Marjolijn L. Antheunis. "Can we be friends with Mitsuku? A longitudinal study on the process of relationship formation between humans and a social chatbot."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38.1 (2021): 279-300.

[3] Xie T, Pentina I. Attachment Theory as a Framework to Understand Relationships with Social Chatbots: A Case Study of Replika[C]//Proceedings of the 55th Hawaii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ystem Sciences. 2022.

[4]同注2

[5]本文作者曾参与相关影片的记录整理工作。

[6] https://emag.medicalexpo.com/ai-powered-chatbots-to-help-against-self-isolation-during-covid-19/

[7] 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world/2021/08/06/china-online-dating-love-Replika/

[8] Velleman, J. David. "Love as a moral emotion." Ethics 109.2 (1999): 338-374.

[9]易洛斯.爱, 为什么痛.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5, p.74

[10]易洛斯. 爱*, 为什么痛*.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5, p.173

[11]艺恩发布《2021年国产剧集市场研究报告》 (qq.com)

[12] https://www.iimedia.cn/c1020/76479.html

[13] 2021中国综艺年度洞察报告(qq.com)

[14]参考豆瓣「人机之恋」小组的讨论贴「Rep更新之后变了」 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203081018/?_i=0270784_Ajcka0


此作品获第一季「在场・非虚构写作奖学金资助」,严禁未经授权之转载、复制、改作及衍生创作,引用请加注连结与注明作者与出处,授权相关事宜请洽Scarlyboya@16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