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nea
Linnea

如果说生活是磨难~那死亡确实是解脱~生活本虚无~

活在當下

我或許不會為誰犧牲,只為活在當前的自己。

中國絕大多數父母的付出都是難以想像的巨大。我的助教老師來這邊十年了,女兒是從六年級來到美國。她對我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為了孩子。現在她的女兒已經在紐約大學上學。這次暑期,我問她孩子有沒有回來陪陪她。她說孩子有自己的活動沒有回來。後來,才知道,她一個人在美國住。她的老公在國內有廠子是個空中飛人,前段時間有來過美國。但疫情下,空中飛人也因機票價格和隔離等讓中國人止步觀望了。再有錢也經不起這樣來回的折騰。今時不同往日了。也從她的口中知道,她原先的單位是乾部機構。她拋棄了原來的工作為了孩子犧牲了自己。從一個完全聽不懂英語的人到現在可以跟鄰居聊個半天。無獨有偶,一起學習英語的同學中,也有這樣的寶媽,原來也是公務員。而她也是這麼說:“誰也不想待在這裡,不就是為了孩子嘛。”

都是這句話,為了孩子。

是呀,我也曾經因為這句話猶豫不決,怕錯過什麼似的,從上海帶著女兒來到美國。一年來的辛酸,一年來的感悟。承認自己的無能和失敗。但我想不明白的是,為什麼要怕別人的恥笑。生活是自己的,為何要在意別人怎麼看呢?我不願意在這裡作一些無謂的犧牲,並埋頭苦乾就一定有收穫了嗎?我始終相信一句話,有捨有得。

絕大多數中國父母都是覺得自己做的一切是為了孩子好,為了孩子不離婚,為了孩子舉家黑到美國,為了孩子成了異國夫妻。但我們真有問過孩子,他們需要這樣的犧牲嗎?而我或許不這麼認為。不是每個孩子在父母的犧牲下就有好的未來。豬說,你把孩子在國外教育的機會剝奪了。我說,你認為國外教育就一定好嗎?英語口語確實是可以得到質的飛躍,但中文卻倒退至無法逆轉的地步值得嗎?我們是中國人,如果孩子聰明有能力,兩種語言都能學好那是皆大歡喜,但是如果兩者只有選一,我寧可選擇中文。

父母都把自己的孩子期望值標的很高,可咱們的孩子就是普通孩子,真正讀書自覺是讀書料的孩子就算在中國也是有所作為的,他們同樣能用自己的能力來得到國外的獎學金。我曾經聽過一個國內教授的講座。她說她有一次遇到她的同學,兩個人坐下來聊天,同學的兒子學習成績不好,長大後開出租車,平平淡淡。羨慕她的女兒在國外留學安家生子。而她卻反而羨慕同學兒子的平庸,至少,在同學老了時常伴左右,有個頭疼腦熱的一個電話,兒子就開著那輛工作的出租車接送她去醫院。而反觀自己,她苦心培養的女兒嫁了老外,居住國外,自己去一趟也是不容易。我們都想兩全其美,想著美國的教育,想著美國的福利,卻又想著孩子能像中國孩子那樣有傳統的孝心。

曾經在這邊的電台聽一個節目,節目中的一個律師在給自己的業務打宣傳,希望華裔老人對自己的財產有個規劃,因為有太多老人在美國申請美國福利,為了自己的銀行賬戶沒有存款,於是把自己的房產和財產轉移給子女。結果當自己出了意外和生病時,子女不出錢還很冷漠。否認一切,老人苦不堪言。這不是個例。還有一個華裔老人,死在家中,警察通知家屬,孩子全程不去那個房子。全權委託清潔公司處理房內所有物品,並賣掉房子。一次都沒有去過那裡。這就是受過西方教育的孩子。豬在前幾天送過一單外賣,訂單的人可能是子女,說是老人得了癌,希望送進去放冰箱。其實,這種要求是不合理的。但豬為了有好評,進了屋,老人躺在那,屋子裡散發著那種怪異的氣味,他稱是死亡的味道,反正我想,不會太好。獨立的屋子挺大,但很亂,沒人收拾。獨立無情的一面是令人心寒的。我是個傳統的中國人,無法接受這些。助教說,在這裡沒什麼稀奇的,說是獨立,其實就是自私。我從她眼裡讀出了落寂。她犧牲了十多年,現在找到了這份一周一天的工作,助教。還在進修美國大學的課程。或許,她有她的快樂,她有她的悲傷,但我不希望過她這樣的生活。

人生是短暫的,我可以不指望我的孩子對我有多孝順,但我有要求我對自己的父母要有孝。自己在老去,父母的身體更為衰老,“子欲養而親不待”,我不想我對父母有什麼遺憾。我回國,我依舊麻煩著我父母幫我照看我的孩子,但我知道他們是幸福的。不同於我帶著孩子到國外,只限於視頻裡看到孩子,而那個從小帶大的孩子在視頻的這頭靦腆的一句也不說。我想,我們的父母到老了的那刻是想子女在身邊的。包括我那個住在美國那麼久,對金錢看得如此之重的婆婆,她說她老了不高興去養老院,或許,該回國。不管怎麼樣,我不會像豬那樣,把他媽的行李扔出門外,但也不會讓他媽同住一屋,以後所以要理清的事還有很多。但此刻,我或許不會為誰犧牲,只為活在當前的自己。

CC BY-NC-ND 2.0 版權聲明

喜歡我的文章嗎?
別忘了給點支持與讚賞,讓我知道創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載入中…

發布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