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nea
Linnea

如果说生活是磨难~那死亡确实是解脱~生活本虚无~

更加堅定回國的心

我只能說,一切都是上天最好的安排。就這樣靜靜的等,靜靜的看,沒有人能左右。因為我們都不是姜子牙。

這兩天都在忙一些瑣事,所以就真抽不出時間來寫東西。從定到機票的那刻起,那種快樂無時無刻的伴隨自己。心情好了,內心的自卑感也就被克制了。因為小區的停車製度,是同一車位48小時不能停同一輛車不挪動。於是,對於我們一家回國的人來說,無疑是難題。於是我就在學習英語的那個小群裡問,想知道誰家有空地可以讓我停一下車。有個女同學很熱心的回應了我,說問問她老公倉庫邊上的車位可不可以停,亦或是讓他老公挪出一塊地方讓我們停車。像遇到這樣的中國人是少數。我很感激。後來還是豬覺得車子停著需要動一動,一咬牙一跺腳還是決定停他媽那去。

接著因為這位同學知道我要回國。有事麻煩我把她朋友落在她家的手機帶回國。約了去她家吃飯。在美國,我是第一次去拜訪別人家。她說也沒啥招待,就在她家後院烤肉。於是,我們應邀去了。她家房子很大,像個宮殿,我是第一次近距離的參觀別人的家。有點像四合院,又像徽派建築有著中院,但又是兩層的,中廳從上至下灑滿陽光,我驚訝的說,你家好大,她笑說不大不大。前院有一個游泳池,一深一淺,西院種著很多品種不一的稀有玫瑰和一小塊蔬菜地,她種著莧菜,韭菜,蔥,蕃茄和南瓜。北院是一小塊高爾夫球場。客廳向外望去遠處是連綿起伏的山,他們的房子是在半山腰上的,所以往下看,還有很多居位在下位的房子,也是一樣一座一座的宮殿。客廳裡有一架三角鋼琴,我問是誰在彈,她說大兒子在學。而小兒子是學小提琴。

後來,她的老公也回家了。我們就一起在院子裡烤肉。席間聊到了美國的教育。我是知道這位同學是全職媽媽。在國內時也就開始了全職太太的角色。她說她是來了美國才開始學做飯的。雖然,她家每周也有鐘點工來打掃房間,修理院子裡的樹木。但是很多時侯早餐需要她做。她的老公就只有忙著賺錢。但來了美國後也從一次碗都不洗的狀態改變成偶爾會幫忙。話語中有些怨氣。兩個孩子的教育都是她在管理。她的兩個兒子是三年級時過來的。因為英語不好,完全浪費了一年的時間,後來因為這一年的跟不上,後面就始終落後於別人。然後對學習也提不起勁來。現在,她基本上每天在送孩子去培訓補習班的路上。為了能考個好的大學,她也每天逼著孩子們練琴。知道我們要回去,意思覺得美國的教育好為啥要回去讀。我說我的實力跟不上。很多中國家長拼著錢和實力,希望自己的下一代能勝於自己。但真的犧牲就有回報嗎?父母和孩子的快樂呢?全都拋灑在歲月裡。

她的老公有和她不一樣的看法,他說在美國學習就是自覺,如果不自覺,就完全跟不上別人,中國的孩子就是不像美國的孩子那樣自覺,全靠父母在後面拿著鞭子抽。所以,如果一個中國孩子和一個黑人孩子同時以全A申請這所大學,那在這同等條件下學校會考慮黑人孩子。因為,學校也知道中國孩子的成績好全是家長們逼出來的。而這又是何其的悲哀。在美國,家長的陪伴要比國內的孩子要多得多。當同內的家長們吵著鬧著說學校不好時,國外的家長們陪著孩子去做志願者,陪著孩子去輔導班,陪著孩子參加考級比賽時,都是開著車坐著飛機去的時侯,你們在怨什麼?這邊的家長投入的更多。不管是金錢和時間。我覺得我真做不到。在國內,去上個鋼琴班學個小提琴已經很燒錢了。但是在這裡,你光學還沒用,必須要考級比賽得獎,這樣在上大學時申請學校才會相對容易,不然,根本就沒有牌跟人家打。她的兩個兒子在家都是講英語,他們都忘了用中文表達。可能就有人會笑我,怎麼可能?父母在家講中文的,怎麼會不會講中文。我可以告訴你,那就是事實。有這樣一篇文章,筆者在當中寫到,“我曾經採訪一個十年前來到美國的移民,下飛機第二天去肯德基點餐,服務員說的話一句都聽不懂,什麼都沒點就離開了。這件事給他留下的陰影到現在都難以徹底擺脫。而當你的英語好到完全沒有障礙的程度時,可能又會陷入遠離母語的痛苦。在美國一直以英文寫作的小說家李翊雲曾經在《紐約客》上以《說話就失言》(To Speak Is to Blunder)為題撰文講述過這種痛苦,”我以如此堅定的態度拋棄中文的那種決絕簡直就是自殺。 “有太多的孩子在這邊不會說中文,就算是父母在家裡說,但他們也不會表達,就如同我的兒子侄女,他們能聽懂上海話,但他們不會說一樣。然後,這邊的孩子就跑去中文培訓機構學中文,像極了國內的孩子跑去英語培訓班學英文一樣。我想起了已經過世的我婆婆的那個老伴,留下了太多對中國文化的崇拜和一種作為炎黃子孫的歸屬感,哪怕他是在美國的第三代移民,我曾翻開過一本黃河的書,在扉頁上,他用小楷寫著,”我的祖國,我的根在那。 “這種海外華人的愛國,真無法跟那種仇視中國一切的爛人比。

見過孩子骨折30萬的賬單嗎?她家小兒子前段時間不小心就骨折了一次,雖然因為孩子都有白卡醫療,所以當然不用支付太多,但自己也花了三千多美金。她說,這邊好的地方就是可以討價還價。我覺得他們這實力都覺得壓力山大,對於我們來說,壓力更大。各種困境下,我選擇放棄。因為人的一生短暫,何必為了一個不確定的目標失去了自己平靜溫馨的生活。不是每個孩子都是人中之龍,而在她的口中美國的普通大學是不好,一定要考好的大學將來孩子才有出息。我覺得這樣的壓力,孩子能幸福嗎?她說,現在的殘忍才是對他後半生的負責。美國的教育表面上看是快樂教育,根本沒什麼壓力,但實質呢,充分體現了階層實力,學生自主性,和拼爹媽發揮到了極致。如果是兩個以上孩子夫妻兩個當中至少一個全職在家。美國家庭三四個孩子常見,越是窮人越生的多。因為坐享吃孩子的福利。可我發現真正高層的那群人,孩子並不多生。最多兩個吧。我發現給我們上英語課的老師們,三個老師都是只生一個。相信在給孩子教育支出這一方面是很大的。所以,他們也只生一個孩子。

越是接觸美國生活中鮮活的人,對於自己嚮往的生活越是遙遠。因為那真的是遙不可及。自己就是一個普通人,不會再作不切實際的美國夢。雖然早就深知,但依舊從這些鮮活的人和事中被打的痛徹心肺。去學一個樂器,不是因為自己有天份喜歡,而是因為升學而必須逼著自己去做的一件事,那人生真的是可悲的。在這裡是這樣,那和在國內有啥區別。只是換個說是競爭人數較少的地方內捲。以為自己可以把根扎在這裡,會有歸屬感,但其實呢?永遠不要奢望能真溶入這個膚色多種多樣的地方。

縱觀很多名人,他們是有錢送孩子到國外學習,但又有誰知道,他們的孩子都在中國發展呢。中國的強大,是有。只是國內有些官員吹的有些過了。這種人不知道是安得什麼心。越沒能力的人,拍馬屁的功夫越強大。當然,這種本事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有的。我只能說,一切都是上天最好的安排。就這樣靜靜的等,靜靜的看,沒有人能左右。因為我們都不是姜子牙。

CC BY-NC-ND 2.0 版權聲明

喜歡我的文章嗎?
別忘了給點支持與讚賞,讓我知道創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載入中…

發布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