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納
黎納

黎明天光,百納海川。喜歡故事創作、影視作品分析,亦是社會觀察者。

【别对映像研出手! 】如果说动画师是演员,分镜就是动画的节拍器!

如果「动作细节」是为动画的基础架构,那么「分镜」就是影像的节拍器,专门引领观众观看的节奏!本篇来跟大家分享,那些令人印象深刻的分镜吧!
图片1:第7集。 「我得告诉那些为每一个细节而感动的人们,告诉他们,我就在这里。」

水崎燕对于动作细节的追求,来自从小观察奶奶泼洒茶液──水流抛至空中,随着抛物线坠落,宛如引线一般,延伸水崎燕的未来道路:成为动画师!

如果「动作细节」是为动画的基础架构,那么「分镜」就是影像的节拍器,专门引领观众观看的节奏!本篇来跟大家分享,那些令人印象深刻的分镜吧!

分镜如何帮助动画

分镜是什么样的概念呢?不必受过影像特别训练,观众也能够区分得出来,比如说《映像研》第一集,水崎被黑衣人追着跑,金森、浅草透过舞台机关,从地下浮上地面,随后带着水崎逃离黑衣人的追逐。

这一整段的镜头变换(远景、中景、特写等),场景变换都是分镜的一种,透过分镜的技巧,凸显导演要观众专注的焦点,以此堆叠出对于角色、关系等等的印象,观看的方式影响观众如何看待故事,相信看完《映像研》的我们都能体会这一点。 (笑)

图片2:第1集。舞台机关的追逐戏安排得相当微妙。


这段追逐戏奠定了本作的喜剧风格:角色突然二倍速移动、忍者机关的场景,最后三人利用奇巧机关解决了黑衣人。其中挂在墙面的字画「心头灭却」,虽然对于场景来说微乎其微,却是本作的「文眼」。


图片3:第1集。场景中微乎其微的心头灭却。


「心头灭却」一词源自晚唐诗人杜荀鹤的《悟空上人寺院夏日题诗》,原诗为:「三伏闭门披一衲,兼无松竹敞房廊。安禅何须劳山水,灭却心头火自凉。」,尔后被日本战国时代的僧人快川绍喜所引用,当时织田信长的敌对藏入寺院,织田信长决定放火烧山,快川绍喜辞世之前说:「安禅不必须山水,灭却心头火自凉。」,面临火烧山的绝境、即将悲壮牺牲的事实,可以说是他劝慰自身与弟子的言词,在我看来,则是一种宣言。

这段轶事的真实性有多少,我尚未查到更详细的资料验证,不过文化的影响之大,其中蕴含的意义才是讨论的重点:为什么要特地放一个「心头灭却」当作三人的出口呢?看完本季之后,我推测这句话的象征意义是:积极入世,无畏困难。

你说,金森还好说,但浅草跟水崎完全就是活在自己世界的人啊!他们哪有积极入世?不然《映像研》的想像世界,观众难道是在体验现实吗?

谁说想像世界不能成为现实?难道你看《映像研》只是一场梦吗?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个人的性格养成,从自我到他人,从家庭到社会,经由长期与环境互动的过程,人逐渐变化成什么模样,都是同一个基数。

我的意思是,人无法想像的叫做「 奇异点」(注1)。什么是「奇异点」?统筹社会资源与文化脉象,仍无法想像但却发生的事情,并深切地影响当代社会,便是「奇异点」。即便如此,人类的历史仍有实现奇异点的诸多例子,例如:电脑、智慧型手机的诞生。即便我们的生活与上个世纪的人们大相径庭,「想像」迈入成真的距离,仍旧存在某种我们目前未知,却已悄然走向目的地的驱动力,并非毫无根据。

专注于眼前想望的事物,团队相辅相成地合作,三人共同达到目的地──心头灭却,意为「无欲则刚」。


愈是单纯地做一件事,人愈能够进入这样的境界,就像是《灵魂急转弯》里头,人沉醉于某一件自己热爱的事物时,就会进入一颗泡泡,身在其中、与之合一的概念;「心头灭却」灭的不是希望,而是去除心中的杂念,如此,面对现实的考(烤)验,自然能像蜻蜓机舱,尽情飞往无垠的世界。

然而,这只是开场的寓言。分镜除了营造气氛以外,作为角色心境、权力关系的描述也十分出彩。

放弃故事形式?浅草的心境呈现


第四集
,三人在电脑教室内,金森播放一小段动画,其他两人还沉醉在开心氛围,突然注意到这只是成品的一点点,金森认为目前的进度不佳,要求水崎干脆一天工作24小时,水崎则反驳,当初说可以照着她想画的画,怎么现在就不行?瞬间,浅草将动画内的分镜时间拉长,例如:一望无际的荒漠,特写人物的开山刀、裙子飞扬的反光等等。

浅草自言自语地说,但这样的话,太着重细节,反而就没办法说故事了。

※以下的画面说明,主要是以戏剧节奏为主,并不代表本场戏的全部,也不是镜头数。若是想要重新感受,或更加详细了解,可以从第四集的05:00开始看。

图片4:第四集。本场戏的分镜完全牵系于浅草绿的心境。



放弃完全手绘?金森身为决策者的权力关系


接踵而来的困难:作画速度赶不上时程表。这一段戏的节奏安排令我相当惊喜,以下截图说明并非完全使用分镜区分,而是以戏剧节奏(也就是角色心境)表现三人之间的权力关系。

※以下的画面说明,主要是以戏剧节奏为主,并不代表本场戏的全部,也不是镜头数。若是想要重新感受,或更加详细了解,可以从第四集的08:49开始看。


图片5~7:第四集。金森与水崎的对峙。

若要呈现金森身为「权力者」的形象,最后金森回来的时候,大可以让观众看见她生气的模样,然而这样却是行不通的。

两人在前两次对峙的时候,观众已能感受到金森的铁腕风格,甚至离去时,都不让观众看见金森的脸,这就代表金森已经被逼近底线,对她而言,最重要的是完成作品,无法完成作品就什么都不是。

但光有气势跟务实的行事,却没有办法说服人。金森想尽办法,最后空手而回,一个人默默地继续做事,远远地看着金森背影的我们,才会感觉到──金森一个人在战斗。想了办法仍无法解决难关,甚至不被社员接纳想法,即便如此,一回来还是在做事。

这一点说服了水崎,也说服观众。水崎选择让步,金森也立刻收拾心情,起身要前往电脑教室,这时候水崎才发觉,其实金森什么都准备好了,相较之下,她执着在完全手绘的固执,就显得小家子气多了。


分镜不只帮助演员,也提供观众线索


我很喜欢《映像研》的其中一个原因便是如此。专注于动画师是演员的水崎燕,说出动画团队的心声,致力于让动画「动」起来;而我与大家分享的,是动画团队如何致力于分镜的节奏掌握,烘托角色关系及故事的推手。

说好一个故事并不容易,同时需要顾及的事情很多,比如说「画面比重」代表人物心境的运用、「视觉焦点」象征谁是重心人物……你是否发现,这些画面不知不觉地堆叠出你对于角色的印象,甚至有时候会扭转这样的印象,给你一些惊喜?

光是上述的分析,也许读者们有些眼花撩乱,但并不需要感到负担,这只是抽丝剥茧之下的分享,细思探究的趣味即是我的日常,若是喜欢这样的分享,下篇文章待续!


资料来源

图片1:巴哈姆特动画疯《别对映像研出手! 》第七集
图片2、3:巴哈姆特动画疯《别对映像研出手! 》第一集
图片4~7:巴哈姆特《别对映像研出手! 》第四集
(C)2020 大童澄瞳・小学馆/「映像研」制作委员会。

注1:「奇异点」参考影片: 【震撼】2045年,人类究竟是灭绝还是成神| 老高与小茉Mr & Mrs Gao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