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鐘琪
林鐘琪

「漩渦裏的人,有責任說出漩渦的樣子。」

在内地的新闻学课堂上如何看待新闻自由?

前几天在Global Journalism这门课上不知不觉聊到了新闻自由的话题。主讲的是一位投身学术界的前全职新闻工作者,在国有新闻机构、外媒都工作过。以下内容部分是老师的分享,部分是同学的insight。不敢说很全面,但是对于理解国内新闻环境或许还是有帮助的。

首先老师是定义了当下国内新闻的语境和机制。它承受着很大的political pressure,并且置身于一个泛娱乐化的言论环境之中。 political pressure不仅仅表现在新闻发表本身会受到相关部门的直接干预,也表现在新闻机构对于新闻的自我审查,这种自我审查往往会拉低新闻的尺度。娱乐化的新闻环境是指中国的新闻受众更多地从社交媒体之类的平台去获取新闻,而非通过专门的新闻网页、app或是纸质读物。这意味着他们要求一种更迅捷、更简单轻松的新闻阅读体验。这从受众的角度一定程度地削减了重大公众事件的报道意义,也在某些方面拒斥内容翔实、论证清晰的报道。因为它们太「长」了。

然后是说,我们讲新闻自由的同时需要伴随着对公民素养的要求。假如说受众并不具有公民素养,过多的信息反而会成为一种干扰,甚至引发混乱。但我觉得新闻自由和公民素养是很难界定谁先谁后的。有一个词叫well-informed citizen。假如说没有新闻自由,其实就很难保证受众获得的是全面可靠的信息,这本身就是对公民权利的侵犯,也无利于公民素养的培养。不是说我们的经济发展到哪个阶段人民就会自动拥有了公民素养的,假如没有长期的对公民素质的尊重和教育,是不会像游戏一样走到下一关就会解锁新技能的。

接下来是我认为比较有趣的一点。之前老师分享过「新闻的话语权/主导权在谁手里」这个问题。在北美新闻的话语权在商业新闻机构的手里,在北欧在较为独立的新闻行业协会手里,而在南欧新闻机构往往与各个政党联系紧密。这后两者确实是很棒的知识层面的补充,因为我自己长期以来习惯和认同的是北美新闻的模式,现在觉得北欧的模式也很新颖、很有效率。而且南欧的情况稍微弱化了我对国内新闻模式的stereotype,虽然南欧与中国的政党制度非常不同。

向来人们好像都觉得,it's much easier to agree on companies than governments。新闻是这样,数据也是这样。人们在使用app时往往会很自然地认可它对我们信息的收集权限,甚至很少人会去读过这些内容的条款具体是什么样的。但假如说这项要求直接来自于政府,就会很直接地与「监视」联系起来,人们就会警惕得多。而美国的情况是,政府往往不会出现在个人数据收集的前线,却是商业公司背后的信息受益者。这种关系假如不通过wiki解密等事件的曝光,是很难被美国普通民众意识到的。

其间还有提到China mode的问题。我记得曾经有西方媒体曾经称中国模式为以经济为唯一重点并以个人权利为牺牲的模式,其中不乏有对工人权益、言论自由等等的表述。而课上老师也提到另一方面,欧洲的一些基础设施建设的决议进程有时会十分拖沓和浪费资源。中国模式下的经济增长是否健康以及可持续,个人权利为此的牺牲是否值得?西方民主制度下为什么民众对此的骄傲感和认同感越来越低,身而为人的尊严和对现状提出改变的可能性是不是在制度正义的情况下就必然存在呢?这些都是我觉得困惑和模糊的方面。

最后是关于新闻审查。老师说过很多关于regulation的必要性的话,也讲出了全球关于misinformation等方面共同的担忧。我当然也认同,在中国的舆论环境中misinformation的威胁是非常有害的。但为什么我们的regulation没有带给我们一个更好的新闻环境,以及为受众带来更高质量的新闻内容呢?我觉得misinformation是新闻审查的下限,但争议性往往存在于新闻审查的上限。我长期付费订阅的媒体是华尔街日报和端传媒,之前一段时间订阅的是纽约时报和金融时报。有一些很珍贵的traits是存在于我们新闻审查的上限以上,是大部分国内媒体并不具有的。第一,coverage。尽可能给出完整的事件的全貌和细节,而不因为立场去取舍。第二,accuracy。给出具体的引用源链接和数据来源,并且承认调查中不确切和不科学的地方。第三,readability。对复杂现象和名词的解释,对过去类似事件的链接和追溯,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新闻事件本身。我自己不是读新闻学的,只是从一个受众的角度去比较阅读体验。我不知道这些traits是不是所谓的journalism ethics的一部分,但我能感受到它的decency,这是很让人感动的。而新闻审查对新闻内容和记者本身的限制,很大程度上拒绝了这种decency。

除去新闻审查,还有比较遗憾的一点是国内缺乏付费订阅机制的新闻媒体,大部分媒体还是为了流量和广告去做向下适应的尝试。在这堂课上的小调查中,愿意为更高质量的新闻付费的同学已经过半。虽然这个小调查并没有多大代表性,但相关的市场调研和平台开发在我看来还是挺有前景的。

A good newspaper, I suppose, is a nation talking to itself ” – Arthur Miller, 1961.

钟琪于北大

2019.7.4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