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rightFu
WrightFu

不學無術的香港廢中一枚,被醬缸社會不斷磨蝕的齒輪。珍視香港,也對羊城有複雜的情感。同時遊走Medium、Matters及方格子,閱讀為主,偶爾隨心寫寫,努力練習讀文「斷捨離」,著有《港穗情緣》

初探Mewe,再思社交平台的价值取向

近日香港网络界蔚为成风的趋势,乃不少网民从Facebook移民至其他社交平台。在众多社交平台选项中,较多香港人曾提及过的分别有Mewe、Gab和Parler,经过了一段时间,Mewe似乎吸收了最多的香港用户,让社群篷勃发展。

Facebook过去也出现过多次的移民潮,自己就是三年前其中一次「移民潮」里决意大幅减少使用Facebook,转场至Medium(及后来的Matters和方格子),辅以其他会刊登长文章的新闻或评论网站,作为自己接收讯息的主力(反送中爆发后,Telegram的各大频道也占了一席之地)。 Facebook在个资保护、内容推送演算等范畴,一直臭名远播,但过去不少次的「移民潮」在香港并不持续长久。不过这一次,「移民潮」在香港的声势却来得更为浩大,也许不断对异见人士作无故禁言,和针对美国大选讯息的不中立取向,成为了港人决意「移民」的催化制。

「Mewe港人入门群组」截图

Mewe的特点和功能,相信已有不少网民提及过,在此不赘。好些热心的网民,主动设立了「Mewe港人入门群组」,详述了「移民指南」和整合各大由香港人设立的群组,执笔之时,群组的数量已达二百多个,包含了不同社区的街坊群组、海外港人聚合、新闻讯息交流、饮食购物、旅游和兴趣等,而不少群组的管理员为免被小粉红和五毛洗版,在加入群组时也设置了一些题问审查,内容大多跟「真」香港人的思维共识或运动衍生的梗有关。自己暂时初步的观察,网民使用群组的习惯跟以往的Facebook并没有太大的分别。

在大幅减少使用Facebook之前,虽然自己也有加入一些群组,但讯息量的巨大,加上无法时刻追縱最新的议题和讨论,所以也甚少在这些群组「蒲头」发帖留言。也看过有一位文友指出,Mewe的无审查特点,可能会成为另一散布假新闻假讯息的温床。这才让我思考更多,「移民」是单纯转一个地方,继续既有的社交平台行为,还是把网络使用的思维也换过来。

当日自己选择Medium为落脚地的其中一个原因,乃觉得Facebook充斥不少没有养分的内容,打算得到更多深度长文的滋润。虽然实际上Medium、Matters和方格子的呢喃文章亦有不少,但碰到高质量内容的机率,也总比在Facebook来得高,赞赏公民基金会的Liker Land阅读器,也有着类近的初心,不追求大量的浏览,更追求深度的阅读(当然实际操作成效,则另作别论)。无可否认,不使用Facebook会令自己跟不上一些香港的网络热话和趋势,但在这抢占注意力的年代,要学懂避免上瘾,选择接收适合自己的讯息,难免要有取舍;而各种讯息满天飞,真假难分,(未经消化的)即时转载和立场宣示,偶尔亦会导致失言或出现「炒车」的情况,反而追求一些事后较为深度的分析或核实,才是更为重要。

当然,自己从不否认地区群组的作用,好些如街坊拼车、黄店团购、口罩再分配等,没有了这种平台,就不容易催生。但也许自己过去一大段时间也是以接触长文为主,最初游走于Mewe的群组时,思维上也要花一点时间,才能适应过来。

有些时候,自己也会觉得有些网络资源的运用,出现了错配的情况。一些经营着Facebook专页的朋友,帖子内容颇长,且并非毫无深度(有些时候,立场新闻会转载一些public figure的Facebook帖文,也可以是一篇中短长度的文章了),但社交平台的帖子显示功能,其实并不切合他们的需要,单是无法排版,已是一大败笔,这些个人/团体的内容,倒更适合透过博客/网站等方式呈现(这一批人应该有不少被Patreon吸纳了,但Patreon毕竟是独立的山头,且各自设有付费墙,无法促进用户间的连结和交流),他们继续使用Facebook,很可能只是其他平台的触及面始终不够广泛。相反,在长文网站里的呢喃型文章和用户间的社交闲聊,也许更适合置在社交平台的群组里,我也乐见有热心人会在Mewe里创建衍生自Medium/赞赏公民/Matters的群组。

当然,香港人这一次极有意识地要脱离Facebook的「魔掌」,绝对是一个好的势头,也希望这次「移民潮」不会慢慢的寂静下来。针对现实世界的移民,不少人都说要入乡随俗,不要到了他方都仍然用香港的生活方式;而网络上的「移民」,倘若把网络使用习惯也换过来,我不知道这是否太痴人说梦,始终好些使用习惯是大势所趋,但倘若Mewe的港人社群能跟Facebook展现较大的分野,这就会是更完美的景象。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第一个支持了这篇作品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