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的嬉隱肆
小白的嬉隱肆

一直是這樣我的血脈裡沒有正經

《妈的多重宇宙》,裹腹糖衣的人生山丘

(编辑过)

人对通俗娱乐——诸如听音乐、看电影、读小说——的兴趣,是不是会随着年纪增长而逐渐淡化?我没做深入研究,只根据经验猜测,不过大致上应该不会错吧?

为何讲这个呢?其实我是想推荐《妈的多重宇宙》(Everything Everywhere All at Once)这部电影给大家,特别是非针对通俗娱乐的消费大宗——年轻人,而是他们的上一辈;若将范围再更紧缩一点地讲,是青少年的父母,而非幼童或儿童的年轻父母,亦非成年人的大龄父母。

之所以这么说,纯粹是我对这出电影核心的解读,着重于青少年的父母对孩子教育方式的纠结与徘徊。这种前前后后迂迂回回边走边试的尴尬心情,非过来人难以体会。甚至华人世界的青少年父母应该更是心有戚戚焉,毕竟虎妈虎爸这类生物是华人文化特产啊。所以《妈的多重宇宙》非得要华人来拍、非得要把背景设定在华人移民家庭不可,如此才能更加放大父母放手与否的选择困能与冲突效果。

职是之故,要玩好这么一个老掉牙的说教式命题,那么添加一些孔锵元素、当成糖衣裹着,也就不令人意外了。所以那些恶搞其他电影的欢乐哏,只是考验你电影看得够不够多的调味料,纯为笑气解闷用。若缺少兴奋剂,本片保证愀然古板叫人昏昏欲睡。倒是那些不识酸哏者,你功课有的做了。

有人拍片喜欢把简单东西复杂化,还算计如何暗渡陈仓而不露痕迹,这种不自然的深化感,在我看来非常刻意(我绝不是在说诺兰)。相较之下,关继威执导此片时刻意采用的糖化手法,换言之即「故意的刻意」,却反收负负得正之效,更显流畅。这是我所欣赏的。

虽然本片表面上可算是「锵片」,但笑闹之余仍提供了一种解答。巧合的是,前这子我才刚读完两本书,分别由一对父子—— David Sheff、Nic Sheff——所撰写的《美丽男孩》(Beautiful Boy)及《无处安放》(Tweak),以彼此第一人称角度来叙述两代间的巨大鸿沟。 David 眼中自幼即秉性聪颖的Nic,在他自认开明与智性的教养下,竟然堕落成为毒虫,而且是沦落至陋巷与牢狱乃至濒死边缘的废柴一枚。最叫人不忍卒睹的是,这一沉下去就是十多年的万劫不复。当儿子一遍遍控诉着「不要再控制我的人生,就算我去死也不关你的事」,身为父亲的人该怎么办?心不痛吗?不痛才怪!但继续管或不管?该放手吗?放到何等程度?情感被慢慢侵蚀拖磨掉才是最可怕的,可似乎除了走到哀莫大于心死的最终绝境之外,别无他果。

我先读爸爸David 的书(此书2018 年还被改编成同名电影,我尚未看过),继之读儿子Nic 的,等于两造说法皆见证了一回,彼此相对照更显真实残酷。 David 就是长年挣扎于心境上的挫败和放手与否的两难间,而Nic 则完完全全道出人子——特别是青少年孩子——那急欲独立的叛逆心情。重点在于,为人父母者,你该怎么办?

两书读毕,感概万千,为这对父子掬了一把同情泪,一如后劲袅袅升起的《妈的多重宇宙》。书与电影无缝接轨,我还真会挑选给自己重复检讨父子关系的素材... 说重复,因为我现正处于同样的尴尬期上。就像片中存在于洪荒宇宙里断崖边的母女两颗石头,妳跳我也跳吗?这可不是搬演铁达尼号情爱大戏耶,但爱的本质又有何异?诚如前述,片中有供解,稍堪聊慰。

最后,我觉得电影开始正经起来后的情节,拖太久了,让酷劲蒸发掉,有点可惜。当一个东西变正经,通常就是结束的开始,岂不? Ted Lasso 我就是在说你啦!

今日呓语毕,来首披头四的〈Taxman〉,以致敬片中老到让我惊艳的IRS 大婶:Jamie Lee Curtis。诚所谓death 和tax 乃世间唯二不变之物,借税喻命,妙哉。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