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之聲
黑色之聲

政治廢文共賞 FB:https://www.facebook.com/VoiceOfDarkMatter/

黑嘴04 - 嘴嘴边缘性人格嘴嘴狂粉

图片来源:角妈https://reurl.cc/0zR2z9

黑编最近看到这篇在「CASE报科学」介绍「边缘性人格障碍症(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的文章( https://reurl.cc/3195oO ) ,觉得跟某一种网路人格十分地雷同,就自以为是地对两者进行概念投射,以下论述毫无心理学及社会学的支持(建议先浏览完「CASE报科学」的介绍再来看此文)。

在网路打滚了一段时间都会发现,原本在线下粉跟狂粉的行为和各自的同温层厚度在线上都会被加强及深化;而粉有各种的样态,狂粉亦然,黑编这边要拿来跟边缘性人格类比的是狂粉的一种,并不能推及到所有的狂粉,但以下会单用「狂粉」来当代名词。

(『』内之文引用自「CASE报科学」)

『边缘性人格障碍症患者的「自我形象」非常不稳,他们非常没有安全感,正是因为太害怕自己会被抛弃,所以才要这么积极的「抓紧」别人,可是如果这个人的行为或想法「不顺」患者的心意,他们又会很快的感到失望,直到难以自制的地步,例如:马上「翻脸」、将对方贬的一文不值、透过伤害自己、物质滥用、冲动行为等,来帮自己恢复平静,但过没多久又会复制同样的模式继续生活』

👉️👉️ 把上文的「抓紧」别人改成「说服」别人,是不是有既视感?

『而从心理动力学派的角度来说,边缘性人格障碍症患者经常使用不成熟的心理防卫机转,例如:利用「分裂」这种机转,将世界观分成「好与坏」、「对与错」等,然而在正常的情况底下,随着我们长大,多数人应该都能发现,事情永远都有灰色地带,就像是面对我们自己欣赏的人一样,他们偶尔当然也会出现不好的行为与特质,但是边缘性人格障碍症患者的这种二元思考模式(binary thinking),会让他们难以体谅这种对正常人来说是相当司空见惯的事实(defensive mechanism)。除此之外,他们也经常使用「投射性认同(projective identification)」这种机制,将自己不想要的负面认知、情绪等,全部投射到另外一个客体身上,诱导对方按照自己心中所预期的来表现,然后印证自己是对的。 』

👉️👉️ 这段文倒是可以直接完整地套在狂粉身上。

『患者建立的不稳定人际关系,可不只「快速结交新朋友」而已,某一些患者会因为无法忍受独处、急着找到抒发情绪的出口等因素,快速地跟刚认识没多久的人发生「性行为」,但是过没多久又更换性伴侣,因此有学者怀疑,这种冲动而不顾后果的行为,会不会让边缘性人格障碍症患者染上性传染病的风险与普通民众不同? 』

👉️👉️ 把这段落的「性行为」改成「争论」,「性传染病」改成「意识形态」差可拟。

边缘性人格障碍症是人类的一种心理状况,把它归类成心理疾病纯粹是西方医学对偏离他们定义的「普通心理状况」的一种分类,而狂粉也是一种心理状态且在网路上被放大化。而两者有一个很大的差异点在边缘性人格障碍症没有一个信仰中心,但狂粉有既定且可传染的意识形态信仰。

在此不是要污名化狂粉,也不是要抵制狂粉,这只是一种心理状态,因为我们在某些非常执着的moment也都会掉进这种状态,只是某些人进去的时间长了点,某些人爬得出来;对于正在洞里的人我们要做的是尊重,然而我们也要知道尊重是有其限度的,当对方开始对自己「很」有害或对一个群体「很」有害时,我们还是需要思考进行适度的规范甚至到隔离,而这个「很」的掌握是十分地困难,可能也是我们需要用一辈子来学习的;但不要太快放弃交流的机会;另外,如果沟通几次后感受到对方没有要和你交流的话,就转身吧。

图片来源:角妈https://reurl.cc/0zR2z9
图片来源:角妈https://reurl.cc/0zR2z9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