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原龟
荒原龟

ni muy muy,me tan tan

信息環境的惡化,對老年人的影響更嚴重


1.當壞信息成為空氣,改善食譜收效甚微

我媽的退休是和微信公眾號的崛起一併進行的,彼時她常發給我典型的中老年微信公眾號文章:“震驚!!……”“……竟然……,沒想到背後的秘密是……”,我有時會向他們解釋這是謠言,有時點開發現網頁就轉向了一個毫無關係的色情或遊戲的廣告頁面。在我多次告訴他們不要點開這些亂七八糟的鏈接後,開始每天找幾篇涉及中老年人生活的好文章發到家庭群裡,並截圖或羅列出重要的幾點做概覽以便他們閱讀。結果往往只是收到一個“贊”或者“謝謝”的表情回复。

直到看到方可成老師列出了一個適合中老年人閱讀的微信公眾號“媒體食譜”,我才覺知可以為他們主動建立一個良好的信源的,這些媒體都是更專業,論據更清楚的自媒體公眾號。

那年春節回家後,我拿到父母的手機,一一檢查他們的微信公眾號清單,取消關注了絕大多數,接著挨個關注上了那份“媒體食譜”中的公號,我長舒了一口氣。

假期結束,我返回我生活的城市,竟然又收到了那些有著奪眼球標題的文章。我問她:“我給你關注的公號你看了嗎?”她像小學生應付家長一般地說都看了。我又問她:“那你轉發的這些文章是從哪裡來的?”她告訴我是同學群,朋友圈的。我一時啞然,原來她們的信息源主要來自朋友圈,既是實際意義上的,也是微信那個小圖標裡的。她每天的閱讀習慣不是瀏覽公眾號列表,而是去她所在的社群中互動。為了改善她的閱讀,我只能:

1.自己做一個給中老年人的公眾號,內容主要是針對退休生活安排。

2.帶我媽媽到我所在的城市生活,讓她多接觸新鮮事物,拓展更新朋友圈。

第一條因為個人精力沒能開始,第二條成為了我的一個努力方向,偶爾它還要和我個人的目標有所拉扯。拉扯的這些年,我媽發給我的鏈接又出現了拼單模式購物網站的砍價鏈接,接著又出現了短視頻的分享,能讓我開心的幾乎只有她和姐妹團出遊的攝影相冊鏈接。

信息中的事實變得越老越少,觀點和事實之間的界限日漸模糊。信息的準確度下降,信噪比不斷降低。圖像佔比增加,而圖像和視頻帶來更強的感官刺激左右著他們的情緒,迫使他們點下“分享”“購買”按鈕。拿到商品之後,發現質量並不如意,就又轉向手機尋找新一輪的情感慰藉,這成了一個惡性循環。更年長一些的爺爺奶奶即使學會了使用微信,仍然會每天通過新聞電視台或者廣播來獲取新聞,而父母這一代人,像我們一樣,嘗試用手機中的各種軟件和信息渠道取代傳統媒體。結果是他們自以為趕上了數字高速列車,其實是上了一列垃圾車。


2. 自媒體僅是信息的一個渠道,其他渠道也需要甄別

我一直想如果和她披著五顏六色圍巾的姐妹團變成能一起讀書的高知姐妹團,她攝取的信息會不會好一點?很顯然這個想法低估了整個信息環境的惡化。

兩年前,我突然收到家族中的一位爺爺病危的噩耗。便去探望他,他在上海的一所醫院做心臟手術,開胸後醫院臨時換了手術方案,術後情況急轉直下。他於1960年代畢業於同濟大學電氣工程系,響應國家號召分配到新疆,進行電力系統的建設。退休後又被返聘,70多歲仍舊在帶學生,做工程項目。他年輕時便有心臟問題,在上海上學時受限於經濟條件,工作後受限於時間,一直沒有醫治。直到70多歲,終於向單位請了一個月假,到上海最好的心胸醫院治療。他自己早早聯繫好了醫院,定好機票。他的家人埋怨他沒有商量,老人說他上網幾十年,查文獻,下論文都非常熟悉,查醫療信息只是換個網站而已。

可他也在中文搜索引擎中迷失了,聯繫到的竟然是和上海最好的心胸醫院有一字之差的私人醫院。進了重症監護室,家人聯繫了在上海,包括校友會在內的所有人脈才得知。所幸他最終轉院並脫離了危險,但也使我們警醒,無論受教育的程度如何,每個人都有可能是下一個魏則西。提高中文搜索能力,尤其是幫助一下身邊的老人尋找醫療信息尤為重要。

如果是在中國大陸,可以使用丁香家園或者微醫這樣的醫療垂直行業的搜索引擎來尋找醫療資源和掛號。

丁香醫生網站截圖
微醫網站截圖

另外,現在很多醫院都有微信公眾號,可以在微信的搜索欄中找到。注意,找到後,一定要查看公眾號的簡介,看到賬號主體的醫院名稱和“事業單位”這個認證的標籤,可以關注。還可以教會老年人如何在微信公號上掛號,使他們不必早早去醫院排隊掛號,免於掛不到號的窘境。

可以關注的醫院公眾號示例


3.老年信息規劃,我們要做得還有很多

益陽養老院爆雷的新聞,還沒有激起討論,便又在信息平台上消失了。我只記得涉事金額超過1億人民幣,這是6000個以上的家庭的養老投資,新聞的主人公是一個無人贍養,妻子重病的老人。他的投資是靠當清潔工的工資攢下的,和其他的家庭一樣,他將全部的積蓄都投進去了。在爆雷後,他赤身跳入了江中。

這篇新聞最讓我震驚的一個細節是:他投資前,在電視台上看到這個養老院的廣告,民政局等工作單位也參與了宣傳。

雖然很多地方電視媒體長期播放針對老年人觀眾的保健品廣告,但養老院這樣一個重資產的投入竟然也登上了電視媒體,並有“權威”作為背書。我為自己身邊的老年人沒有看到這個廣告而感到僥倖。在此之餘,也了解到需要養老的個體差異很大,個人,家庭,社會組織,國家機構都需要進行不同層面的努力。作為個人,我們可以做什麼?

參照鄰國的經驗,韓國的老年人面臨著相對貧困的問題,他們有全民醫保可以維持健康,但活得越長越沒有積蓄來維持生活品質。養老金制度不到位,超過半數的人無法領到養老金,所以他們不得不重新開始體力勞動換取收入。而核心家庭的瓦解,進一步增加韓國老年人的精神壓力,甚至選擇自殺,國家從2020年一月起,政府會對40-70歲的韓國人每10年進行一次抑鬱症檢查。而在日本,“工作至死”的現象更與日本社會的文化觀念,個人從屬集體、害怕孤獨等心理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除了政府不斷完善適宜這一現象的社會保障制度,也有很多民間團體組織對協助老年人進行養老規劃並通過社會活動改善他們的生活。


2020年7月,一位旅日華僑宗澤亞出版的書《老年實用主義》吸引了我的注意。因為他生活在日本,所以對中日兩國的養老問題很關注,為此他還專門在日本學習,取得了養老工作職業資格。用理工科思維對養老服務的信息進行表格規劃,形成這樣一本手冊,旨在向中國傳遞更多養老技術和經驗。

截圖出自《老年人實用手冊》

日本的自然環境使得他們面對死亡的態度更坦然,社會也有更多圍繞死亡問題展開的教育活動。這給作者啟發,他在這本書中引導讀者面向死亡,對人生進行歸納,並考慮到了臨終關懷等問題。

而這本書的內容對於大多數忌諱談及死亡的中國人而言,仍然略顯沉重。如果我們直接拿給身邊保守的老年人看,他們可能會面露悲色。我們得拿著這本書作為參考,間接輔助他們為養老做規劃。還有一個Gradually公司是做這個的服務,可以做參考。顯然,在老年信息設計上我們還有很多功課要做。

3. 為老年人做無障礙設計,其實也是為了我們自己

在綜藝節目《夢想改造家》中,多個設計師在做老屋改造時都考慮到了老年人的需求,為老年人能獨立活動做了很多設計。比如裝有滑輪便於拖動的座椅,在廚房和臥室等可能聽不到門鈴的地方做的報警燈設計……這些都滿足了他們身體的需要。從這個節目中,我才知道老人的眼睛更需要柔和的色光。而行動能力,聽覺,視覺的下降是我們每一個人在變老過程中都會經歷的,無障礙設計其實是為我們每一個的設計。

截圖出自《夢想改造家》第七期,設計師展示環節

可無障礙設計一直處在邊緣。 Google的無障礙設計師夏冰瑩說:如果作為產品創作者的我們,都不願意去考慮老年用戶的需求的話,等我們老了,誰會來考慮我們的用戶體驗呢?她開設了專欄---無障礙設計研究小組。她以設計視角分享了在物理空間和虛擬世界,有哪些方面是可以進行改善的。

在新冠肺炎傳播期間,“健康碼”成了我們出入各個場合的唯一通行證,很多老年人沒有智能手機,不會使用手機程序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在2021年上海兩會期間,上海市政協委員高向東提交了《關於推廣上海老年人智能手機學習使用的建議》。而上海這座理念先進的城市本身已經有了很多供老年人進行數字化學習的資源,政府、社區主導的免費資源或者商業機構的開放資源都很多。而那些不在大城市的,和短時間nei無法享受到數字化教育資源的老人也不能被我們忽視。

從我們自己的視角,又可以做什麼去改善老年人的信息環境呢?


參考文章:

1.《變老的方式|日本式晚年:“退而不休”一定意味著晚景淒涼嗎》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256270

2.《變老的方式|無人贍養:社會轉型中失落的一代韓國老人》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295251

3.Google無障礙設計師夏冰瑩,《無障礙設計研究小組》https://www.zhihu.com/column/a11y-ux




CC BY-NC-ND 2.0 版權聲明

喜歡我的文章嗎?
別忘了給點支持與讚賞,讓我知道創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載入中…

發布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