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女子
平凡女子

回歸現世生活去,暫不更新,謝謝大家喜歡我過去的文字

我所爱的十本书

久违地参加社区活动,来分享十本影响自已很深的书本们(小说/传记/社会科学/散文/漫画/画集)。

■ 小说

第一本|《哈利波特》JK罗琳/ 英国

作家杨照在《在阅读的密林中》一书中写过这样一段话:

《神秘的魔法石》刚出版时,曾经有人看过在火车上(也许就是往曼彻斯特到伦敦的通勤火车),有中年男子高高举着《泰晤士报》,里面却偷藏着《神秘的魔法石》。这人干嘛这样?因为他明知在大庭广众间看这种「囝仔书」很丢脸,可是又实在入迷到不忍放下,于是只好用这种方式掩饰一下、自欺欺人一下。

《哈利波特》虽然被归类为儿童奇幻文学,实际上对孩童来说故事过于现实;对大人则不免童趣了些。但书里建构的魔法世界相当丰富且完整,更广为人知后,很快便打破了成见。使人忍不住相信也许在不为人知的时候,正有巫师在进行秘密的魔法任务;又或是在那九又四分之三的月台上,有一群孩子急匆匆推着行李准备搭火车。就是这样一个独特的魅力,上到大人下至小孩都对它爱不释手。

也因为这样的特质,《哈利波特》是陪伴着我相当久的一套书。一开始邂逅《哈利波特》纯粹是小时候和大人逛书店,无理取闹选到的书。想不到这个契机,让书从此一路陪我长大成人。每年即将发行时,总迫不及待去书店预购,直到最近确认才知道自己买的《哈利波特》二到七集都是首刷,可见当年有多疯。得知电影开拍消息时,还曾为选角是如此契合自己想像中的模样雀跃不已(不过我很替演员Daniel Radcliffe长不高感到惋惜XD)

在读到最后一册时,反覆确认「真的完结」的讯息后,其实第一个冒出的念头是:「舍不得、真的好舍不得。」久久停留在成年哈利送孩子上学那页,脑中不断央求作者:「能不能继续写哈利成为正气师的日子?」以及带着遗憾,对教父天狼星消失在神秘的帘幕后面这件事;对佛雷和乔治永远无法在一起捣蛋这件事;以及对石内卜教授最后做的牺牲等。多年后,除了推出剧本版,也真如作者所言,不再写下去。我也从一个想进葛莱分多的孩子,确定自己是个普通的麻瓜了(笑。

前些年《哈利波特》为了纪念二十周年,各国相继推出自我特色的封面,个人想推荐绘本系列给大家,绘者是画过《怪物来敲门》的Jim Kay,他画的《哈利波特》插画风格很生动,希望有天能存够钱把这套书收藏下来。


第二本|《傲慢与偏见》珍.奥斯丁/ 英国

珍.奥斯丁是一位我很喜爱的古典作家,喜欢书内克制的谈情说爱、喜欢作者描写琐碎的事务,和喜欢书内浓厚英式庄园氛围。在她众多作品里,《傲慢与偏见》是我反覆阅读多遍,最感到乐此不疲的一本。它以「第一印象」为主题,这也是书迷人之处。很喜欢看聪慧的女主角如何和高傲的达西先生因偏见起冲突,到后来消除误解重新认识双方的过程。尤其是中间安排的转折点,当女主角伊莉莎白家里遭遇困难,男方不计前嫌出手相助,以爱情小说的角度来看,那真是让人最怦然心动的地方啊。

不过《傲慢与偏见》这部作品有点像童话故事,因为女主角伊莉莎白相较于其他作品嫁得是最好的,达西先生是奥斯丁笔下最有钱的男主角,每次读完总忍不住替他们配上童话特有的旁白:「男女主角从此过得幸福快乐的日子」。

另外,想推荐1995年的《傲慢与偏见》影集,演员柯林佛斯(Colin Firth)在剧中所饰演的达西先生很耐看、好帅。


第三本|《笑傲江湖》金庸/香港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相信热爱金庸的读者一定都知道这首诗吧。

还记得高中时期的一堂国文课里,老师讨论起金庸,他说:「金庸的作品几乎都可以堆敲其时代背景,只有《笑傲江湖》没有明确的时间点,它是一个可以套入任何时空,富有寓意的故事。」大概是这样一个论述引起我的注意,加上听闻未见过面的爷爷,在世时总喜欢去租借武侠小说来读。某天,突然兴起阅读金庸作品的强烈渴望,在那年的过年里买了一套《笑傲江湖》,一度焦急知道后续,浮夸到在大年初一的日子里带著书一起去庙里拜拜呢。

不过想笑一下《笑傲江湖》里的令狐大侠,第一次看到重伤这么久的主角,受伤篇幅几乎贯穿全文,直到快结局才得到治疗。但他是金庸作品里我最欣赏大侠,重情重义,即使博得许多女子的青睐,始终钟情于小师妹,个性机灵风趣,比武时不忘斗一下嘴,加上作者结合丰富的人文历史和地理,创造出各式的门派和武功,读起来非常过瘾。

如果说巫师、巫女是属于西方的魔法故事,那武侠就是属于东方特有的奇幻故事了。在武侠世界里,很羡慕大侠们可以肆意的行侠仗义、闯荡江湖。虽说现实生活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但常觉得大侠太少,也没看到东邪西毒、南帝北丐,真不知道自己何时能如大侠那般练成绝世武功。


第四本|《天上再见》Pierre Lemaitre/法国

《天上再见》是本颇有娱乐性的复仇小说。它像巴尔札克一样能揭露社会的现实,又带着华丽的情感表现。故事设定在一次世界大战快结束的后期,无名小卒阿尔伯特在遭遇长官博戴勒灭口之际,所幸被热心的爱德华解救。但爱德华也因此毁容无法自理,阿尔伯特为了报恩,扛起了照护责任,两人从此相依相伴。可是战后,阿尔伯特无论多么努力生存,残酷的社会却始终不给他任何喘息的空间。相比之下,伤害他们的长官在外依旧跋扈得势。对于如此不公不义的世界,阿尔伯特和爱德华决定展开一场全国大骗局。

作者很善于描写人物,《天上再见》里每个角色性格鲜明和饱满,而且非常生动。作者还会适时加入自己的调侃,读来别有一番趣味。其中个人觉得这本书充满魅力的主要原因,是它不同于一般的报仇故事,内容滑稽外,故事是凭据着人物性格来推展。在很多时候,角色间并不直接互动,可是彼此的作为又如骨牌效应将对方牵扯在一起,甚至直至死亡都未察觉。读完会有股感慨,因为生活何尝不是这个样子?

终其一生,他反覆看到车子送儿子上天堂的那一刻,爱德华跟他面对面时,看他的眼神。他花了很长时间来了解儿子眼神的含义。他在他眼中读到了喜悦,是的,也读到了解脱,但也读出了别的东西。
某天,他终于想到这个词:感恩。这当然纯粹出于想像,可是一个人一旦心中抱有这种让自己摆脱一切的想法时…… 他于一九二七年二月某日用餐时分想到「感恩」一词。他离开餐桌,一如既往,吻了玛德莲的额头,回到房中,在床上躺好,溘然长逝。 —P.456


第五本|《书楼吊堂》京极夏彦/日本

京极夏彦是位独特的推理作家,他写的推理小说,会结合妖怪、民俗学、科学和心理学,比起设计案件或解谜,书反而常常在进行哲学论证,字里行间常透露出大量的历史和哲理研究,个人虽然不爱偶尔冗长的掉书袋页面,但对作者拥有的学识我是心生佩服。

「文字和语言都是虚假的,其中没有现世,没有虚实可言。所谓书籍,是写下他的人所创造的虚假的现世、现世的尸骸。」
…「但如果有人读,那句尸骸就会复活。藉由解读文字这个符咒、念诵语言这个咒文,只属于那个人的现世,就会以鬼魅的形式出现在阅读它的人的内在,确确实实地现身眼前。那…就是书。」—P.35

《书楼吊堂》分成六篇短篇故事,以一家开在明治时代名为「吊堂」的书店为背景,每篇有不同的历史人物因缘际会来到店里择书,由店主和客人交流的过程中,带出日本近代文化变迁,谈论其新旧思维的碰撞。 《书楼吊堂》和过往作品相比,文笔上更加成熟外,也不谈推理,虽然会安排一些小彩蛋,让京极堂系列要角的祖宗辈出来串场,但不影响故事主体。

对我来说阅读《书楼吊堂》是种特别的体验,不仅是它营造历史氛围很有带入感,更多的是书里提出的想法常令我惊讶,因为自己从未这样思考过,像是把书本重新诠释成「墓碑」,而书店主人是在供养它们等等。很享受故事里将那些习以为常的事物赋予新面貌,着实大开眼界。


■ 传记

第六本|《音乐使人自由》 坂本龙一/日本

在一时的因缘际会下,让我能用这样的方式回顾自己的人生。坦白说,我对于这个决定不是很感兴趣。拾取记忆里的片段,然后汇整成一个故事,这种事情不符合我的本性。
然而,我对于自己如何成为今日的坂本龙一,也很感兴趣。不管怎样说,这些记忆都与世上独一无二的自己有关。我想了解,自己为何会走上现今的这条道路。 —P.9

这是本内敛的自传,没有自吹自擂,很平实的记述自己人生的过往,如果不是对音乐很了解,可能会书里提及的音乐一头雾水。会读这本书,是有天在Youtube演算法推荐下听了钢琴版《Merry Christmas Mr Lawrence》,就此入迷不已,大概有一整个月都在听这首钢琴曲吧。本来想买他的专辑,一查发现他的作品曲风多变,全然看不出脉络,不知如何下手,才找了自传来读。

为了读懂这本自传,我采取比较极端的方式,理解自己对音乐领域造诣不深,所以干脆将里面所有不知道的人事物,全部抄下来作笔记,有音乐就找出来听;不认识就查是谁。

在这趟考究之旅,其实知晓蛮多趣事,像是披头四音乐的和音原来有类似音乐家德布西九和弦的创作;或是电影《末代皇帝》的主题曲常听到那段有马林巴的序曲作曲人是Dadid Byrne,但坂本龙一为了帮电影配乐,做到过劳住院,居然大半未被采用。还有他和细野晴臣及高桥幸宏组过电子合成乐团《YMO》,风格前卫引领趋势,连麦可.杰克森(Michael Jackson)都翻唱过他们的作品。而那首我所爱的《Merry Christmas Mr Lawrence》,一度红到令他抓狂,是到老年心境改变才看淡。

费时好几天读完书这才两百多页的书后,有件事我可以很肯定地说,那就是:「他成为了我的偶像啦(笑。」

必须再点播一次:


■ 社会科学

第七本|《打开演算法黑箱》Hannah Fry /英国

一提起专业或许让许多非相关领域的人感到望尘莫及,而专门人士则容易炫技似地说起专有名词排挤旁人。有趣的是,虽说术业有专攻,但专攻之人不见得看得到全局,只埋头往更艰深的境界去。如果有天问起工程师演算法如何开发,他可能会跟你解释程式如何编译,模型如何优化,但不一定知道演算法会对世界造成什么影响。 《打开演算法黑箱》里解释了我一直以来所困惑的问题:「演算法对社会各层面产生的改变?」

「科技始终来自人性」说来简单,付诸实现却不容易。现在喊的人工智慧,并不像科幻电影那样能有自我意识,距离打造出人工头脑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但各式演算法应用是无时无刻充斥在我们的生活里,例如导航、影片推廌和手机等等。我们愿意释出多少权力给演算法?我们接受演算法取代创作吗?或是,我们能完全相信自驾车吗?关于这些议题,《打开演算法黑箱》提供人性化的观点去探索。


■ 散文

第八本|《念念时光真味》 吴念真/台湾

没了嗅觉之后,祂补偿我的是「记忆」,祂让我从过往某些情境里去拼凑或还原食物原有、应有的气味和感觉。 ……—P.2

吴念真,本名吴文钦,他可以是作家、导演或编剧,很喜欢听他的讲座,每次听他充满台湾味的「气口」,都觉得是有个邻家伯伯在和自己聊天。其实一开始会注意到导演的原因,是得知在他多才多艺的背后,面临过亲人一个个的离世。套用作家李维菁比喻张爱玲的话:「给我十倍的才华,我也不要她的八字。」导演的经历,会让我不自觉想到这句。

《念念时光真味》是在作者是失去嗅觉后,以食物为主题的散文集,大概是导演从小生长在关系紧密的矿村里,他的文章总有着细腻且朴实的「人情味」。而描写料理食物的过程也很有画面感,一看就知道他是内行人。只不过文中提及的食物总会乘载不同人生回忆,垂涎的同时,也感受丝丝的乡愁。


■ 漫画

第九本|《排球少年》 古馆春一/日本

个人爱的漫画作品蛮多的,唯独特别把这部写出来,不单是我喜欢它的剧情和构图,更是因为这套漫画确确实实对自己的生活产生影响。

一次工作陷入低潮,面对难以处理人事,虽有主管相助,还是感到无力。明知自己不开心,情绪却处在不上不下的状态,要气也气不起来,想哭得看个剧逼一下眼泪。那时单纯想转移心情,所以看了《排球少年》,不夸张的说,追到乌野和白鸟泽学园比赛那段,我被日向的执着激励到了。看完那场比赛,我突然觉得有动力可以面对接下来的困境。

平常我超讨厌鸡汤文,但这套漫画真的是我的心灵鸡汤无误。主角不只在故事里能改变队员,连书外的读者都能打动。谢谢作者没有把漫画里的人物设计成超人,我喜欢作品里呈现青春特有的义无反顾和遗憾。即使终究得和长大做妥协,主角日向还是能为了毫无顾忌地追求梦想,直面自己的缺点,学着把「平安」视为一种习惯。看着这么可爱的剧情,真的会不由自主地去相信一切「不是不可能,只是难!」就像女神学姊最终被田中等到一样,哈哈哈。

今年东京奥运,比赛串场时播放的配乐里加入很多动画主题曲元素,想当然耳也少不了《排球少年》啰。不过我最爱是这首BURNOUT SYNDROMES的『FLY HIGH!!』,光是开头第一句「飞吧FLY HIGH!!」就够热血沸腾的。


■ 画集

第十本|《THORES柴本画集IL TAPPETO ROSSO [红毯]》Thores柴本/日本

画画是我的兴趣之一,小时候总喜欢拿上一张空白纸,就这样画上一天,可惜现在太忙很少动笔了。取而代之的是喜欢欣赏别人作画,看到喜欢的画风,就激动地想收藏。这本我的收藏品之一。若要找形容词来描述这本画集,简而言之,就是满满的「巴洛克风」,华丽到自知画不出来只能买下来欣赏的那种(笑。

有段时间,我很喜欢观察轻小说的封面,觉得有漂亮封面的书一定是个好故事,秉持这个肤浅的理念,某天被画家Thores柴本替小说《圣魔之血》画的封面收服了,这种像压克力又像油画的精致风格,实在惊为天人。遗憾的是《圣魔之血》的作者吉田直年纪轻轻就逝世了,所以故事没有结局。这里分享的画册,是Thores柴本出版的第二本画集,里面除了有《圣魔之血》的插画,还有她替其他故事画的作品,一共收藏两百多幅插画,真的不管看几遍都觉得很满足。

节录几页插画:

关于绘者: Thores柴本IG / Thores柴本twitter



后记

谢谢大家耐心看完,我知道写多了。替书排名对我来说很难,只能写写印象很深的那几本,也谢谢有这个活动,很开心知道原来有人和我一样喜欢这本或那本书。不过以前只写一本,现在一次写十本,又是拍照又是写文,我觉得好像把存一整月的力气都用完了,天啊,我好废。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