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舟
维舟

全員核酸為何沒完沒了

這就是當下國內的現狀:所謂“正常”地方的城市運轉,其實都是靠不間斷的48小時核酸維持的。
圖源:BBC

昨天一早,廣東省通報4月8日新增本土確診病例5例,本土無症狀感染者5例,其中廣州2+1。

想必是考慮到這一波Omicron病毒隱蔽性極強、感染速度極快,此前國內能實現成功清零的城市都是“出現一例,全城封控”的超強手段,這座千萬人口的大都市,昨天上午各區都立即開展全員核酸檢測。

4月9日廣州各區的全員核酸

雖然官方和一些大V都勸告民眾“相信廣州,不必囤貨”,但消息一出,廣州不少超市貨架還是被搶購一空,因為所有人都知道,“天下大勢,封久必核,核久必封”,而封了以後會是什麼樣——看看上海就知道了。

不知不覺中,像這樣動輒“全員核酸”的景象,早已成為我們生活中的新常態。本來,上海是國內各大城市中唯一一個從未進行全員核酸的,但這次也終於破功。我所在的小區3月20日做了兩年多來第一輪核酸,到昨天剛做了第七輪。

這都還算是少的,本輪疫情遠不及上海嚴重的泉州,一個月來聽說已做了十幾輪核酸。武漢從今年春節起,幾乎以3天一次的頻率循環往復,已前後測了20多次。鄭州去年底疫情相比起來也不算多重,但那時就有戲言,說將來如果考古發現喉嚨裡有繭子的人類,那一定是鄭州人。

這次有許多人都稱讚“深圳模式”成功,至於原因則多歸結於其封得早、人口年輕、執行力強,但很少人提及的是:從今年1月起,深圳人去任何地方都要出示48小時核酸證明。雖然後續解封,但深圳人要上班也都靠48小時核酸。

截至4月8日,深圳全市有多達1622個核酸採樣點,而人口比它多一半的上海,在本輪疫情爆發初期的3月9日,僅201個核酸採樣點。換句話說,深圳早已像背語錄一樣把運動完全日常化了,真正值得驚訝的並不是它封城成功了,而是它有了這樣密不透風的防控體系,竟然還是被Omicron乘虛而入了。

這就是當下國內的現狀:所謂“正常”地方的城市運轉,其實都是靠不間斷的48小時核酸維持的。有朋友開玩笑說:“一個城市只要出現一例陽性,居民外出就享受燕郊人進京的待遇;有八九例的話,外出就享受海外人士歸國待遇了。”

這種全員核酸模式首先帶來的,是天文數字般的工作量。為此,山東最近搞出一個“核酸檢測機器人”,但這即便可以大幅提升效率、節省人力,要大量推廣、投入使用,無疑也需要時間,遠水救不得近火——事實上,網上對這個消息的反應更像是在看一個段子。

至少短期內,更直接的辦法是各地抽調人力馳援:根據國家衛健委的說法,截至4月6日,全國已有15個省份共3.8萬名醫務人員馳援上海,其中70%都投入在核酸檢測上——4個省份派出2.3萬餘名醫務人員承擔核酸採樣的任務,另有12個省份派出近4000人的實驗室核酸檢測隊伍,共調集238萬管/天的核酸檢測力量。

但這樣仍可能不夠,因而第三種辦法是大量起用非專業志願者。比如每個小區出一組人,現在就培訓,類似民兵。深圳、上海等各地現在其實都是這樣,雖然仍是醫護人員在檢測,但社區志願者會檢查到健康碼、確認身份信息、打開核酸碼掃好,所以每個點的醫護人員並不多,因為大部分的準備工作都分擔給志願者了。

儘管工作已經分解,但仍需要大量醫務人員,而核酸檢測對絕大多數醫務人員來說,是臨時調派的緊急任務,是“兼職”而非“本職”,那現在都常態化,是不是可以考慮迅速培養一支核酸檢測的從業群體?通過市場化招募,可能成本還更低、效果更好——網上有人戲言,當初就該把教培行業的轉過來做核酸檢測取樣,“也算以工代賑”。

上述三種辦法,說到底,都是往那個無底洞裡不斷填資源,但當資源明顯跟不上時,第四種辦法可能才是更重要的,那就是設法把工作量降下來。

4月1日,長春市衛健委宣布,下一步將“科學組織開展區域核酸檢測,做到應檢盡檢”,三天后,同省的吉林市也跟進,據新華社報導,“與以往全員核酸檢測不同,此次檢測將針對不同人群採取差異化檢測手段”:

吉林市疫情防控領導小組公佈的無疫小區、無疫村居民以及已康復出院的新冠肺炎患者將不參與檢測,對新冠病毒傳播風險相對較高的重點街道(鄉鎮)的居民和居家隔離人員將採用抗原檢測,對3月29日以來以社區(村)為單位累計檢出陽性1-10人的社區(村)居民將採用5合1混管檢測,對3月29日以來以社區(村)為單位未檢出陽性的社區(村)居民將採用10合1混管檢測。

這是值得注意的動向,因為與無差別的全員核酸相比,這意味著承認自身資源的有限性,不得不改變策略,將捉襟見肘的人力用於排查重點群體。

實際上,這一變動在之前就已明確了。 3月22日,國家衛健委發布《關於印發區域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組織實施指南(第三版)的通知》,與此前的第二版相比,主要修訂的地方之一,就是強調“科學精準”,將此前的“全員”修改為“區域”,區域大小由疫情防控需要決定。

長春站內的防疫消毒

雖然國家衛健委早有規定,但為何是長春先吃螃蟹?合理的推測是:沒錢了。

長春全市人口約為深圳一半,財政收入則僅及深圳十分之一強,深圳可以48小時核酸輪番做,市內多處免費核酸檢測點,但要知道,這不可能真的“免費”,都是有成本的。

去年底西安爆出疫情,封了5週,全省3900萬人據說做了4億人次核酸檢測,人均10次,按政府採購價5元/人次,一個月就為此花了20個億,這還不算無法估量的人員成本、社會成本。

全員核酸只是一次突擊檢查,但不能保證那些沒有被感染的人在第二天就不會被感染,因此它得反复篩查,不斷“動態清零”,將任何有陽性嫌疑的人隔離開來,然而令人棘手的是:全員核酸的過程可能反而為感染創造了條件。

很多地方在核酸檢測排隊時,人擠人,以至於各地都爆出不少這樣的事件:本來被隔離在自己家裡的居民,倒是在核酸檢測時被感染了。有人不無嘲謔地說:“全員核酸,奧密克戎最好的禮物。”

為什麼要進行全員核酸?一般來說,這都是因為流調被擊穿了。

上海在此前的兩年里之所以一直沒進行全員核酸,所憑恃的就是專業高效的流調,因為如果流調能第一時間找出陽性和密接,將他們迅速隔離,那麼其他人確實無須檢測,就像是一台微創手術,將病變的局部實施物理切除即可。

如果不具備這樣的流調能力,又或像本輪Omicron疫情這樣,發現時已快速、隱蔽地擴散開了,那流調就失去意義了。此時如果還要動態清零,就只能大動干戈,以全面篩查來大海撈針,再進行隔離,而當核酸檢測能力也捉襟見肘時,就不得不再用抗原測試來輔助。

3月11日,張文宏在談到為何要採取抗原檢測手段時解釋,Omicron變異株的病毒傳播速度大大加快,“這時候我們就會發現,我們的檢測速度如果還是像當初那樣完全依靠核酸,就會有一定的困難,而抗原檢測又快,費用又低,可以作為有效的補充。”

現在的問題是,病毒沒有理由不繼續變異,而新的變異毒株傳播速度甚至更快。英國衛生安全局(UKHSA)證實,由Omircon BA.1和BA.2重組的新毒株XE,傳播速度比當下令人談虎色變的BA.2還要快9.8%。

如果我們繼續跟進,那就意味著“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不斷加碼,但病毒的進化沒有限制,我們的資源投入卻不可能是無限制的。不僅如此,我們的生活也將永遠困在全員核酸的無窮無盡循環裡。

事實上,很多人的思維已經困在其中了。日前,有朋友苦於上海一輪又一輪的全員核酸,但當我問她“你說上海放棄測核酸行不行”時,她驚恐地說:“那怎麼行?不測核酸怎麼排查出陽性?”

其實武漢當初也沒測核酸。直到武漢封城後結束許久之後的2020年5月31日,全城才進行全員核酸,在數天裡耗資9億、檢測近900萬人,只檢出300名無症狀感染者,無一例確診。

那是全國首次有一個城市進行全民核酸檢測,隨即黑龍江省牡丹江市也跟進,但當有記者問專家,是否要推廣至全國時,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當時說:“大規模篩查、核酸檢查,是不是每個人都要做,其實也沒有必要。”他說,核酸檢測主要是在重點地區、重點崗位、重點人群進行,沒有病例的社區沒有必要做人人的篩查。

這不止是他一個人的觀點,當時中國疾控中心副主任、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聯絡組專家馮子健教授也說:首先,不需要做全國范圍的全員檢測;其次,考慮到國內的檢測能力,“即便開展全國范圍的全員檢測,也無法完全發現所有的傳染源或感染者”。

武漢封城時的景象

不到兩年時間,重讀這些話,已恍如隔世。很多人都說武漢經驗,別讓武漢人白白吃苦,但卻轉頭就忘了武漢人是怎麼過來的——他們當時不做全員核酸,是怎麼篩查陽性的?又是怎麼居然能全城解封的?

很簡單,待在家裡的都不測,只測活動人群,醫護、保供、志願者等等,都是出現了症狀再就醫。當然,武漢那時的原始毒株致死率高、潛伏期長、傳染力也相對較低,但同樣封在家裡,這個傳染力基本可以忽略,Omicron潛伏期短、致死率低還更有利,能縮短感染的周期,只需更短的封鎖時間。

既然這一輪上海疫情大部分人都可以自愈,排毒也是在感染的初期,那大部分人得了也沒大事,往重症發展的叫救護車,全家測核酸,陽了就該去醫院去醫院,該去隔離去隔離。別的疾病的也一樣,要看病了再測核酸,根據結果分診,留一部分資源給急症走特殊通道。

當然,很多人會說,武漢當初是無奈的選擇:致死率高,絕不想感染家人,但核酸檢測能力又低,只能將確診病例大規模隔離。如果現在大家都選擇陽了以後自願居家隔離,就得承擔可能的風險,那就是不怕感染家人——全家陪綁,你真的願意嗎?

在武漢封城那78天裡有過慘痛經歷的一位武漢朋友說,他願意。因為相比起那時家人之間因排斥陽性感染者引起的猜忌、撕裂、謾罵,他說:“看多了,我都覺得像我們家這樣全家都感染、一起被隔離的,倒還算是幸福的了。”

我也願意。當然我也知道,國內很多事並不是你願意就行的,常常由不得你自己,但我相信,我們需要改變,而這需要從每個人改變自己的想法做起。我們並不是什麼都做不了。

CC BY-NC-ND 2.0 版權聲明

喜歡我的文章嗎?
別忘了給點支持與讚賞,讓我知道創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載入中…

發布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