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藤花开讲故事
紫藤花开讲故事

紫藤花开,不得不出墙来

為什麼英國人保留了皇室還要用漢字教我們做事?

如今,伊麗莎白女王慶祝登基70週年了,聽起來好像康熙皇帝慶祝自己登基60週年一樣,穿越了穿越了。伊麗莎白女王是幸運的,不知道她是否知道我們的末代皇帝溥儀荒誕又坎坷的一生?他從大清皇上淪為撫順戰犯管理所的戰犯,到成為全國政協委員,再到被紅衛兵衝擊,被迫參加勞動改造。一年多後,他因為尿毒症“駕崩”了。


我前天關注了英國大使館的公眾號,因為他們發了一篇文章,反思自己國家在清朝嘉慶二十四年發生的悲劇。全文最醒目的一句便是大號的分標題:“任何想要進步的社會都應該誠實面對自己的歷史。”黑體加粗的標題生怕讀者看不見。


我轉發給好友說:英國人都學會我們老祖宗的“春秋筆法”了,佩服佩服!套用網上流行的港片台詞來說就是:“你在教我做事??”


我知道有槓精立馬就要跳起來說:他們這些海盜出身的,現在來裝貴族了,他們全世界殖民殺的人還少嗎?鴉片戰爭、八國聯軍的賬還沒跟他算呢。


我都很多年不和人爭辯了,對於持這類觀點的,我只想說,海盜出身的人的後代就不能做一個好人了嗎?中國歷史上那麼多王侯將相不是殺人如麻出身的嗎?他們殺的同胞可比英國人殺殖民地的人多得多了。臣民們還要恭祝他萬壽無疆。僅舉一例,自公元157年至280年,130多年的戰亂,全國人口自5600多萬銳減到1600多萬。 (戰爭,飢荒和瘟疫加上人口逃匿官方登記等多因素造成)


槓精還有一個邏輯錯誤,你不能因為人家老祖宗過去做過強盜土匪,就說人家現在說的話沒有道理,進而說你現在做強盜土匪是合理合法的吧?


週日的時候,英國大使館推送了文章,大量圖片展現了英國慶祝伊麗莎白女王登基70週年慶典活動的熱烈場面。


小時候上歷史課的時候,我總是對皇帝深惡痛絕,認為所謂“封建專制統治”是阻礙中國進步的“桎梏”(這個詞是教科書上的用詞)。


上大學後,老師在“毛鄧三”課上,帶著我們反思法國大革命的惡果,一味激進革命將皇室送上斷頭台的法國大傷元氣,全社會瀰漫著血腥和恐怖,政局多年動盪不安,反而是保守的英國保留了皇室,實行君主立憲制,終成長為“日不落帝國”。


同樣保守的還有日本,成功向資本主義社會轉型的同時保留皇室貴族。直至今日,歐洲還有10個國家存在王室,分別是英國、荷蘭、比利時、瑞典、挪威、西班牙、摩納哥、盧森堡、丹麥、列支敦士登。而消滅皇室的中國和俄羅斯也是隨後陷入不斷革命的怪圈。


老百姓只要能吃上飯(不是吃飽飯),根本不管誰做皇帝。所謂“民心所向”都是糊弄人的,“民心”從來不是決定歷史走向的根本因素。秦始皇滅六國,實行殘暴的統治,這是“民心所向”嗎?蒙古鐵騎踏平南宋,把全國人分成蒙古人、色目人、漢人、南人四個等級,這也是“民心所向”嗎?滿清入主中原實行“留發不留頭”的殘暴政策,也是“民心所向”?


袁世凱稱帝失敗,不是因為社會輿論把他給罵死了,而是當時國內有大大小小的武裝政治集團反袁!蔡鍔將軍在雲南打響反袁護國第一槍,兵分三路討袁,屢次擊敗袁世凱的軍隊,並且受到各省反袁武裝的支持。


現在想來,袁世凱稱帝並不可怕,世界上那麼多有皇室的國家不都成為了發達國家嗎?可怕的是袁世凱腦子裡裝的全是皇權專制的那一套。當然,如果當時沒有那麼多武裝力量真刀真槍地和袁世凱開幹,那麼就沒有人能阻止得了他稱帝。


不是民心,而是社會精英的力量,決定了歷史的走向。袁世凱稱帝了,全國范圍內沒有軍隊反對他,他就能穩穩噹噹坐下去。老百姓才不管,老百姓加入軍隊也只是為了討口飯吃,在那個兵荒馬亂的年代,當兵是為了不餓死。


老百姓並不想關心政治,也不關心他們貪多少,還覺得人家是憑本事坐到那個位置,憑本事貪那麼多錢的。


上海這次偉大的社會實驗算是開了個頭。你不關心政治吧,人家政治都關心到你餐桌上來了。你嚮往計劃經濟是吧,人家立即停掉市場經濟,給你“配給制經濟”!立馬各層級的“官倒”(所謂保供單位)、路條、批條、票證、出入證都來了,黑市也立馬出現。你以為的“按需分配”卻變成了按權力等級分配。


社會學有一個重要的判斷,認為“社會是一個有機體。”意思是社會是像一個生物體一樣,它是從小到大生長起來的,不是哪個天才人為設計或者規劃出來的。它就像一個胚胎,慢慢發育,長出神經系統,長出消化系統,循環系統等。


英國哲學家和社會學家斯賓塞提出,人體的生存要有營養攝入吸收、血液循環和神經調節三個大的系統,社會的生存也依賴於相應的三大組織系統:社會中,農業生產和工業生產組織向社會提供必需的產品;社會的商業、物流、金融組織,像人體的血液循環一樣,把營養輸送到身體的各個部位;以國家政府為首的社會政治組織,像人體的神經系統一樣調節各部分,使之服從於整體的生存。


據此,斯賓塞又將社會中的人分為三大類,即從事生產的工人、農民,從事流通的商人、企業家和銀行家,以及政府的管理人員。這三類人互相合作,各司其職,保持平衡。如果破壞了這種動態平衡,就是破壞了社會有機體。


當然,實際的生物系統和社會系統都要復雜得多,不能簡單類比,但是這種看待社會的思路是天才的洞見。 20世紀以來的物理學革命和生物學革命,為我們揭示的世界是非常精妙複雜的系統,是無法預測的,混沌的、隨機的。而不是像牛頓經典力學所建構的世界那樣是理性的、唯一的、確定的,好像一切都可以預測,好像人為理性的干預就能創造設計出一個完美的新世界。


想想我們身體內部的活動,多大程度上需要等待意識的審批?手指碰到燙的鍋蓋會極速縮回去,瞳孔受光的刺激會迅速縮小、食物入口立即引起唾液分泌等等,哪個需要你意識到了再下髮指令做出相應反應的?


社會和國家也一樣,在應對突發狀況時,中央集權制的反應總是慢半拍的,因為層層審批上報,都在等最偉大的那個大腦。而西方社會和日本社會,這時大量的社會組織,民間組織就開始自發地開展救援了。


為什麼一個社會需要新聞?就像一個人的皮膚破了一個小傷口,身體要不要把這個信息及時傳達?血管壁受傷後,出現缺口,會立即發出信號,等待“救援”。血管收縮使血流變慢減少出血,血小板通過血液循環迅速流至受傷部位。血小板附著於血管壁並凝集成塊,以達初步止血作用。血液再進行複雜的凝固作用,產生纖維素將血球包圍起來,達到凝血的目的。

身體沒有新聞,不是截肢,而是傷口感染潰爛而死。


說回到英國人為什麼要用漢字提醒我們誠實面對自己的歷史?為了讓我們避免重蹈覆轍呀!連過去的事情都不知道,還怎麼避免重犯錯誤?那我們有沒有重蹈覆轍呢?我們一直在重蹈覆轍。


伊麗莎白女王是幸運的,不知道她是否知道我們的末代皇帝溥儀荒誕又坎坷的一生?他從大清皇上淪為撫順戰犯管理所的戰犯,到成為全國政協委員,再到被紅衛兵衝擊,被迫參加勞動改造。一年多後,他因為尿毒症“駕崩”了。


去年,伊麗莎白女王在1953年加冕典禮時栽的紀念樹,被大風刮倒了。網友笑稱,現在伊麗莎白是這棵樹的紀念女王了。還有網友不懷好意地預言女王要駕崩了。可是女王依然能超長續航,滿格電。


如今,伊麗莎白女王慶祝登基70週年了,聽起來好像康熙皇帝慶祝自己登基60週年一樣,穿越了穿越了。


可是,2022年了,我們還在糾結袁世凱稱帝的問題,這何嘗不是另一種穿越呢?




CC BY-NC-ND 2.0 版權聲明

喜歡我的文章嗎?
別忘了給點支持與讚賞,讓我知道創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載入中…

發布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