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亦絢
Openbook閱讀誌
主理
2 人追踪
10 篇文章
Openbook閱讀誌

話題》成為弱者,穿牆而過:《日行列車》二三事

《日行列車》透過十二篇短篇小說,為社會底層的人們訴說不同的人生風景,如〈圓柱體〉裡有男校少年、性工作者、黑道大哥三人彼此的內心需求投射,或〈香水〉裡辜負了妻子、有愧於兒子的父親等。展現他獨特小說筆法與敘述,呈現愛的不同形式。本書將於4/29上市,Openbook閱讀誌獨家優先刊登…

Openbook閱讀誌

書評》還沒愛夠阿嘉莎:評《阿嘉莎.克莉絲蒂:謀殺天后與她的未解之謎》

底圖為阿嘉莎.克莉絲蒂的居所,她從 1934 年起一直與丈夫住在這裡,直到 1976 年去世。(圖源:wikipedia)文|張亦絢(作家) 我偶爾會在超市看到,我喜愛的女詩人的前任。我總是反射性地嘀咕:「啊,真不知道他究竟是哪裡好。」然後我也會自我克制,承認我的心上(女詩)人,絕對有不為人知的一面。

Openbook閱讀誌

書評》小學同學與連環謀殺案:張亦絢評臥斧《我從前認識的某個人》

理想的社會,應有食物,不應有誘餌。但社會不盡理想,導致吞下誘餌的,往往又是本身具有某種弱點的人。而所謂的「弱點」,又與當事人童年所受的不同暴力遭遇有關。小說對絕望的處理,殘酷中仍不失溫柔。它固然與悲憤及對無能制裁惡行的罪惡感有關,但也可視為給見證的痛苦一個位置(比如當代的「目睹兒…

Openbook閱讀誌

話題》小說家的非虛構分身:張亦絢談紀錄片《馬奎斯如何成為馬奎斯》

「本來大家以為會當歌手、大學時常爛醉、駐巴黎時工作的報社還倒閉——馬奎斯怎麼變成馬奎斯的?」今天(3月6日)是拉美文學代表人物,198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加布列・賈西亞・馬奎斯96歲冥誕。邀請大家一同回顧作家張亦絢如何從紀錄片《馬奎斯如何成為馬奎斯》談這位文學巨擘。

相关标签

  • 性意思史
    11
    鍾旻瑞
    11
    九歌
    11
    洪明道
    11
    我從前認識的某個人
    11
返回全部
Openbook閱讀誌

對談》當我們談論性,我們談的是解除防衛:張亦絢vs.紀大偉談《性意思史》

上週末2022年同志大遊行剛落幕,各位讀者有一起走遊行嗎?即便立法院已於2019年表決「同婚專法」,讓《司法院釋字第748號解釋施行法》三讀通過,台灣成為亞洲第一個同婚合法國家,不過,每年遊行參與者的「現身」仍會引發正反兩極的討論,對於性別氣質、非二元認同與多元成家的對話,也從未停止。

Cross

雜談《永別書》與誠品

我們有一搭沒一搭聊著,虛耗著,書壓在手臂上,蓄勢待發的語言被掩蓋著。

Cross

《永別書》第一章讀書會亂紀錄

除了沒有重點別無重點的紀錄

Openbook閱讀誌

話題》小說家的非虛構分身:張亦絢談紀錄片《馬奎斯如何成為馬奎斯》

2019年,Giloo紀實影音平台以文學為題,介紹關於各類寫作者的紀錄片。他們或以詩、小說、評論,以筆(或打字機)為矛,勇敢無畏地描述這世界的真相。OB經由同意轉載張亦絢寫的專文。「馬奎斯作為作家有幾個不典型、但相當有趣之處。一方面,他有過完全不被文學主宰的人生時期,全力投入與文…

Openbook閱讀誌

線上對談》青年小說家生存手記:張亦絢、洪明道、鍾旻瑞雲端交鋒

九歌出版社主辦「給青年小說家的信:故事與新世代撞擊的火花──張亦絢、洪明道、鍾旻瑞對談」,由於2020年台北國際書展因新冠肺炎取消,改將對話搬上網路。三位作家透過雲端共用文件,線上打字交鋒,貫徹防疫,又能歡快暢言。小說家從筆的原點到一本書的完成,路途遙遙、前路漫漫,又將通往何處?

Openbook閱讀誌

書評》文學作為今天的交代:張亦絢談小說合輯《大疫年代十日談》

《大疫年代十日談》致敬於文學經典《十日談》,在全球遭受疫情之苦,被迫居家隔離的期間,作家們催生出篇篇庇護人心的故事,集結成為29位當代名家為疫情所書寫的小說集。「文學既看疫情如影隨形,又能將它視若無睹。可能嗎?我們來看看。」本文是OB於2021年10月邀請作家張亦絢撰寫的書評,引…

没有更多